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生平事迹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董立涑女士傳略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6期  作者:孫敦軾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董立涑 生平事迹

    董女士名立涑,江蘇省豐縣二區董集人。父正旭公,爲人慷慨好客,望重一方。母于太夫人,出身書香門第,和藹慈祥,敎子有方。兄立潢先生於我鄕淪陷期間。佐吳品山先生轉戰豐魚一帶,保鄕衞國。弟立洋,正値靑少年,爲日寇殤!女士生於民國二年十一月十九日,幼年曾隨正旭公駐福州任所。十二歲與三區常店孫振之先生訂婚,民國二十五年秋結婚。婚後約兩週,振之先生返南京原單位,繼續接受軍事訓練,半年後返鄕。家人正喜其夫妻團聚,未數日,振之先生忽接部隊急函。令速返防。是後,日寇肆虐,日...

  • 文章懐又公憶往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6期  作者:劉守法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军人 生平事迹 回忆交往

    一、爲文動機王敬久將軍,字又平,他的部屬均以王又公或王老總稱之。他於北伐、抗日、戡亂時的輝煌戰績、及其忠愛黨國,英勇作戰的事蹟,深爲國人讚譽。更爲他的部屬及後進所崇敬景仰、而津津樂道的。自他於民國五十三年六月二十日去世,至今將達十八年了。除了五十三年在中央日報副刋上看到他的好友王介公悼念他的一篇短文外,很少在其他報刋書籍上看到有悼念他的文字。這不是他人緣不佳,也不是他不値得人懷念,相反的這正是他的偉大處,也正是他値得令人崇敬令人懷念處。因爲他是一位只知忠...

  • 文章朱祥符行述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14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5-06-20
    关键字: 追思悼文 生平事迹 战争经历

    朱先生諱祥符,籍隸江蘇宿遷。距生於民前九年,父鴻備,母劉氏,祖父香亭公,祖母張太夫人,持躬接物,遠紹考亭遺風;居敬抱樸,以耕以讀,於鄕里中,屹爲士望。先生無兄弟行,有妹三人。其祖父母均以高齡謝世,父鴻備公不以獨子視先生,而致溺愛;髫齡入塾,課督甚嚴;先生亦克承先志,勤奮攻讀。民八年于宿遷縣高等小學畢業後即考入南京鍾英中學。民十年夫人王氏來歸,溫恭賢淑,旣敦梁孟,後厲樂平,於十三年夏卒業中學後,即盱衡大局,慨國步多艱,決意投筆從戎。入黃埔軍校第三期卒業,歷...

  • 文章劍華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16期  作者:王公璵  出版时间:1975-08-20
    关键字: 生平事迹 战争经历 追悼

    豐沛民風古樸,尤多豪邁瑰偉之士,先生劍華其尤著者也。先生家於豐縣城內,幼年苦讀,每冠儕輩,爲鄕前輩丁公蔭東所激賞。嗣丁公奉令籌設江蘇省立第十一中學於東海,並長該校,招先生赴試,因卽往就讀並畢所業。彼旣受知於丁公。對於丁公生前死後,執禮極恭。視其子女,儼若弟妹,其重義如是。先生於中學時期,懍於國家多故,感慨激越,意氣干雲,凡學生愛國運動,多由其領導主持,且均因應得宜。中學畢業後,擬謀保送入保定軍官學校,慨然有從戎之計。速直奉戰爭起,該校停辦,遂廢然止,復困...

  • 文章張旦平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13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5-05-20
    关键字: 生平事迹 仲裁成果 追思悼念

    張旦平先生、字公讓,民國紀元前一年十月十九日出生於原籍北平巿。後闔家南遷上海巿,遂定居焉。尊翁秀芝公,學優而仕,居官有年,曾知江蘇省宿遷縣,勤政愛民,卓著循譽。萱堂王太夫人,端莊賢淑,治家有方,生子凡五人,先生行四。幼年岐嶷,以成績優異畢業於中學後,入上海震旦大學法律系。後轉學上海法學院,於法律系畢業後,續攻經濟,故先後獲法學及經濟學學士。時上海爲遠東第一大商埠,華洋雜處,且有租界。先生以弱冠之年,開始執行律師業務,端賴對法律及經濟,均有硏究,同具深湛學...

