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育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不當局長當督學全縣一周缺七套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期  作者:賈書法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教育 人物回忆 阜宁

    法畢業師範之年,値阜寧大旱,蝗蟲蔽天,滷水在地,田禾顆粒無收,先君䑛犢情深,往訪王敎育局長,爲法借赴京升學考費五十銀元;王表示:須以不動產抵押,事聞於法,憤憤不平,氣沖牛斗,往責王曰:「抵押借款,在他人言之,無可厚非;汝身爲敎育局長,敎育局之前身爲勸學所,顧名思義。有勸學、助學、奬學、興學之責;況余如升學落第,回縣爲小學敎師,汝可扣薪;若幸獲錄取,決無大學生騙人五十元之事,汝可放心;且靑年前程,未可限量,境遇出處,變化多端,可爲大奸大惡?亦可爲大聖大賢,...

  • 文章晚年如朝陽 仍是旭日東昇時——羊宗達鄕長伉儷的鄕心和鄕情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13期  作者:周振華  出版时间:2003-03-15
    关键字: 羊宗达 乡情 教育 奖学基金

    长是在参加台北市武进同鄕会后,以及担任总干事期间。当时他是同鄕会的常务理事,奖学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年联谊社顾问、青年辅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热心会务,促进会务健全。他家住南投市中兴新村,但仍设籍台北是台北市民。他要搭乘三小时长途汽车来台北开会,甚至抱病亦要赶来同鄕会,关心鄕情是他生命的动力。羊宗达鄕长最关心家鄕的教育,曾多次提议要同鄕会的奖学金拨出一部份奖励武进子弟。他的鄕心是恳切的,但因不得要领而作罢。他的鄕情是热烈的,燃烧着他的鄕心,他的身上有着无限

  • 文章民国丹阳教育机关及首长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33-34  出版时间:1973-11-15
    关键字: 丹阳教育机关 教育首长 厉钟麟 杨洪范 孙心元

    晚淸以来,各县设有劝学所,主持推广敎育事宜,民初因之,至于敎育行政工作,则由县公署之敎育科负责办理之。至民国十一年,各县劝学所改为敎育局,局设局长一员,负责全县一切敎育事务,职权加强,任务扩大。国民政府时代,仍其旧贯。兹将本邑民初至二十六年之敎育首长姓名、籍贯、出身、经历、任职年月等项,志之如次。丹阳教育机关及首长厉钟麟,字玉甫,光緖二十九年癸卯擧人,曾任陕西知县,民国元年就任劝学所所长,十年辞职。杨洪范,字锡甫,附生,江苏师范学堂毕业,曾任县立第一

  • 文章王漢吾鄕長返鄕探親毅然設置奬助學金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72期  出版时间:1990-12-05
    关键字: 王汉吾 返乡探亲 家乡教育 王氏教育奖助学金 实施办法

    〇至一〇〇〇美元,逐年由王汉吾先生赞助,缴基金会运用。2基金存款之利息。⒊特殊之乐捐。⒋受益者回馈捐助。三、奖助学金颁发之对象:凡属本村在校学生成绩优异者,均可申请本奖助学金。四、奖助学金,以当地用币计算,其金额规定:⒈奖学金:⑴初小班第一名奖学金三〇—四〇元。⑵高小班第一、二名奖学金四〇—六〇元。⑶初中班第一至十名奖学金六〇—一〇〇元。以上各班级,凡在校获「三好学生」者,以最高奖金额颁发。⒉助学金:⑴高中及中专学生助学金二〇〇元。⑵大专学生助学金五〇〇元

