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太平天国共返回4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太平天国骁将陈玉成率军窜扰湖北记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77期  作者:劉韻石 出版时间:1985-10-10
    关键字: 陈玉成 太平天国

    淸末洪杨倡民族革命,拥有不少能员,其行事多可歌可泣,令人敬佩。其中最有才智之士,为冯云山、石达开、李秀成、陈玉成,尤为铁中铮铮者。太平天国自桂平起义,首向湘鄂出兵,相继占据长江下游各省,全国震惊。淸廷议迁都避其锋,扰乱地区颇广,鄂、皖、湘、赣、苏、浙各省受兵燹之灾尤甚,鄂东南一带,因有湘勇抵御,几进几出,受害更深,而陈玉成部实为戎首。玉成生性好战,勇而多谋,读书虽少,但深谙用兵谋略,智计百出,淸将与之交锋,率多望风披糜,其用兵常出奇制胜,敌方常受其愚弄

  • 文章太平天国和淸军在南京城战争的一幕惨剧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14期  作者:本刊資料組  出版时间:1982-01-31
    关键字: 太平天国 清军 南京 李秀成

    太平天国和淸朝的战争,以太平天国天京(南京)的攻防战最激烈、最高潮,也最惨痛,特将这一场战争的经过敍述如下:太平天国自建都南京以后,经常都被淸军包围,从一八五三年(咸丰三年)三月到一八五六年(咸丰六年)六月,共三年零三个月中,淸军向荣的江南大营包围了南京城;从一八五八年(咸丰八年)三月到一八六〇年(咸丰十年)五月,共两年零两个月中,淸军和春的江南大营包围了南京城,一八六〇年五月后直到一八六二年(咸丰十二年)五月,有整整两年南京城过着太平日子,淸军没有来攻

  • 文章太平天国康王汪海洋亡于嘉应州纪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8卷 第3期  作者:劉超榮  出版时间:2000-09-30
    关键字: 太平天国 “康王”汪洋海 人物分析 太平天国”败亡

    一、康王汪海洋被清军围歼于嘉应州:笔者于童稚时,经常听到乡中父老讲述「长毛」与清军大战于吾乡嘉应州(今梅县)之往事。「长毛」即系太平天国康王汪海洋及其所统率之部队,清军系指清名将左宗棠所指挥之华南精锐联军;汪、左两军在嘉应州境内展开激烈之厮刹,主战场虽系在嘉应州城周边,而战火却波及州辖之镇平(今蕉岭)、兴宁、平远、五华、丰顺各县,离笔者故里瑶上乡琯坑村仅十公里之南口、大平及稍远之兴宁岗背、黄陂等地,亦系两军反复冲刹之战场。父老传述,自有极高之真实性。由于

  • 文章太平天國軍在湖北時佚事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6期  作者:劉韻石  出版时间:1980-07-10
    关键字: 太平天国 刘维祯 石达开 太平天国军

    太平天国之革命,其兴也勃而败也忽,其史事仅昙花一现,而对满淸王朝之专制腐败状况,实已构成致命之威胁,其阵容中不乏才俊之士,如石达开、李秀成、陈玉成……等,均豪气干云,智计百出,且极富民族大义,倘领导者能善为运用,绝不至有金陵喋血宫廷内讧之愚昧事件发生,中枢能巩固,纲纪能严肃,将士即可纳忠效命,奋志北伐,进而扫穴犂庭。考当时情势,前敌军已挺进至天津,进逼满虏京畿,淸庭之大臣贵胄,已无招架之力,羣议迁都以避其锋。在野的湘皖书生,如曾、左、彭、胡曁李鸿章辈,虽

  • 文章太平天国北伐军作战纪略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期  作者:劉謙怡 出版时间:1980-10-10
    关键字: 太平天国 作战经过 战争反思

    前言满淸入主中华,传至道光晩年,政治更形腐败,官吏贪汚残暴,外侮纷乘,兼之天灾频仍,饥民遍地,盗贼蠭起。道光三十年(一八五〇年)十二月初十日,洪秀全、杨秀淸等,起义于广西桂平的金田村,以推翻满淸暴政,复兴汉族为号召,当时参加起义者多为粤桂青年志士,各处帮会、敎徒、鑛工、饥民、闻风响应,合计有万余之众,攻城略地,声势浩大,淸军无法抗拒。举义之后,洪秀全正位「天王」,定国号曰「太平天国」。军曰「太平军」。朝曰「天朝」。改正朔,以明年为太平天国元年。封杨秀淸为

