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国共内战共返回2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悼念劉公瑞岐先生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2期  作者:崔慶雲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刘瑞岐 抗日 国共内战

    先生諱夢鳴,字瑞岐,以字行,民前十二年生;蕭縣第七區郝集人氏;世襲祖蔭,殖田數十頃,富甲一方,乃爲吾蕭之一大望族。先生自幼聰敏,少年得志,年二十,卽任蕭縣第七區區董,以其行四,故鄕人多以四區董稱之。民國十七年北伐勝利,全國統一,公則隱退鄕里,不復問政事耳!民國二十七年春,日寇集結陸空之優勢,分兵數路進犯徐州,蕭縣縣城首當其衝,時王縣長雪琴常備大隊長耿繼賢率部配合國軍一三九師李守鈺部固守縣城,血戰三晝夜,終以武品懸殊,城被攻破,王縣長耿大隊長均壯烈殉職,一...

  • 文章王敬久將軍軍旅生涯年譜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5期  作者:徐豐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王敬久 北伐 抗日战争 国共内战

    王將軍之威名,在軍界頗享聲名。早年投筆從戎,入黃埔軍校一期,獻身軍旅,戎馬一生,南征北戰,至師、軍長、集團軍總司令。先生名敬久,字又平。一九〇二年生於江蘇城西南葛芭草集。其父道庭公,母趙氏。亦農亦商,良田百畝,家道小康。先生係獨子,一妹書平旅臺,即包樓李乃亮先生之夫人。一九一七年,先生入豐城西關財神廟街就讀私塾數載,半年後,王繼曾將私塾改稱私立崇本小學。一九二〇年轉入豐城一高,插入高級二年級二班(三年制)。渠時彬、仇廣漢爲同窗學友,與渠時彬等人義結金蘭之...

  • 文章悼念摯友李乾光先生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5期  作者:彭利芸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国共内战 李乾光去世 迁台 教育事业

    摰友乾光(宗軻),江蘇省豐縣人,生於民國二十一年三月卒於九十九年六月,享年八十歲。出身於詩禮之家,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么。幼承庭訓:「吃虧即是忍讓,合作才能團結,青年人時時應以讀書明理爲重。」深受中國傳統美德薰陶,終生發奮圖強,爲人和善,熱心公益,皆爲家教植根深厚始然。民國三十七年秋,國共當時發生大規模內戰,人心惶惶,青年學子紛紛離家南逃。山東省政府爲安頓這批學子,便設立流亡中學,並在徐州等地設立收容站。徐屬豐沛各縣學子乘其便,也加雜其中。三哥宗思順利得以...

  • 文章孫裕潔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6期  作者:黃體潤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孙裕洁 抗日战争 逃亡 地方行政 国共内战

    孫先生名裕潔,民前十八年生,世居江蘇省豐縣第四區大孫莊,父介環公,母劉太夫人,德配夫人高氏,生四子,長子立坤,次子立矩,三子立敬,四子立常,生女三,長女適劉,次女適仇,三女許彭。世代耕讀,家道小康,先生幼讀私塾,對儒家忠孝仁愛之學說,深爲服膺,長習中醫,濟世救人,並勸導靑壯年不吸煙不吃酒,藉以强壯身體,一時響應者甚衆,因而爲社會人士所敬重。廿六年七月日本軍閥發動侵華戰爭,我全國上下在先總統 蔣公領導之下,堅持長期抗戰,廿七年五月日寇以飛機、大砲、戰車優勢...

  • 文章有鷺無险憶往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6期  作者:邢季周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亲历事件 国共内战

    雖然囘憶是辛酸地、悲喜地,但人在失意或安定中,難免要囘憶往事,懷念故人,以慰心靈。在台渡過三十餘年的安定生活,不覺馬齒徒增,年逾六十,歲月不居,一事無成,兩鬢頒白,不勝感慨。承麟選兄爲,豐縣文獻」催稿,遂憶及抗戰期中所遭遇數事,雖屬驚險,但均已化險爲夷,在本縣抗剿史上實在是微不足道之事,不過在個人生活歷程中,聊作一鱗半爪追憶而已!八江口畔 首遇日軍民國二十九年夏,余任職于魯蘇皖邊區游擊總指揮部(總指揮李明揚),駐守長江北岸之江蘇泰縣。時**正在敵後大肆擴軍...

