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物回忆共返回3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楊潤生先生傳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4期  作者:董玉珏  出版时间:1980-02-01
    关键字: 杨润生 人物回忆 教员

    楊潤生先生,別號寶琛,豐縣二區六隴瓦人,歷代耕讀傳家,祖父體秀公,祖母王太夫人,父魁名公,母董太夫人。體秀公魁名公均望重鄕里,急人之急,濟人之危,遠近稱之。鄕里遇有糾紛,咸願就決於體秀公及魁名公,片言息爭,化戾氣爲祥和,化解多少人間恩怨,保存多少社會元氣,眞社會賢達也。潤生幼承庭訓,家學淵源,從而奠定做人做事基礎,養成做事認眞一事不苟之良好習慣。潤生生於民前四年五月,原居六隴瓦與沙莊砦相距咫尺,幼年曾讀私塾及沙莊小學,彼時學校甚少,尤其完全小學,小學卒業...

  • 文章抗戰初期親歷二三事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期  作者:戴桂生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阜宁 抗战初期 人物回忆

    「阜寧人」鄕訊,爲了發行創刋號徵稿,找到我的頭上,幷指定寫些抗戰期間家鄕所發生的事。我不善爲文,而且在民國二十五年八月返鄕籌備慶祝先父恒慶公七十壽辰以前,一直就讀在外,寒暑假也很少回家,所知確實不多,但固辭不獲,祇得就記憶所及,將抗戰前期我所親歷的事,略述其梗槪。民國二十六年,政府宣佈全面抗戰,從上海失守後,長江被敵封鎖,轉眼威脅到蘇北一帶,我軍節節失利,不得不轉移陣地。當阜寧縣城被日寇佔領前,在其自溝墩向北攻擊途中,遠在東鄕九區的通洋鎭,都能淸晰的聽到...

  • 文章敬悼方先覺將軍

    来源期刊:《蕭縣文献》 第1期  作者:朱樹森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方先觉 衡阳会战 人物回忆

    閱中央日報,抗日戰爭時,民國三十三年六月,堅守湖南省衡陽市四十九天的名將方先覺將軍去世了。我與方將軍,雖只在臺北市趙世瑞將軍爲女公子趙鍾英婚禮宴席上,匆匆一面,但因他堅守湖南衡陽如此之久,曾從一位空軍飛行員陳祥榮(航校十一期)協守衡陽見聞中,聽陳祥榮在重慶市白市驛機場,爲我詳述衡陽守城經過,與陳幾乎談了一整天,就在談後,我以七天不眠不休,寫下陳祥榮衡陽圍城的見聞,民國三十三年十一月,卽由重慶二十世紀出版社,將此稿印成一書,書名「衡陽四十七天」。(指陳祥榮...

  • 文章追懷李乃賡先生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4期  作者:劉守法  出版时间:1980-02-01
    关键字: 李乃賡 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 人物回忆

    一、耕讀傳家望重一方李乃賡先生,字子揚,亦字紫陽,豐縣城南包樓人。先世自山西遷來已歷七八代。耕讀傳家,樂善好施,子孫繁衍,成一方之旺族。先生之曾叔祖運昌公,遜淸擧人,爲豐縣縣誌最後一次之編纂者。祖父爲棟公,遜淸拔貢,博學多才,望重鄕里。父善延公,秉性剛正,見義勇爲,深爲戚族稱道,昆仲五人,均能各安生業。先生行四,元配訾友琴女士,生子昌聲及淑品等四女。於民國三十一年病歿於閩北浦城。繼室徐幗珍女士,出自浙江寧波名門,畢業於東吳大學,貞靜嫻淑,和善大方。相夫壻...

  • 文章表叔與我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期  作者:王以磐  出版时间:1977-02-01
    关键字: 表叔 人物回忆 后方 教育

    從我童年記事開始,俺表叔就是我心目中最崇拜的人物。那年,縣城被日本鬼子佔了,他們經常出發「掃蕩」,燒、殺、擄、掠,無所不爲。我家離城十八里,由於父親參加了游擊抗日,我們就不敢在自己家——小王庄居住;先是躲進戴套樓的天主堂內,大家搭草菴子避難一段時期。後來,外國神父的保護也不行了,我們才搬到蔣橋——俺表老爺家去借住,也是我認識俺表叔的開始。俺表老爺家房舍很多,有兩進大院子,還有炮樓長槍,騾馬成行。我們全家——包括我祖母、母親、六嬸子、俺小叔、我和兩個妹妹,...

