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丰县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丰县与我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期  作者:王公璵 出版时间:1978-02-01
    关键字: 丰县 党务特派员 逃亡 县长 人物回忆

    一、开塲白我是江苏省东北角的连云市人氏,和江苏省西北角的丰县,本无关联。但在我一生的旅程中,却和丰县结下了很深刻也很重要的「缘」。客中囘首,缅怀往事,略加敷陈,权当说梦。丰县和我的关系,可分做四个阶段。第一,是「学生时期」;第二,是「丰县党务特派员时期」;第三,是「在丰亡命时期」;第四,是「丰县县长时期」。这四个时期,都在我靑年阶段,对我个人来说:在一生的旅程中怎能不算是深刻而重要?另在这段敍述之后,再附一点「结语」,算做收场。有些朋友或军政界人氏,认为

  • 文章往事只能回味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司秀山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丰县中学 屿仔尾战役 岳王庙 烟霞洞 灵隐寺

    联中南迁,道经丰县,因此我们丰县的同学,也运用关系,大家都弄到山东鱼台中学或其他学校的证件,赶住南京向三联中报到。当时因局势恶化而有所宽容,也为了挽救这些善良的、纯洁的、智识靑年学生,予以全部接纳,眞是万幸!大家有了学校的团体,随学校来到江南,三联中的数千学生,背著书包及简单的行囊,即搭上火车开往浙江杭州。到达杭州车站稍微休息后,分别由老师率领,交涉暂住杭州附近的寺庙里。总算解决了大家住的问题。此时吃的问题来啦,一没有伙房炊具,二没有碗盘,必须同学分组与

  • 文章李長和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5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李长和 徐州弃守 返乡探亲 悼念乡贤 丰县中学

    先生姓李讳长和,世居江苏省丰七区戴套楼村,世代务农,父、祖两代克勤克俭,家道小康,乐善好施,名闻梓里。先生父母育有五男三女。先生于兄弟中行三,长兄于丰县中学卒业后,被戴套楼小学聘为教席,由于教学有方,深受乡人推崇,旋被选任套楼乡乡长,就任时期,为地方牺牲奉献,热心公益,卓著政声。其二哥完成学业后,入县府就职,先生及两弟均入戴套楼天主堂教会学校就学,祖孙三代同堂,其乐融融。兄弟姊妹八人,兄友弟恭,孝悌和乐,备享天伦。民国三十七年冬,国共内战,徐州弃守后

  • 文章熱愛桑梓·功在國家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8期  作者:董玉玨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王敬久 迁葬 丰县 军事事迹

    剿匪纪念碑」大字碑阴有记敍剿匪经过槪略,均由县府秘书蒋思痛先生撰文并书丹。嗣后多年,县境升平,得以从事各种建设,泽被苍生,故民众永志难忘也。民国三十三年秋,奸匪猖獗,其正规部队在徐西北一带,大部出现,有所谓黑马团白马团等,徐西北一片平原,任其纵横窜扰。沛县大蔡家,丰县史庄、师后楼、新范庄等大据点,相继陷落,铜山西北李单楼亦告不守。余及黄司令玉山兄被迫离境先后赴阜阳,部队交由副司令兼二区区长薛廷燧兄等指挥,廷燧兄临危受命,于千辛万苦中支撑危局。后以侯逆本升相逼太甚

  • 文章彭元仁烈士傳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期  作者:李誠修  出版时间:1977-11-15
    关键字: 彭元仁 丰县 四区 抗日战争

    彭烈士元仁,字子静,丰县四区彭庄人,世代耕读。忠厚传家。昆仲二人、烈士行二、父兄早殁、随长伯德良二伯德恭及四叔德让诸公成人。幼从邑增生程雍化先生攻读诗书,接受我固有礼敎之薰陶颇深,后毕业于北京成达中学。民国十七年加入中国国民党。自十七年起,至二十四年止,连任丰县第四区行政局长及区长达八年。因我四区与山东省之单县、金鄕、鱼台等县接境,素为土匪出没地带,此剿彼窜,区民时以为患。自烈士接任局长区长职后,建树良多,尤以编查保甲,绥靖地方工作,贡献甚大。烈士秉性

  • 文章鄕情鄕親與鄕思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6期  作者:趙靖東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丰县旅台同乡 故乡掌故 战争岁月 个人经历

    近几年来;我丰县同鄕,本勿忘在莒的心情,励光复邦家之志节,曾于春节期间,先后在台北市成功高中、中山堂光复厅、建国高中礼堂等地,擧行丰县旅台同鄕春节团拜,藉以联络鄕谊,兼使在台湾出生的年轻一代同鄕了解故鄕风貌及民情习俗,业经出版「徐州八县抗战剿匪纪要」(六十二年出版)「丰县县志」、(六十四年出版)「丰县文献」(六十六年出版)等书刋,除参加团拜同鄕人手一册外,并分送国内外各图书馆、中央文化工作会、中央党史会等文化机构参考,自六十六年出版第一辑「丰县文献」后

  • 文章懷念公璵先生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9期  作者:劉昭详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王公璵 丰县 《海州文献》 人物交往

    三年级的课。其时我在一年级,三民主义的课,是由黄玉公讲授的,虽然没有亲聆他的敎诲,但每周却有两次见到他的机会。他都是一连两节分授两班的课,毫无倦容,当然其时不过廿几岁,正当年富力强的时候,两个小时的课算不了什么。可是他由城内到渠楼,步行来去,也是一件苦事。何况其间还有时会逢着风雪雷雨,记得在他任课一年的时间里,从没有迟到或缺课,这也就是很难能了。十八年暑假后,他究是因为公忙,实在分不开身,就辞卸了课程,但还是不时到学校里巡视。那时北伐以后,丰县的敎育落后,他正

  • 文章丰县教育概况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期  作者:王子蘭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丰县 教育概况 教育行政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弁言谈民国元年到大陆沦陷,这三十八年中的丰县敎育,最早的已六十七年之久,最近的也三十年了,再加上有过人的健忘,所以略一回想,很多都是模模糊糊;而且民国十年前后颇长的一段时间,在外求学,对地方一切都很隔膜;又于抗战前两三年以至地方沦陷,又不在家鄕,这段时间地方的事,知道的更少。为了偿债(去年出版第二期丰县文献时,张君麟选已出了这个题目给我,迄今一年多了,不能再不还这笔债)不得不挂一漏万的胡乱写一写,聊以塞责。在家鄕读小学,及在地方服务的两段时间,知道的较多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