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物共返回8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楊潤生先生傳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4期  作者:董玉珏  出版时间:1980-02-01
    关键字: 杨润生 人物回忆 教员

    楊潤生先生,別號寶琛,豐縣二區六隴瓦人,歷代耕讀傳家,祖父體秀公,祖母王太夫人,父魁名公,母董太夫人。體秀公魁名公均望重鄕里,急人之急,濟人之危,遠近稱之。鄕里遇有糾紛,咸願就決於體秀公及魁名公,片言息爭,化戾氣爲祥和,化解多少人間恩怨,保存多少社會元氣,眞社會賢達也。潤生幼承庭訓,家學淵源,從而奠定做人做事基礎,養成做事認眞一事不苟之良好習慣。潤生生於民前四年五月,原居六隴瓦與沙莊砦相距咫尺,幼年曾讀私塾及沙莊小學,彼時學校甚少,尤其完全小學,小學卒業...

  • 文章抗戰初期親歷二三事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期  作者:戴桂生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阜宁 抗战初期 人物回忆

    「阜寧人」鄕訊,爲了發行創刋號徵稿,找到我的頭上,幷指定寫些抗戰期間家鄕所發生的事。我不善爲文,而且在民國二十五年八月返鄕籌備慶祝先父恒慶公七十壽辰以前,一直就讀在外,寒暑假也很少回家,所知確實不多,但固辭不獲,祇得就記憶所及,將抗戰前期我所親歷的事,略述其梗槪。民國二十六年,政府宣佈全面抗戰,從上海失守後,長江被敵封鎖,轉眼威脅到蘇北一帶,我軍節節失利,不得不轉移陣地。當阜寧縣城被日寇佔領前,在其自溝墩向北攻擊途中,遠在東鄕九區的通洋鎭,都能淸晰的聽到...

  • 文章敬悼方先覺將軍

    来源期刊:《蕭縣文献》 第1期  作者:朱樹森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方先觉 衡阳会战 人物回忆

    时,肯说说当年往事,我还是想记下来重写这一战役经过的。」方将军很恳切的说:「可以做这件事,等我空点的时候,我来找你。」济南路二段老正兴分号,那次赵府喜宴一别,不久我第一次赴美二年,作为哥伦比亚大学「现代中国人物辞书」八十位撰写人之一。写了约十位中国当代人物传记,这部哥大在一九六七年才开始出版第一册的大书,是曾任美国大使馆驻北平领事霍华德.鲍曼敎授(Howard L. Boorman)主编的,他在哥大设立「现代中国写作计画」,并取得福特基金会六十万美元经费支援

  • 文章悼方先覺將軍

    来源期刊:《蕭縣文献》 第1期  作者:西瀛客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方先觉 衡阳会战 人物评价

    抗戰期間名震中外的衡陽保衞戰守將方先覺將軍病逝新聞,雖然在自由中國各報只是一個短欄,且在民國卅三年的「來生再見」全世界傳播媒體中却佔了重要地位,據日據時代經常看報的地方人士林長禮等說:日本報紙對方先覺將軍死守衡陽非常重視,日本報紙都有詳細報導,在日本人報導中八年抗戰只有衡陽保衞戰日本方面才承認吃了苦頭。方先覺將軍在衡陽保衞戰死守衡陽之戰役時很多第十軍的軍官後來來到澎湖,從他們的追憶中,第十軍保衞衡陽,除了達成了上級指示任務之外,還超過了時間,方先覺將軍後...

  • 文章贛榆縣長朱君爱周遺事述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 特刊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朱爱周 乡贤事迹 人物生平 人物回忆

    自日本進軍侵軼我,九一八變起,東北淪沒,海內志士,雲合霧集,禦侮以保國土者,踵相接也:以予所知,如朱君愛周者,蓋其尤著者也。君、江蘇贛楡人,名秉蓮,字愛周,以字行。民國十五年,畢業國立北京高等警官學校,明年,國民政府奠都南京,君先後任塩城、灌雲縣公安局長、蕭縣、銅山縣政府秘書,江蘇水警第三區區長。區部設南通,區之轄境,南至吳淞外之長江口,北盡江蘇海域,全省艦艇,亦受其指揮,宵衣旰食,無一日之安逸。迨日軍入關,君憤然語人曰:「此男兒報國時也」。江蘇省政府顧...

