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物回忆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追懷李乃賡先生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4期  作者:劉守法  出版时间:1980-02-01
    关键字: 李乃賡 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 人物回忆

    一、耕讀傳家望重一方李乃賡先生,字子揚,亦字紫陽,豐縣城南包樓人。先世自山西遷來已歷七八代。耕讀傳家,樂善好施,子孫繁衍,成一方之旺族。先生之曾叔祖運昌公,遜淸擧人,爲豐縣縣誌最後一次之編纂者。祖父爲棟公,遜淸拔貢,博學多才,望重鄕里。父善延公,秉性剛正,見義勇爲,深爲戚族稱道,昆仲五人,均能各安生業。先生行四,元配訾友琴女士,生子昌聲及淑品等四女。於民國三十一年病歿於閩北浦城。繼室徐幗珍女士,出自浙江寧波名門,畢業於東吳大學,貞靜嫻淑,和善大方。相夫壻...

  • 文章表叔與我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期  作者:王以磐  出版时间:1977-02-01
    关键字: 表叔 人物回忆 后方 教育

    從我童年記事開始,俺表叔就是我心目中最崇拜的人物。那年,縣城被日本鬼子佔了,他們經常出發「掃蕩」,燒、殺、擄、掠,無所不爲。我家離城十八里,由於父親參加了游擊抗日,我們就不敢在自己家——小王庄居住;先是躲進戴套樓的天主堂內,大家搭草菴子避難一段時期。後來,外國神父的保護也不行了,我們才搬到蔣橋——俺表老爺家去借住,也是我認識俺表叔的開始。俺表老爺家房舍很多,有兩進大院子,還有炮樓長槍,騾馬成行。我們全家——包括我祖母、母親、六嬸子、俺小叔、我和兩個妹妹,...

  • 文章豐縣與我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期  作者:王公璵 出版时间:1978-02-01
    关键字: 丰县 党务特派员 逃亡 县长 人物回忆

    一、開塲白我是江蘇省東北角的連雲市人氏,和江蘇省西北角的豐縣,本無關聯。但在我一生的旅程中,卻和豐縣結下了很深刻也很重要的「緣」。客中囘首,緬懷往事,略加敷陳,權當說夢。豐縣和我的關係,可分做四個階段。第一,是「學生時期」;第二,是「豐縣黨務特派員時期」;第三,是「在豐亡命時期」;第四,是「豐縣縣長時期」。這四個時期,都在我靑年階段,對我個人來說:在一生的旅程中怎能不算是深刻而重要?另在這段敍述之後,再附一點「結語」,算做收場。有些朋友或軍政界人氏,認爲...

  • 文章記一個難忘的中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庸民  出版时间:1982-09-01
    关键字: 往事追忆 人物回忆 中秋回忆 税警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恨兩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是東坡居士中秋咏月詞。在承平時中秋節,全家歡聚一堂,對月把盞,品茗拈句,眞是賞心樂事!而在今日亂離時期,海外棲遲,妻離子散,天各一方,正是:「天涯同此月,心懷兩地情」!而今身安寶島人們,養尊處優,早把家仇國恨,置之度外,已樂不思蜀矣!古語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予自大陸淪陷後,隨軍來台,退伍後,轉入榮家休養。不覺已卅餘年,一年一度中秋節,不僅給人們無比歡欣,也帶給人們:「每逢佳節倍...

  • 文章憶述靑島綏幹班及鄕友們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宋振華  出版时间:1987-06-01
    关键字: 军事训练 国共内战 人物回忆

    本刊八卷三期一〇四頁,李鐵肩鄕長所撰:『海屬同鄕靑島從軍四十周年紀念紀實』一文,因該文與卅六年底及卅七年初,另一批海州靑年,響應丁將軍似庵公之號召,投筆從戎,同有前呼後應之勢,所以特加撰述,藉留紀念!卅六年底,整個剿匪情勢逆轉,海州縣市,除部份城鎭如:連雲港、新浦、板浦、海州等地,尙有國軍及地方團隊駐守外,餘廣大鄕村均爲**盤踞,此時海州靑年眼看故國河山,故鄕田園即將淪於赤色火焰,感於『國家存亡匹夫有責』之古訓,即有百餘靑年毅然投考第二、十一綏靖區聯合軍事...

