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烈士共返回3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赵毓政烈士殉国记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1卷 第19期  作者:邵鏡人  出版时间:1964-07-25
    关键字: 赵毓政 革命 殉国 烈士

    一 學生時期江蘇碭山是毓政的故鄕,她原名瑤貞,字毓政,終以字行。幼年喪母,依祖母爲生。穎慧絕倫,鄕黨嘖嘖稱奇,比之如神童。自小學畢業考入江蘇省立第三女子師範,以至畢業,每年品學成績,總是占第一名。彼時,校長爲倪亮,(朗若)女士,倪校長博學醇德,以忠愛勤樸,訓導學子,一時彬彬然蔚爲風氣。■■毓政課業以外,最喜讀史,及忠烈說部。閒靜寡言,喜怒不形於色,但,每次登台演講時,則又滔滔不休,具有雄辯家的風度。民國十五年江蘇省敎育會主辦的省校學生演說競進會,本屆在松...

  • 文章萧县烈士耿继贤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1卷 第21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64-09-25
    关键字: 耿继贤 萧县 烈士

    烈士继贤,世居萧县第七区刘套寨,耕读传家。生于民前五年,赋性沉毅,聪颖好学,先后毕业于萧县县立师范,江苏省保安干部训练团,庐山训练团,历任第七区刘套小学,县立第三高等小学敎员,及第七区区长,对于作育人才,剿匪治河,卓著勋绩。自改习军事于保干团毕业后,初任萧县常备大队中队长,民二十五年王公璵先生任江苏省第三区(松江)行政督察专员兼区保安司令,以烈士为区保安司令部少校参谋,旋擢升中校参谋主任。该区共辖九县,环绕沪巿一周,斯时日寇谋我正急,沪巿风声尤紧,烈士

  • 文章烈士凤征殉国记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2卷 第10期  作者:馮子固  出版时间:1968-04-30
    关键字: 烈士 尉鳳徵 殉國 抗戰

    烈士凤征,刚正忠贞,铁肝不屈之超人也。抗战期间任第三十纵队司令,转战强敌悍匪两大间,屡建奇功。胜利后任徐州督察专员公署公教人员训练班教育长,旋调砀山县政府秘书,成绩卓著。砀城陷匪,壮烈殉职,识与不识,闻之无不悲伤!兹述其殉国事实如次:民国三十六年十一月八日傍晚,国军暂二十四师一旅之一部的四个营兵力,进驻砀山城,一营防守车站,当晚十时五十分,城四周即发生密集之砲火声,匪攻城主力为陈毅部精锐,包括第一、三、六三个纵队,约五万余众,匪之战争方式是「以人海塡

  • 文章戮除国贼·身殉鄕邦——记陈亨林烈士殉国前后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0期  作者:瑞甫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陈亨林 烈士 刺杀奸佞

    那是民国三十五年的初冬,当丰县县政府还治于县城的两个月后,才得以将这位壮烈殉国的陈亨林烈士的忠骸,从徐州东郭草草葬埋的坆地里,迎运囘来,归葬鄕土。当他的灵榇从徐州用专车迎运囘来,将次到达县城的时候,县内各机关同仁,以及绅商学生,均带着一份由衷的哀伤,列队到东城门外恭迎。一些获得消息的城厢民众,也夹列道旁,对着这一位舍生取义,身殉鄕邦的烈士,表达他们至诚的钦敬。陈烈士以一个年仅二十多岁的靑年人,竟然能罔愿死生,在日伪军控制下的徐州,戮除奸侫,为鄕里除害

  • 文章刚毅近仁·知耻近勇——敬悼王烈士惠恩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0期  作者:虔君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王惠恩 抗日战争 烈士

    完全规复,至少对于敌伪的凶燄,会有所遏阻。以后七年抗敌(二十七—卅四),八年剿匪(二十九—卅七),烈士们的热血,洒遍了县境,为保衞地方付出了最伟大的贡献。我所要悼念追述的一位烈士,就是为了保衞鄕土而壮烈牺牲的一个。他生前在地方上服务敎育界十余年,桃李遍全县,当一旦国难当头,他挺身而出,以一书生竟执干戈以御强敌。终至力战殉国,他的风范,他的壮烈,至今犹为同鄕们所传述。他就是在民国二十八年五月廿五日在赵庄集抗敌之役,壮烈殉国的王惠恩烈士。王烈士为丰县四区王学屋人

