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父亲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父子兵

    来源期刊:《蕭縣文献》 第3期  作者:鄭鐘麟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随父参军 回忆父亲

    日本侵略中国,抗战八年,我与父亲并肩作战四年,共同在军中生活一千多个日子,我竟失去了敬爱的父亲。幼年的我在战争中成长,也使我学会坚强,走出人生应走的道路。我曾经在报上,读过几篇有关小兵的文章,他们当兵时年龄都比我大,我当兵那年只有十二岁,是一名小之又小的小兵。民国二十六年日军第三、九、十一师团,另有一个机械部队、空军飞机,分五路进攻徐州,攻破萧县县城。我们一家四人,祖母、母亲、父亲和我,逃到鄕下姑母家避难。父亲是由部队回家探望生病的祖母,听说服务的部队

  • 文章恭读父亲遗嘱后之感怀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1期  作者:李昌聲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李昌声 父亲 遗嘱 青岛 北伐 方振武 抗日战争

    常存,永为后人效法也。」阐释如后:⒈父亲一生光明磊落,能屈能伸,尽瘁党国,不慕名利,只见一义,不见生死。检阅其一生:『民国十五年,先总统 蒋公誓师北伐时,父亲即早已以二十二岁之英年,在北方军阀方振武部任少将副旅长。迨北伐军至,父亲即慨然投入革命军,屈身中尉排长,随军北伐。此种能屈能伸,不计名位之襟度,数诸中外古今历史,更无第二人。』此其一。⒉北伐讨逆,屡建奇功,民国十九年—父亲复以作战英勇,累功晋升国民革命军第二师上尉连长。其上级长官—营长及团长均为

  • 文章我的父亲与八百壮士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96期  作者:上官百成  出版时间:1994-06-20
    关键字: 父亲 谢晋元 抗日战争

    編者按 八百壯士所屬番號是陸軍第八十八師五二四團,師長爲抗戰名將孫元良將軍,團長是謝晉元,副團長就是上官志標。該團原來駐防在無錫,廿六年七七蘆溝橋事變發生後,才奉命調防上海閘北車站一帶,「八一三」滬戰開始,八十八師首先奉命向永豐大樓八字橋持志大學,及愛國女校一帶敵陣發動猛烈攻勢,一鼓作氣勢如破竹。此一旗開得勝的第一回合,不但震動了全球,而且粉碎了日本軍閥「三個月征服支那」的幻夢。因此,這一役,也可說是八年抗戰終能獲得最後勝利的一個有力保證。上官志標副團長...

  • 文章八十憶雙親(六)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65期  作者:錢穆  出版时间:1975-03-20
    关键字: 父亲 母亲 抗日战争 苏州中学

    十一、先兄之卒及先母之晚年不幸於民十七夏秋之交,余子及妻,乃及先兄,兩月之間,溘然倶逝,先兄年僅四十,遺下一妻兩男兩女,長子年十六,隨余在蘇州中學讀高中一年級。先兄乃與先祖父先父三世不壽,而一門孤寡,亦復三世相傳。先母又罹此變,其悲可知。先兄喜音樂,能多種樂器,尤擅琵琶與笙。余喜簫笛,寒暑假在家常兄弟合奏。先兄又能指揮鑼鼓。每逢春節,鴻議堂鑼鼓喧天,皆由先兄指揮。又能書,墨迹遍布城鄕。有手圈資治通鑑一部,先兄卒後,余常携以自隨。抗戰軍興,余有書五萬冊留北...

  • 文章我们对父亲的追思与怀念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59期  出版时间:1998-09-15
    关键字: 父亲 朱元琦 捐款收据 抗日战争

    父亲讳元琦字嘉祥,江苏省武进县人,九岁丧父,十一岁丧母,因家境的原因,十六岁即弃学从戎,报效国家,先后入交通兵学兵队、机械化学校,陆军步兵学校、陆军装甲兵学校、陆军参谋大学受训,历任排、连、营长、教官、主任教官,参加剿匪、抗战、八二三砲战。退役后成功大学聘为训导处生活组主任。罗云平部长复调父亲至教育部接掌事务科科长。父亲带兵始终身先士卒,当年任兵工营营长时已年四十四岁,于参加伞训时,带头第一个由机上跃下,部属敬佩效法,长官欣赏提拔。父亲任职教育部事务