  • 文章誠以待人·謙以處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8期  作者:瑞甫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肺病 逃亡 同学 国共内战 地方行政

    民國三十八年的三月初,我輾轉道途,從徐州一路步行南下,八天的跋涉,我得以抵達南京,重睹靑天白日的旗幟,心裡那分高興,是無法用言語或文字形容出來的。到了南京,遍訪親友,無奈多已隨着機關單位離開了,有的南去廣州,有的東去滬瀆,正在街頭徘徊,準備轉往無錫的時候,忽然遇到了史中美兄,他也是剛從陷區渡江南來,據他說在京的鄕親,多已遷走了。有些人到了蘇州,有些人到了松江,還有些人去了杭州。我就問他道儒等人的消息。我在徐州緊急時,曾看到道儒和常新,已搭上軍用火車南來,...

  • 文章記黃百器女士事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2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2-05-15
    关键字: 黄百器 抗日战争 国共内战 生平简介

    對日抗戰期間在江浙沿海一帶打游擊的巾幗英雄「雙槍黃八妹」黃百器女士,於五月四日病逝於臺北羅斯福路寓所,享年七十七歲。黃八妹出生於江蘇金山縣,她有七兄四弟,由於排行第八,又是家中唯一的女兒,因此小名喚作「八妹」。民國廿六年八月十三日,上海戰事發生,十月三日日本軍在金山縣衞登陸,黃八妹收購了三十多枝槍,組織了一支三數十人的游擊隊,開始對日軍展開游擊隊。黃八妹在抗戰前嫁給浙江平湖的謝友勝,他也組織一支游擊隊,後來兩隊合併,由黃八妹擔任司令,謝友勝爲副司令,兩人...

  • 文章我的伯父——灌雲縣第三區區長宋沛然抗戰勦匪忠勇壯烈事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宋振華  出版时间:1981-09-01
    关键字: 情报专员 日寇侵华 国共内战

    一、身世背景我家世居灌雲第三區永興鄕(抗戰勝利後改制永武鄕),祖父卓如公以耕讀治家,育有二子一女,長子宋雨臣字沛然,以字行卽我伯父、次子宋雲臣字沛霖(卽我父親)、沛然伯父大約生於民前十年,幼讀詩書,迨至民初,由私塾而入學校,畢業於江蘇省立淮陰農業學校,在那個時代,鄕人都把民國以後成立之學校,稱之爲洋學堂,鄕村子弟能夠進入洋學堂,接受新式學校敎育,實爲不易,尤其在我那風氣閉塞之鄕,如果有那一家子女在念大學,算是鳳毛麟角了!因此我伯父雖僅係一高農畢業,但在鄕...

  • 文章抗勦期間徐西各縣軍民的團結奮鬥精神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7期  作者:黃體潤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国共内战 军民团结 徐西各县

    自首者令其回家安业,绝对保障其安全。自八月中旬开始行动,至九月底结束,大小战役无不顺利,未及两月,县境已无匪踪。统计战果:俘获匪军二百三十七员名,收缴长短枪械五百二十一枝,投诚匪军带来枪械七百七十一枝,自首匪徒三千零三十二名。检讨淸剿工作何以如此顺利,原因有三:⒈交警纪律严明,武器精良,战斗力强。2区、鄕人员还鄕心切,勇武用命。⒊民众厌恶**所作所为,欢迎国军,切实与政府合作。淸剿告一段落后,县府督导各区积极修筑公路,装设电话,调査受水灾之田亩,编查保甲

  • 文章抗戰勦匪日記(續)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7期  作者:黃體潤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国共内战 日记 1938年

    是政府职责未尽,深觉愧对商民。2商民房屋被日寇焚烧,无家可归者,准借公家房屋暂住。⒊各家院子内外及公共场所务要扫除,保持淸洁,以免发生瘟疫。⒋商民要组织守望队,帮助军警维持治安。七月四日晴 卜昭贵部在城南一带依旧骚扰,不守军纪。今早忽接卜之来函,谓其部下于队长派人喊饭,行经土楼,被该村农民发枪打死二名,拟派枪攻击该村,云云。接信后,覆之于下:昭贵 显章两兄勋鉴:来书敬悉。土楼发生之不幸事件,最好和平解决,以免军民恶感日深,妨碍将来抗日工作,未知高明以为如何

共29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