  • 文章太平天国广西重要人物简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期  作者:潘宗武 出版时间:1980-10-10
    关键字: 太平天国 人物名单 杨秀清 石达开

    洪秀全杨秀淸等自一八五〇年(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在桂平金田村起义,次年(咸丰元年即太平天国元年)克永安(即蒙山),二年突围攻桂林,陷全县,继续北上攻湖南之长沙,克岳阳,直扑湖北,占汉阳,破武昌。三年正月撤离武汉,沿长江顺流东下,攻九江,克安庆,势如破竹。二月占领南京,改南京为太平天国国都,称天京。太平天国自金田起义至奠都南京,前后不足三年,其后与淸军转战于湖南、湖北、江西、江苏、浙江、安徽、河北、陕西、河南、山东、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诸省,前后

  • 文章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上)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5期  作者:李振英  出版时间:1979-07-30
    关键字: 李秀成 生平事迹 太平天国

    前言笔者在本刋第四期「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芜文中,曾说过:太平天国人物中,以南王冯云山、翼王石达开,和忠王李秀成为最杰出。太平天国初期的核心人物,原为五王——即东王杨秀淸、南王、西王(萧朝贵)、北王(韦昌辉),翼王。南西两王早已先后殉职。定都南京后仅三年,杨韦事变,仅存的翼王,又率师离京远征,至是天朝已失掉了初期的五王。加以诸洪用事,朝政废弛,国力日凋,国土日蹙,其势岌岌,然危而复安者又七、八年,实赖忠王李秀成的竭力支撑,可说他是太平天国后期的第一柱石

  • 文章太平天國是民族革命運動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7卷 第1、2期  作者:倪文達  出版时间:1997-06-30
    关键字: 太平天国 民族革命 运动

    作群起卫道之战。并指太平军破偶像、毁神庙为太平天国之大罪,是以煽动迷信之人民,但民族问题一字不提。对于前者,笔者以为「相打不好手,相骂不好口。」,打仗是要「搏命」的,所谓对敌人仁慈,等于对自己残忍的道理也。清兵南下,「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不知犹作如何解释?后来清廷指国父孙中山先生以及诸先烈先辈是「乱党」,我们也不会接受的。国父及章炳麟诸先辈党人,以太平天国是倒满兴汉的民族革命。及至民国成立,洪秀全等被推许为民族英雄。简先生指出近代文化界人士多受「讨粤匪檄

  • 文章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真容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 第107期  作者:宋聘莘  出版时间:1998-12-31
    关键字: 太平天国 洪秀全 真容 人物研究

    我国研究太平天国的前辈简又文、罗尔纲、罗香林等,相继去世后,似乎后继无人,笔者与洪秀全同为广东花县人,早年也曾研究太平天国,写过「漫话太平天国」(如附图㈠当时的洪秀全像,也取自像书生的模样;后来一九七一年八月八日,在香港出版的「亚洲周刊」上,有一则新闻:「本报讯:近日,花县洪秀全纪念馆工作人员朱丽芬,在港出版的亚洲周刊上,发现了洪秀全和他的六位卫队队员的两张照片,这对于洪秀全及太平天国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长期以来,史学界一直以为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

  • 文章太平天国北伐军之戦略缺失评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8卷 第1期  作者:劉超榮  出版时间:2000-03-30
    关键字: 太平天国 北伐军 战略研究

    一、前言淸道光三十年(公元一八五〇年)十二月,以洪秀全为首之两广客家族人,于广西金田村起义,反抗满淸暴政。斯时正値淸廷鸦片战争败后十年,系外受西方帝国主义侵凌,内为各地盗匪蜂起之乱世。面对腐朽老大之淸廷军队,太平军以秋风扫落叶之雄姿,由广西出湖南,渡洞庭,夺武汉,占九江,顺长江东下,于咸丰三年(公元一八五三年)二月,即攻陷金陵而定都。前后仅历时两年余,淸廷之江南半壁河山,大部已为太平天国掌握。由于太平天国之大军所向无敌,进展神速,踌躇满志之太平天国首脑们

共48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