  • 文章允文允武朱紹良——爲抗戰勝利六十週年而作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3期  作者:承錫康  出版时间:2005-09-30
    关键字: 朱绍良 武进 将军 简介 生平事迹

    朱紹良將軍字又一民,江蘇武進縣人,光緒十七年隨親生長於福建南台海防,從十七歲入福建陸軍小學後繼入南京第四中學就讀,常返武進尋根探親訪友。中學畢業後赴日,入日本振武學校學習軍事,接受養成教育,并在日參加了同盟會革命組織。清宣統三年(公元一九一一年)朱紹良廿一歲,及時返國參加武昌起義革命行動,衆志成城,造成辛亥革成功,肇創中華民國建立了共和。民國元年國父經全國代表推選爲臨時大總統。袁世凱藉北洋軍閥自重,一九〇八年慈禧太后死後,更集軍政大權於一身。因孫中山先生...

  • 文章抗日游擊英雄張少華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95期  作者:北苑  出版时间:1993-05-10
    关键字: 抗日 张少华 生平事迹

    英雄未可以成敗論,吾邑張少華,名之曰英雄;實當之無愧。張少華,又名福生,邑之圩塘人,出身緝私營卒,民國十六年投國民革命軍第十四軍賴世璜部,後復入緝私營任中隊長等職,民國二十四年轉入武進縣偵緝隊。二十六年,日寇陷吾邑,地方首長均撤離,乃奮起組織游擊隊與日寇週旋;江蘇省政府因任命其爲武進縣民眾自衛隊總隊長,第三戰區又任命其爲江蘇義勇軍第一路副司令兼第一縱隊司令,義勇軍號稱忠義救國軍,此爲吾蘇組義勇軍之最先者,故其番號均爲第一。時江蘇省政府已撤至蘇北,蘇南地區...

  • 文章一生操勞的父親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9期  作者:尚樸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尚恒谦 生平事迹 追忆父亲 战争岁月 艰难生活

    我的父親,譜名恆謙,字約軒。民國前二十五年出生於雙高樓。祖父增光公,寒窗苦讀近二十年,未能求得功名,爲杜氏先祖增光,抑鬱寡歡、自責、自卑,未及四十而辭世。祖母仇氏,爲城北仇集富裕望族。當祖父去世後,每遇困難即回娘家求助。我父親上有一姐,嫁侯老家。下有一弟恆憲,(在文獻二十七期已有介紹)一妹嫁於張莊。父親個性忠厚老誠擇善固執,愛交友、喜助人,講信、重義。幼年時隨渠老師讀私塾十餘年,不求功名,頗有革命思想。董漢槎先生曾避難我家數日,鼓勵他北上考保定軍校,曾祖...

  • 文章我的父親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9期  作者:劉敏惠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追忆先父 生平事迹 感恩悼念 刘德钲

    先父劉公諱德鉦,生於民國十四年十月一日,祖籍江蘇省豐縣城北劉小營,祖父爾鈞公,爲人豁達,古道熱腸,常予鄉里排難解紛,尤善捐輸濟急,因而望重鄉里,祖母李氏克盡妻職,相夫教子,治家有方,孕育三男二女,吾父排二。先父幼年啓蒙於私塾,熟讀四書五經,後入師範學校,畢業後正逢日寇侵華,家鄉淪陷!滿目慘狀,乃憤然從軍報國,接受入伍訓練後,分發陸軍裝甲部隊服役,於民國三十二年參加遠征軍,繼赴印度與友軍新三十八師接受步戰協同作戰訓練,次年隨軍反攻緬甸,與日軍十八師團作殊死...

  • 文章憶恩師、懷知友、念至戚——悼念趙莊集抗日戰役殉國之王氏三兄弟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5期  作者:劉守法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赵庄保卫战 王氏三兄弟 生平事迹

    民國二十八年五月豐縣城西趙莊集抗日戰役,在全國八年對日數千百次戰役中,雖微不足道,但在豐縣一縣來說,却是一次驚天地、泣鬼神的壯烈戰役。我們以缺少訓練的民衆,使用陳舊破爛的槍械,來對抗訓練有素及擁有銳利坦克大砲的日寇,眞不啻以卵擊石。全憑着一股愛國愛鄕的熱忱及視死如歸的精神,雖然數百人在此役中捐軀,但對以後八年徐屬八縣抗日戰鬥影響極大,此次戰役經過以及殉難諸烈士芳名事蹟,均已爲鄕先輩多所敍述,玆謹就我所知參加此役之王氏三兄弟生平事蹟略述如後,以供諸鄕親戚友...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