  • 文章緬懷空軍抗戰英烈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5期  作者:侯西林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高志航 抗日战争 烈士

    在八年抗战期间,我空军英雄、烈士,报国捐躯,成功成仁,赢得先胜契机,与开国先贤先烈一样,名留青史、万古留芳。値此八一四空战胜利七十三周年之际,谨略述其中四位烈士在抗战初期的忠勇事蹟,以表达景仰赤忱。一、空军战神高志航高志航烈士,民国前四年生,辽宁省通化县人,原名「高铭久」,民国十三年考入东北陆军军官教育班受训,毕业获选派赴法国学习航空,遂改名为「志航」,以示攻读航空、立志飞行之决心,十六年学成归国,奉派东北航空处。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基于国仇家恨

  • 文章书生文弱·杀敌气高——安方中烈士殉国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0期  作者:虔君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安方中 烈士 抗日战争

    以一个文弱书生,所谓「手不能提篮,肩不能担担。」而能在国家危难之秋,外族凭陵之季,起而投笔从戎,披甲荷戈,以衞社稷。在遭逢强寇的时候,又不畏锋镝,奋勇杀敌,虽不幸丧身于敌寇围攻之下。其气势与忠勇,足为天下后世留一页悲壮史实;其壮烈也足以震撼敌魄;使其对中华男儿,不敢再存轻视侮辱的心理。这些话是当方中烈士牺牲殉国之后,大家所共同产生的一种体认。方中死事时,年才二十六七岁。正是英年有为的时候。不幸的是竟在这个年纪上,碰上了日寇侵我,抗战爆发。他激于民族正气

  • 文章谭宝义烈士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29期  作者:本刋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5-10-01
    关键字: 谭宝义 抗战烈士 就义报国

    先烈譚寶義號勞三,江蘇松江泗涇鎭新太鄕人,世代書香,幼時負笈上海,畢業中華職校高級土木科,抗戰前曾任松江縣第四區保甲訓練班敎官,並任職中國鋼鐵工廠,蜚聲工界。抗日軍興,倭寇侵華,先烈决心投入抗戰陣營,打擊敵寇。於民國二十七年參加軍統局工作。入中央警校,特警班第一期受訓畢後。調滬行動組組長,因熟悉滬市情况,工作頗有表現,制裁大漢奸陳籙,先烈主事之一。因寄宿於上海亞爾培路霞飛旅館被敵寇會同租界警探逮捕,先在公共捕房審訊,無片言之供,嗣爲敵寇蒐檢陳逆案佐證引渡...

  • 文章侯克烈士传略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4期  作者:周貽久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烈士 投笔从戎 台儿庄会战

    烈士克,原名克俊,字明远,于投笔从戎时,改用单字「克」。意能克勤于业,克昌于世。世居江苏萧县第三区接驿鄕孙圩子寨。为逊清秀才镜英公(字彩臣)之三子,生于民国纪元前十年三月。世代耕读,尙称小康。镜英公设塾家敎其晩辈及鄕邻之子弟,烈士幼年随父攻读;后聘请逊清秀才蒋文廉先生设舘,继续就读。蒋先生敎学有方,是地方上知名之塾师,使受敎者均能容会贯通。烈士聪颕过人,学识进步极速,虽未进入高等学堂,而国学之根基颇深。后蒋先生辞舘他去,烈士亦年长矣。时北洋军阀

  • 文章毛备武烈士事略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5期  作者:孟繁超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抗日烈士 追思 抗战纪事

    烈士备武,萧县第一区毛营鄕毛营村人,生年月日不详。其为人忠厚,行止端庄,体格魁伟,相貌堂堂。民国二十八年夏,烈士出任毛营鄕鄕长。当时日军于县城驻有重兵,经常四出冲犯,幷建立伪组织,推行所谓「皇民化」运动。我同胞所受疾苦,不堪言喩。毛营鄕距县城仅十余里,敌伪经常出没,因之烈士对鄕政之推行,本身之安危,极为艰险困难。但烈士爱国情切,负责心重,执行任务,绝未因环境之恶劣,而稍有怠忽。敌伪疾视之甚,曾多次进犯,企图擒而杀之。民国二十九年初春,烈士率鄕公所人员

共37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