  • 文章李泓灝先生二三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9期  作者:劉守法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李泓灏 抗日战争 人物交往 人物回忆

    王文彬兄身材修长,口齿伶俐、性情活跃为一政治型人物。听说后来于抗日战争期间误入歧途,未能善终。李湘岭兄,身材魁梧,对人和善,颇引人好感。李济华、李树鸣二兄据悉为城北沙庄望族,是叔侄关系,济华英俊潇洒,聪明活泼,树鸣忠厚老实,沉默寡言,脸色发黄,似有疾病,这三位李学长毕业后即无所闻,几十年沧桑,两次大变乱,恐凶多吉少矣。最后提到李泓灏兄,他不惟和善可亲,且乐于助人。经过这次迎新茶会交谈之后,才知他与笔者尙有一层表兄弟关系,在以后一年中颇得他的爱护与照顾,平安

  • 文章血淚斑斑的往事

    来源期刊:《浦東》 第81期  作者:朱甲周 出版时间:1995-09-3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血泪往事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人物感怀

    夏芝龍夫婦與筆者二弟的合影。在我珍藏的相冊中,有一幀顏色已經略呈泛黃了的舊相片,背面還留有我先父當年親筆寫下的兩段小識的遺墨。相片的左側安坐著一位儀態大方身穿短袖旗袍的少婦,膝上懷抱著一個目光炯烔、一臉稚氣的小男孩;在她右側,是一位身穿長袍、剪袖而立的盛年男士,他神情洒脱,面蘊笑意。相片的左下角是一盆盛開的鮮花,綠葉相扶,盎然有生氣,與那大小三人臉上的笑靨交相輝映。不難看出,這是一個生活美滿幸福的小家庭的一幅「全家福」合影,誰人看了都會嘖嘖稱羡。然而誰會...

  • 文章往事怎堪回首!

    来源期刊:《浦東》 第75期  作者:奚肖秀 出版时间:1994-03-25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历史资料 金山县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人物感怀

    四区设张堰,五区设吕巷,六区设金山卫。县政府工作人员。记得是这样的:县长徐乐同,秘书吕斅,科员钱念伯、奚肖秀、潘则江,督学徐胥钦。办事员沈再明、张勤家、查美熘、朱宝兴、陆丕烈。交通员张达光。此外还有范徐来、沈鸿儒、高贵先、林兼之、陈仁寿、秦纯一等。各区区长为:一区王介仁、二区唐华新、三区董金度、四区俞盘新、五区马开明、六区吴揆时。县府经费来源。1每月经常费玖佰肆拾伍元,由驻上海之江南行署拨发。2.征收爱国捐,农民耕种之每亩田缴九角陆分。贫穷者免征。该项捐款

  • 文章驚心動魄的一夜

    来源期刊:《浦東》 第5期  作者:楊易 出版时间:1976-06-15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淞沪战役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人物感怀

    這是發生在抗戰初期,八一三淞滬戰爭結束,我國軍西撤,浦東地區盡吿淪陷以後,日軍在奉賢縣南橋鎭集體殺害我徒手軍民八十三人的一個沉痛的故事。這個兇殘慘酷的故事,距今已將近四十年,卽使當時知道這一事件的我鄕人士,恐怕也已漸漸淡忘。而且那時甫經兵燹,初吿淪陷,地方正處於無政府狀態中,當然毫無文字記載,可資追憑。筆者曾經目擊此一事件的發生經過,且又險些成爲第八十四名被害者,事後又曾一一度親至兇殺現場,在羣聚堆集的屍體中,找尋一個被俘失踪的朋友,因而留有深刻的印象。...

  • 文章家鄕淪陷逃難記

    来源期刊:《浦東》 第83期  作者:仲丙 出版时间:1996-03-15
    关键字: 抗日战争 逃难经历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人物感怀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五日(農曆十月初三日,立冬前三天)。日本侵略軍在杭州灣全公亭,金絲娘橋、漕涇鎮,金山嘴沿海一帶偷渡登陸。使我東南抗戰局勢急遽逆轉,淞滬守軍被迫轉移,不久蘇常無錫淪陷,南京棄守,影響之巨可見!十一月五日這一天,我在金山衞城北門外不足一華里,通往張堰的官塘大路西側的松江縣北倉初級小學代課。日本侵略軍偷渡登陸,鄉民避寇等事,我身臨其境,親眼目睹,現雖時隔近一個甲子,追憶起來,彼情彼景猶歷歷如在目前。農村小學學生一向來校較早,那天我起身后,與往日...

共83条记录 1/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