  • 文章父子兵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6期  作者:鄭鍾麟  出版时间:1988-05-15
    关键字: 悼念父亲 抗日战争 往事回顾

    日本侵略中国,抗战八年,我与父亲并肩作战四年,共同在军中生活一千多个日子,我竟失去了敬爱的父亲。幼年的我在战争中成长,也使我学会坚强,走出人生应走的道路。我曾经在报上,读过几篇有关小兵的文章,他们当兵时年龄都比我大,我当兵那年只有十二岁,是一名小之又小的小兵。民国二十六年日军第三、九、十一师团,另有一个机械化部队、空军飞机,分五路进攻徐州,攻破萧县县城。我们一家四人,祖母、母亲和我,逃到鄕下姑母家避难。父亲是由部队回家采望生病的祖母,听说服务的部队打散

  • 文章永懷先父遺詩集粹

    来源期刊:《阜宁人》 第3期  作者:陶佩潛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父亲 诗歌作品 战争回忆 思念家乡

    自川复员,**已公然作乱,苏北尤烈,时 吾父寄迁扬州,有古风一篇,惜当时未能全录,谨就背诵所得片断录之如后,亦可蠡测一斑:苏北哀鸿三百万 嗷嗷待哺长江岸 绿杨邨外白头吟 铁瓮城边婺妇叹 八载倭奴施暴残 四方骨肉分离散干戈扰扰忽升平 执讯连连方艶羨 谁知共党祸中华 到处狼烟猖内乱 黑山白水羽檄飞 黄河紫塞风云变荷锄秉耜营内驱 上蒸下报英雄汉 遗民忍死望王师 大将几时传急箭。吾父亲情友谊弥笃,送别、勗勉、怀旧……等诗中往往情见乎词(见后录代表诸诗),除吟诵外

  • 文章記往事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7期  作者:徐作良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往事 回忆 1938年 店面 父亲 枪伤 日军暴行

    民国二十七年五月十九日,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萧县县城陷落日寇手中。那时候我只有十一岁,随着父母跑反,到县城东南山套白土寨、高庄等处。前后藏藏躲躲历经月余,才返回县城,当时城内一片断壁残垣,眞是惨不忍睹,自己居住的处所,被砲火呑噬变为乌有。在此情景下,只有含泪迁往城东约三华里外婆的居住地—魏楼。该村皆以务农为业,我的父亲原是扎纸匠(专门为死人扎制东西,例如;人物、花卉、房楼、车辆、牛马等……。)手艺功夫可说强人一等,经常接不完的工作,为了赶工通宵

  • 文章一生操劳的父亲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9期  作者:尚樸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尚恒谦 生平事迹 追忆父亲 战争岁月 艰难生活

    我的父亲,谱名恒谦,字约轩。民国前二十五年出生于双高楼。祖父增光公,寒窗苦读近二十年,未能求得功名,为杜氏先祖增光,抑郁寡欢、自责、自卑,未及四十而辞世。祖母仇氏,为城北仇集富裕望族。当祖父去世后,每遇困难即回娘家求助。我父亲上有一姐,嫁侯老家。下有一弟恒宪,(在文献二十七期已有介绍)一妹嫁于张庄。父亲个性忠厚老诚择善固执,爱交友、喜助人,讲信、重义。幼年时随渠老师读私塾十余年,不求功名,颇有革命思想。董汉槎先生曾避难我家数日,鼓励他北上考保定军校

  • 文章父亲节谈孝道乾坤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4卷 第3期  作者:莊政  出版时间:1992-09-01
    关键字: 父亲节 源头由来 传统孝道 衰落原因 发扬办法

    土生土长」的父亲节我国文字的结构,颇具深意,既是艺术,又富哲理。根据〔说文解字〕:父作「矩」解,从手持杖,为家庭之严君;家长率敎,敎字从孝从扑,原是扑作敎刑。也就是以「鞭子」、「棍杖」准备打孩子的意思。经文则为「手持火矩」之意。所谓「严父慈母」刚柔并济;〔三字经〕说得妙:「养不敎,父之过;敎不严,师之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人生如戏,双亲中总要有扮「白脸」与「黑脸」的。为人父母的,应以身作则,别怕得罪子女。「母亲节」是来自美国的「舶来品」而「父亲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