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現代文化基金會,爲紀念抗戰五十週年,特于本(七十六)年九月三日下午,假台北中央圖書館會議廳,擧行「民族精神座談會」,由基金會董事長王士儀(爲鄕先賢王公璵先生令侄)主持,與會人士多爲文化學術界名流碩彥,濟濟一堂,堪稱盛況空前。座談會開始,首由主持人介紹王將軍仲廉于抗戰期間,轉戰南北各戰場,指揮作戰之豐功偉績,尤其在民國二十七年四月台兒莊會戰大捷,榮獲靑天白日勳章,光耀史册。繼請王鄕長講述八年抗戰經過,並以實戰印證 蔣委員長高瞻遠矚,領導全國軍民團結奮戰...
-
率部退往鲁西。日军矶谷第十师团乃于十二月廿三日在济阳、靑城间渡过黄河,廿七年一月廿七日占领济南,继续南侵泰安、大汶口、邹县、济宁等地先后失守。三月初日军坂垣第五师团自靑岛增兵南下,由诸城、沂水,直趋临沂,欲协同矶谷师团,与津浦南段北进之日军,会师徐州,妄想一举歼灭我野战部队。当滕县为敌围攻之际,我第廿军团汤恩伯将军所属之第八十五军王仲廉将军部(辖第四师师长陈大庆将军,第八十九师师长张雪中将军)奉令于三月十四日自归德(商邱)向临城集中策应作战,十六日先头部队
-
茶叶、火锅、皮包等贵重物品,以鼓舞士气。民六十七年十二月,将军「征尘回忆」巨著问世,内容有参加东征、北伐、抗日诸战争史实、及珍贵图片,一时洛阳纸贵。数年后,又著「白头吟」诗集,文稿及初版、经多次命笔者效约,亦曾提出拙见,并写读后抒怀诗词、刊载文献。今(八十)年初夏来函,谓四月十三日为抗日战争重阳店大捷五十周年纪念日,口占七绝一首,随函奉上……。当即以「釆桑子」小令奉答。兹分别书之于后,以志不忘:抗日战事重阳店大捷五十周年纪念日感赋 王仲廉遗作引诱强敌入袋囊
-
事特别法庭庭长)鼓励,资助旅费国币二十元,王家修、王敬久与将军三人结伴至广州,谒李明扬代呈请求参加覆试之报吿,奉大元帅孙中山先生批准,覆试放榜正备取生四百七十人,其中江苏徐属靑年王家修、郭剑鸣、贾韫山、蔡敦仁、孙树成、王敬久、王仲廉等被录取,达成从军报国志愿,人称为「徐州七志士」。深入敌阵从事策反民国十三年五月入学,编为第四队(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编成一、二、四队;其中第三队系浯江军校学生转入——列为第二期),同队同学来台者,仅王叔铭、胡宗南、冷欣、王敬久、张世希
-
注:仝菊圃校长 (仝维华 提供))(注:创校校长王仲廉将军 (陈明树 提供))一九四二年,时任卅一集团军副总司令兼苏鲁豫皖边区挺进军第二路总指挥的王仲廉将军,军书旁午,日无暇晷,而创办国立廿一中学尤为劳瘁,赋诗一首曰:「东南沦陷五经秋,遍野哀鸿入目愁;未卸戎衣兴教育,树人端为雪仇仇。」为国储材 将军办学上世纪四〇年初,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处于最艰苦的年代,生活在苏、鲁、豫、皖沦陷区的广大青少年和爱国知识分子,饱尝了日寇的残酷践踏,承受着当亡国奴的屈辱
-
江苏省保安司令部,任特务连连长。后转任第四师特务连长。时师长为陈大庆将军,对烈士颇为器重。民国二十五年十一月,王仲廉将军,奉命保卫绥远,乃由陕渡黄河,经左云出长城,抵绥东驻节丰鎭。第四师亦奉命配合,驻军平地泉。烈士曾以皮裘戎装之照片,寄回乡里,为之称羨。民国二十六年,七七事变,抗战军兴。日寇企图自南口西犯,王仲廉将军挥师堵击。敌酒井、铃木两混成旅团,及板垣第五师团,配备大砲、飞机、坦克等优越装备。我军浴血奋战。战火由南口延至得胜口,以至居庸关。鏖战二十余昼夜
-
们加官晋爵外,并嘉勉其不折一兵,不发一矢而令外人驯服。民国三十一年夏,邑人王仲廉将军在安徽太和所创办的国立第二十一中学设立师范部,笔者忝任部主任,该部所有教室及办公室,都是临时借用徐公家庙徐禅堂的房舍。有不少同事和学生曾前往其故里徐老庄瞻仰过他威严的遗像,参观过他的朝服和大刀。而今,重读这段历史,不禁对这位智退强敌的民族英雄,老乡长,更感亲切与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