  • 文章李泓灝先生二三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9期  作者:劉守法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李泓灏 抗日战争 人物交往 人物回忆

    七月二十九日晨李乃亮兄電話告訴我說:「泓灝於前日病逝於美國新澤西。」驟聞之下,實在不能相信。因爲泓灝兄去年九月回國,身心俱皆健康,並說今年還要回來呢,怎麼就此永去了!在台親友聞之無不爲失去一位溫文儒雅,樂於助人之良友而悲傷。十月十四日親友數百人聚集台北善導寺聚會追悼,其夫人及哲嗣並自美趕回,場面莊嚴肅穆,備極哀榮,足見他平時待人之厚,令人懷念之深。泓灝兄的家世可以:「世代書香,耕讀傳家,功在鄕里,望重豐碭。」幾句話概括了。他的生平雖沒有赫赫功勛,位列封疆...

  • 文章血淚點點的沭宿大道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趙慕程  出版时间:1983-06-01
    关键字: 沭宿大道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人物感怀

    我所說這條大道,並非沭宿公路大道,而是吾沭陽同鄕以血淚所築成的新沭宿大道,不是用砂石舖成的柏油或瀝靑大道,更非是高速公路所可比,而是吾沭陽同胞血和淚凝合而舖成的大道,它的寬度比高速公路還要寬,它的平坦不是用壓路機壓平的,而是吾沭陽同胞血的脚跡而踏平的。這條大道的成功,並非是工程人員設計和耗資千萬及費時很久才築成的。而是吾沭陽同胞爲爭自由爭生存在同一目標下以無法計算的代價僅費一日之時間,而築成這條新沭宿大道。抗戰勝利後,吾沭城曾三度收復和棄守,最後一次是民...

  • 文章鄒天石自撰年譜㈡

    来源期刊:《宿遷季刊》 第11期  出版时间:1984-07-01
    关键字: 邹天石 中学校长 追悼会 八十大寿 人物回忆 年谱

    (待續)

  • 文章難忘的流亡年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庸民  出版时间:1983-03-01
    关键字: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流亡生活 心情沮丧 人物感怀

    民國三十七年,十一月五日,駐海第八兵團,李延年將軍,忽宣佈放棄海屬地區,使一班軍民,莫不倉皇失措!各自逃亡,有的沿隴海路,西上徐州,有的往連雲港,搭船上靑島,或往上海地方。予因在家鄕國校任職,孤身一人,聞訊後,打起小小包袱,隨鄕長等人,北走徐圩垞,連夜趕往連雲港,待天明時,方抵達連雲碼頭。各人皆疲憊不堪!見海心祇有,大小輪船六七艘,碼頭岸邊,早已坐滿逃亡人群,不下數萬之衆,仍有不斷前來!岸邊祇有帆船兩隻,船傍站有持槍衞兵,如非本部官兵,休想上船!其他部隊...

  • 文章百密一疏明珠蘊櫝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3期  作者:影隻  出版时间:1994-09-01
    关键字: 地方文献 海属三老 人物回忆 团拜会 台湾地区

    「海州文獻」第六十一期,首篇刊誌「文獻十五年來的回顧」一文,對文獻創刊緣起曁歷經十五個年頭艱辛維持的過程,兼及海州五縣市同鄕聯誼與組會及目前現況,作翔實而具體的紀述,確是難得多見的佳作,展誦至再,對作者文筆流暢,著墨嚴謹,深感敬佩,但亦從而發現尙有百密一疏之處,即是:爲同鄕們付出高度熱愛,化戾氣爲祥和,促進和諧團結的林青老人,竟然在全文中居於缺席,不能無憾,爰以所知,微言贅述,也算是狗尾續貂吧。歷經八年對日抗戰,終獲最後勝利,舉國歡騰之餘,紛擾繼之,朝政...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