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國三十七年的秋天,我帶着家人的牽掛、期望與叮囑,背起簡單的行囊,跟隨山東濟南第二聯合中學,輾轉到達了杭州;開始了我十七年來第一次遠離家鄕的流亡生活。杭州、爲浙江省會,亦爲江南名城;不僅風光明媚,氣候溫和,而且交通便利,人民殷實。置身於此,會使人覺得「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諺語,一點也不誇張。民國三十八年三月,天險失屛,赤禍隨卽蔓延到江南,讀書旣不可能,那也只有直接報國一途了。有人說:「從軍吃盡天下苦,也能享盡天下樂。」確實如此。名山大川,任你遨遊,寒風...
-
民國二十八年,佔據縣城日寇受僞軍(一般人呼之爲二皇)假情報之騙,說丹溝機米廠有國軍高級軍官集會,日寇竟於七月二十八日晨出動三百餘人,由僞軍嚮導,進犯本區大同鄕姜姓碾米廠。防守下丹溝河邊有區常備隊及自衞隊,計五十餘人。在敵出發時,卽得情報,立卽疏散人口,計劃利用地形地物,予敵以奇襲,打過卽跑。當敵到達河邊過橋時,連射幾排槍,卽跑得不見人影。敵人雖以步槍、機槍、迫擊砲猛轟一陣,平靜後進入米廠內,根本空無一人。我在碩集聽到槍砲聲,探得消息後,卽率區隊趕到北馬橋...
-
我讀高中及大學,均分別在一校讀到畢業,惟在初中,一轉再轉,竟讀了三所學校。那時北伐軍正節節向北推進,掃蕩直魯聯軍,如我這樣能有書可讀,有校可轉,還算是幸運呢!我初一上學期在泰州明德中學,初一下及初二上,在阜寧縣中,其餘的三個學期在省立鎭江中學讀完。由民十五至十九年,中間停學一年,計費四年光陰,才初中畢業。我於民二年出生,十四歲小學畢業。暑期中,先父西去。病危時,囑我必須升學。我遵遺命,含哀起程,洒淚離家,沿途備受艱險!孫傳芳的聯軍調動軍隊,到處抓伕拉差,...
-
民國二十六年七七事變,委員長在盧山發表談話,謂犧牲已到最後關頭,抗戰開始後,中途絕無妥協,紙有堅持抗戰到底,求取最後勝利。至二十七年五月,徐州會戰結束,縣城淪陷,吾等卽發動民衆,組織抗日部隊,實行敵後游擊,在游擊戰書中,雖有『敵進我退,敵退我進,敵駐我擾,敵疲我打。』『劃整爲零,以大吃小。』等戰術,但訓練士兵,實在困難。因敵人裝備精良,射擊準確,在初期戰鬥中,城內敵軍爲騎兵,時常到鄕村內搜掠大麥,用作馬料,我們決用少數兵力,埋伏襲擊。某日,計出動官兵六十...
-
西園「刺馬」糾紛七十一年十月十六日上午十一時,在中美餐廳因籌編「阜寧人」而舉行的座談會中,聽到唐學斌鄕長談「阜寧人」的精神,眞是字正腔圓、皇言讜論:旣感欣喜,又多感觸。欣喜的,靑年鄕友們,已建立起自己的信心,不像我所知道的幾位鄕先達,明明是喫射陽河河水長大的,而身分證上的籍貫卻是江蘇鎭江,或是上海市,或是浦東。其實,平心而論,這幾位鄕先達心理,我完全同情,而且憐憫。由於家鄕是農業社會,農業社會的特性,就是保守,除非是胸懷大志或無法發展,才離鄕背井闖蕩江湖...
-
自從民國二十七年四月本縣淪陷之後,游擊隊還沒正式成立之時,卜昭貴的舊部以及其他小股土匪又揭竿而起。有一個叫王婁的股匪,大概也是卜昭貴的舊屬,有二、三十枝槍,突然竄到城南,將喇叭莊、劉屯、陳屯、朱窯等村的槍全部繳械。機警的人,趁亂帶著細軟、現金、地契等重要的東西,逃出村外、我大姐帶著嘉賓、陳大,也逃出來了,並請人帶信給我們。父親就叫我帶六、七個人到孫、劉樓一帶接接看。我們走到劉樓村後河邊一條小路上,碰到了一群土匪大概也有七、八個人,爲首的一位,下了驢子,給...
-
楊潤生先生,別號寶琛,豐縣二區六隴瓦人,歷代耕讀傳家,祖父體秀公,祖母王太夫人,父魁名公,母董太夫人。體秀公魁名公均望重鄕里,急人之急,濟人之危,遠近稱之。鄕里遇有糾紛,咸願就決於體秀公及魁名公,片言息爭,化戾氣爲祥和,化解多少人間恩怨,保存多少社會元氣,眞社會賢達也。潤生幼承庭訓,家學淵源,從而奠定做人做事基礎,養成做事認眞一事不苟之良好習慣。潤生生於民前四年五月,原居六隴瓦與沙莊砦相距咫尺,幼年曾讀私塾及沙莊小學,彼時學校甚少,尤其完全小學,小學卒業...
-
這的確是事實,絕無半點虛構,是我們幾家田姓與土地老爺凑錢買的一桿馬拐子。據說莊上的一個兵油子,在奉軍當兵,兵敗路過豐縣滑下,,未隨軍撤走誆來的槍。庄上這位土地公,不但有槍枝,而且還有田產、果園及很多財產。他能有槍枝的一半所有權,可見他比我們這幾家都富有,他不僅是一位財主,在每年春天靑黃不接時還放帳營利,窮人家麥前借他一斗麥,麥罷還一升五,借一斗雜糧還一斗麥,短短一兩個月的時間,卽可賺進百分之一百五的高利。看起來他老人家未免太恨了一點,但要比那些少數爲富不...
-
民國二十六年八月十三日,日軍全面侵華戰爭開始後,我邑在同年十一月廿五日淪入日軍之手,但日軍所佔領的是點和線,因此鄕間仍無日軍踪跡,廿七年春天,陷區的熱血靑年,紛紛參加當地游擊隊,捍衞家鄕,時四鄕的游擊隊,都各自爲政,而未能統一指揮作戰。邑人葉博厚君出身農家,世居石幢,抗戰前在滬經商,中日戰爭爆發,囘到故鄕,參加抗日工作,廿八年四月,二區保安副司令蔡潤祺,統率江南保安第一團及國軍六十七師的一個加强連,浩浩蕩蕩從武進、無錫,經江陰到常熟的沙洲區,這樣龐大的部...
-
「阜寧人」鄕訊,爲了發行創刋號徵稿,找到我的頭上,幷指定寫些抗戰期間家鄕所發生的事。我不善爲文,而且在民國二十五年八月返鄕籌備慶祝先父恒慶公七十壽辰以前,一直就讀在外,寒暑假也很少回家,所知確實不多,但固辭不獲,祇得就記憶所及,將抗戰前期我所親歷的事,略述其梗槪。民國二十六年,政府宣佈全面抗戰,從上海失守後,長江被敵封鎖,轉眼威脅到蘇北一帶,我軍節節失利,不得不轉移陣地。當阜寧縣城被日寇佔領前,在其自溝墩向北攻擊途中,遠在東鄕九區的通洋鎭,都能淸晰的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