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育共返回5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自述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期  作者:李振興  出版时间:1977-02-01
    关键字: 自传 教育 回忆

    民國三十七年的秋天,我帶着家人的牽掛、期望與叮囑,背起簡單的行囊,跟隨山東濟南第二聯合中學,輾轉到達了杭州;開始了我十七年來第一次遠離家鄕的流亡生活。杭州、爲浙江省會,亦爲江南名城;不僅風光明媚,氣候溫和,而且交通便利,人民殷實。置身於此,會使人覺得「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諺語,一點也不誇張。民國三十八年三月,天險失屛,赤禍隨卽蔓延到江南,讀書旣不可能,那也只有直接報國一途了。有人說:「從軍吃盡天下苦,也能享盡天下樂。」確實如此。名山大川,任你遨遊,寒風...

  • 文章丰县教育概况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期  作者:王子蘭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丰县 教育概况 教育行政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就多写一点,怕记忆得不确实,及根本不知道的,只好从略了。抗战以后的资料,幸经董玉珏及李诚修两位先生提供,并参考「徐州八县抗战勦匪纪要」有关丰县敎育文化一章,不然的话,那就无法下笔了。本文之布局,拟按时间先后分成三个阶段,分别说明各阶段情形之有异亦有同。希望诸同鄕将遗漏的予以补充,错误的予以指正,使成为一部份完整的文献,至所企盼!民元至第一次北伐革命军到本县—第一阶段一、教育行政在这一阶段中,前几年敎育行政,直属县公署,关于学校的视察考核,设县视学一人,鄕间

  • 文章略談抗戰前的阜寧敎育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期  作者:金鳳高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阜宁 抗战前 教育情况

    阜寧縣位於江蘇省東北部,東鄰黃海,海岸線長達一百七十里。由縣城東至海一百八十里,西至淮安八十里,南至鹽城四十五里,北至漣水五十里,射陽河由西東流,橫貫縣境入海,全縣面積二萬四千七百餘方里,爲全省大縣之一。從地形看,阜寧臨黃海之濱,比較偏僻,但傳統的讀書風氣尙盛,民國十年以前,一般兒童,多從私塾就讀,嗣後因潮流所趨,大都改進學校,終於蔚成風氣,由小學而初中,進而離開家鄕,按步深造,高中大學或軍校畢業的學生逐年增加,人才輩出,堪與鄰縣比美。民國十二年,本縣勸...

  • 文章伯純王士彬先生行述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期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王士彬 书画 抗战 教育

    民前十五年十月八日生民 国六四年九月廿四日殁卜 葬台北极乐公墓甲区先生讳士彬,伯纯其字也。先世自琅邪南徙,着籍阜宁,乃为望族。建国之始,先生治学淮上,楚州旧壤,勺湖清波,有高世之志。已而归里,从事教育,十有余载,不厌不倦。廿四年膺如皋地政局之聘,出其绪余,于是邦地籍整理,有卓著贡献。抗战军兴,触处荆棘,偃蹇乡里,操危虑患,情绪綦苦。三十年去扬州,创立纺织厂,组织同乡会,援助流亡。胜利之夕,奉派清理太仓敌伪产业,惩治奸宄,竭尽公忠。三十六年赴沪,任立报主笔

  • 文章南京大屠殺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9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6-08-15
    关键字: 南京大屠杀 教科书 历史教育 日本教育 战争回忆

    一、日本圖賴〔中央社東京七十五年五月二十八日專電〕日本一本新版的高中歷史敎科書,昨天通過文部省的審查。依據這本敎科書的說法,「南京大屠殺」的眞實性「仍在調查當中」。這本名爲「新編日本史」的敎科書,將由東京的原書房出版。這本敎科書重新採取日本在二次大戰前的正統態度,而規避南京大屠殺事件。一九三七年底,日軍佔領中華民國首都南京後,殺害了約三十萬中國人,這就是「南京大屠殺」。「新編日本史」上有關此事的段落說:「南京之役極爲慘烈。有關中國軍民的犧牲(也就是南京事...

  • 文章悼念摯友李乾光先生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5期  作者:彭利芸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国共内战 李乾光去世 迁台 教育事业

    就在民国四十一年七月间,因故奉命退伍。逃出「炼狱」,重回平民身份。离开部队,无一技之长,就业无门,形同无业游民,前途茫茫。就在走投无路之际,遇到时任台湾省教育厅长陈雪屛先生,夫妻待人和蔼可亲,热心助人,伸出援手,收容了他,使他有重返家园的感受。后来又安排在台北市立建国中学,半工半读。这是他一生中,最关键的转捩点。有了工作,生活有着落,又是明星学校的新鲜人,得意洋洋乐不可支。当然他把握良机,发奋图强。在工作上,善尽职守,得到教职员们的赞赏;学业上埋头苦读,取得

  • 文章表叔與我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期  作者:王以磐  出版时间:1977-02-01
    关键字: 表叔 人物回忆 后方 教育

    從我童年記事開始,俺表叔就是我心目中最崇拜的人物。那年,縣城被日本鬼子佔了,他們經常出發「掃蕩」,燒、殺、擄、掠,無所不爲。我家離城十八里,由於父親參加了游擊抗日,我們就不敢在自己家——小王庄居住;先是躲進戴套樓的天主堂內,大家搭草菴子避難一段時期。後來,外國神父的保護也不行了,我們才搬到蔣橋——俺表老爺家去借住,也是我認識俺表叔的開始。俺表老爺家房舍很多,有兩進大院子,還有炮樓長槍,騾馬成行。我們全家——包括我祖母、母親、六嬸子、俺小叔、我和兩個妹妹,...

  • 文章老成凋謝·鄕賢又弱一人戴故敎授培之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期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戴培之 生平介绍 抗战 秘书 教育

    本刊原定編輯計劃,有學人憶往專欄,自民國十年至七十年每屆十年分別邀約鄕長執筆,擬敦請戴培之鄕長撰述民國十年前後之學生生活,不幸噩耗驚傳,特刊出治喪會所撰先生事略,以資悼念!

  • 文章漫谈本县抗战以前的武备教育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9期  作者:邢季周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武备教育 教育成效 丰县

    并以敎育、军事、经济为建国之三大原动力,积极推建。而尤确认敎育为立国之本,不仅注重学校敎育,而亦加强社会敎育,推行「新生活运动」,使全国公民在军事化、生产化、艺术化的敎育下,培养成文武全才,担负起衞国御敌之伟大使命,因此抗日战争一起,全民动员,同仇敌忾,终获胜利。二、本县抗战武备教育之槪况本县县政当局,自北伐完成县城光复后,即遵照中央政策,实施训政,推行地方自治,成效卓著,「丰县文献」第一期有所记述。玆就武备敎育再予补记:㈠擧办运动会,激励尚武精神北伐完成后

  • 文章抗战时期故鄕教育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3期  作者:陸震廷 出版时间:1971-10-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松江 教育 往事

    民國三十年十二月八日,太平洋戰爭發生,日軍進佔上海租界以後,不久我即返回故鄕松江,展開靑年團宣傳工作。這是筆者在故鄕淪陷後第一次回到老家,一切顯得有些陌生。靑年團敵後工作重點在組訓陷區靑年,尤其是知識靑年,因此,我決定從敎育界方面進行。當時,筆者和同學兼同志鄭家鼐兄一再硏究以後,認爲自己先辦一所小學作爲據點,但我們自己又不願出面,因此乃找到了過去母校(西渡小學)美術老師張懷西及其子張石蓀洽談。張懷西認爲辦學有錢可賺,他願意出任校長,由他兒子石蓀負責總務,...

共51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