  • 文章追念英年早逝的兩位同鄕好友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期  作者:王嵐僧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人物回忆 同乡好友

    民國卅四年日本人無條件投降後,我就想辦一所中學,取名叫「任人中學」,以紀念對我影響最大關係最深的同縣中兩位最要好的同志也是最要好的朋友。一位是龐可爲同志,在軍中叫龐天任;一位是戴曰階同志,在軍中叫戴天人,天任於抗戰後在廿三集團軍唐式遵將軍部任高參,死於皖南黃山天都文物社,時間是廿八年大約是五月。天人是死於廿七年春天,時任江蘇鹽城縣縣長。抗戰初起,天人率部屬與日軍作戰,一次因轉進而泅水過河,起病於冬日受寒,因無良醫,病遂不起。

  • 文章更生雜憶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期  作者:郁蜕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人物回忆 阜宁 故乡 故人

    西園「刺馬」糾紛七十一年十月十六日上午十一時,在中美餐廳因籌編「阜寧人」而舉行的座談會中,聽到唐學斌鄕長談「阜寧人」的精神,眞是字正腔圓、皇言讜論:旣感欣喜,又多感觸。欣喜的,靑年鄕友們,已建立起自己的信心,不像我所知道的幾位鄕先達,明明是喫射陽河河水長大的,而身分證上的籍貫卻是江蘇鎭江,或是上海市,或是浦東。其實,平心而論,這幾位鄕先達心理,我完全同情,而且憐憫。由於家鄕是農業社會,農業社會的特性,就是保守,除非是胸懷大志或無法發展,才離鄕背井闖蕩江湖...

  • 文章東海之賢——懷王公璵先生

    来源期刊:《蕭縣文献》 第1期  作者:張淵揚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王公璵 萧县县长 人物回忆

    今年七月底,臺北友人凌紹祖兄函告:王公璵先生因肺癌發高熱不退逝世。此間他的一些友人如李直夫、祝兆覺、張寅卿、鄒宗毅和我,聞訊都相當震動。其實。人該放達觀些。高年朋友間——來此壞消息,應在意料之中,不値得大驚小怪。——這些朋友趕緊電唁其夫人,並共製一聯遙輓之。其詞云:風和日麗溯早年,萬丈雄心,曾多次躬履諸艱,孳孳衞道。花謝水流臨大限,滿腔高熱,只落得呻吟無語,誾誾歸天!何以大家對他之去世,似乎心有戚戚,不能釋然於懷?何以說他具「萬丈雄心」呢?按他在六十年前...

  • 文章豐縣與我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期  作者:王公璵 出版时间:1978-02-01
    关键字: 丰县 党务特派员 逃亡 县长 人物回忆

    一、開塲白我是江蘇省東北角的連雲市人氏,和江蘇省西北角的豐縣,本無關聯。但在我一生的旅程中,卻和豐縣結下了很深刻也很重要的「緣」。客中囘首,緬懷往事,略加敷陳,權當說夢。豐縣和我的關係,可分做四個階段。第一,是「學生時期」;第二,是「豐縣黨務特派員時期」;第三,是「在豐亡命時期」;第四,是「豐縣縣長時期」。這四個時期,都在我靑年階段,對我個人來說:在一生的旅程中怎能不算是深刻而重要?另在這段敍述之後,再附一點「結語」,算做收場。有些朋友或軍政界人氏,認爲...

  • 文章悼念崔硯山表叔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期  作者:劉守法 出版时间:1978-02-01
    关键字: 抗日英烈 人物回忆 资助读书

    近閱「徐屬八縣抗日剿匪紀要」及「豐縣文獻」第一輯,多次記載崔硯山表叔嚮應抗日救國,毁家紓難,英勇殺敵,壯烈犧牲的經過,曾多次涕淚交流,哀傷不已。記得民國二十八年夏我在雲南空軍官校受訓時,接家信謂:「……五月二十五日城西趙莊集抗日戰役你崔表叔硯山及恩師王惠恩,摯友王昌恩,姐丈王濤恩均壯烈成仁……」我握信木立良久幾失去知覺,次日乃備辦香燭、紙錢、水果等覓一郊外山坡處向北遙祭一番,痛哭失聲者多次,以悼祭他們的英靈。因爲他們四位不惟對國家對桑梓盡了責任,對我個人...

共35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