  • 文章憶南京市立高級補校兼弔陳保長文卿

    来源期刊:《南京文献》 第1期  作者:吳延祺  出版时间:1997-09-01
    关键字: 市立高级补习学校 社会教育 补习教育法 陈文卿 追思祷文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市公私立中等学校为数甚少,仅有市立第一、二中学,及私立钟英、金陵等私中数所而已,但当时失学失业青年为数甚多,正规学校显然不够容纳。因此市政府依据民国卅三年中央颁布之补习教育法,及卅五年教育部公布之补习学校规则,硏议成立补习学校。卅五年底,当时南京市教育局长马元放先生,约我前往该局,说明市府拟成立补习学校一所,并嘱我负责筹备,不久并发表我为市立高级补习学校校长。我奉指令后,除拜访有关学者专家请教外,立即着手筹备工作。首先决定校内分设普通

  • 文章王縣長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期  作者:張鳴亞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王县长 政绩 人事安排 教育 妇女解放

    一、青年才俊走馬上任民國十六年的冬季,天上飄着雪花,舖滿銀色大地,鄕民多在室內圍爐閑話;北伐的礮聲,粉碎了軍閥的殘夢。英勇愛民的革命軍,冒着凛冽的寒風,沿着津浦鐵路,如風捲殘雲一般,正向山東濟南方面挺進。雖然寒流逼人,氣溫下降,豐銅大道上,經商的生意人,依然往來不息。有一位風度翩翩的靑年人,看樣子不過二十四五歲的年齡,乘着坐騎,英姿奕奕;後面緊隨着一名侍者,挑着簡單的行囊,快步如飛,順著大道,直奔豐城而來;那就是革命軍收復徐西各縣後,江蘇省政府委派的第一...

  • 文章记我邑民初之教育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15期  出版时间:1972-03-15
    关键字: 丹阳 民初 教育家 杨洪范 贡元炳

    我邑民初敎育界知名之士,頗不乏人,較著者計有楊洪範、貢元炳、韓蘇、呂濬、厲鍾麟、胡澒、孫誦雒、朱同雲、林懿均、王鑑、郭顯曾等十餘人,茲略述之如左:楊洪範,字錫甫,光緖附生,業儒,設帳課徒,已有年所。民國肇建,改鳴鳳學堂爲縣立第一高等小學校,先生道德文章,夙爲邑人所推重,儼然邑中祭酒,遂由縣署委充校長,時我邑僅此高等小學,先生受命後,物色飽學之士,充任敎員,作育人材,爲數甚衆,在職十數年如一日,爲我邑任職最久之校長。貢元炳,字藜靑,北鄕貢家村人,南京兩江優...

  • 文章江寧自治實驗縣敎育工作小記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10期  作者:延秋 出版时间:1978-01-31
    关键字: 中心小学 江宁 王国斌 教育理念

    此也,县政主持者及辅行人员,大都为中央政治学校之师生,人材济济,条件优厚,为一般县份所莫及。即或有非中央政校毕业者参加工作,亦系平时对县政理论实际,而有硏究与经验者。敎育主张实验县成立后之首任敎育科长王国斌先生,为中央政校之高材生,其对全县敎育主张归纳起来,大都有以下四点:一、以教育为中心,作管、教、养、卫合一之推进,以配合整个县政之革新。二、从普及教育着手,以乡镇为单位,按期扫除文盲。三、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合倂实施,训练人民组织能力,辅导人民自治事业。四

  • 文章張謇籌備南通自治請領蕩地經過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77-08-15
    关键字: 张謇 南通 荡地 教育 经费

    民國三年底,南通張季直先生任北京政府之農商總長,兼全國水利局總裁。以其在南通經辦自治所設立之各級學校,經費來源,有欠穩定,特具呈袁大總統世凱,請領通泰蕩地十二萬或十五萬畝,墾闢爲田,以其收益,作爲基金,並請將領地應繳價款,分爲十二年繳納。旋奉民國四年二月二十一日批示特別允准在案。茲將張氏原呈,袁大總統批文全案附錄於後,以供閱者參考。爲籌備自治基本,擬領蕩地,請允分期繳價,以維久遠事。窃謇以國家之强本於自治,自治之本實業敎育而彌縫其不及者,惟賴慈善。謇自乙...

  • 文章江苏籍教育部正副首长名录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3期  作者:許師愼  出版时间:1985-02-15
    关键字: 江苏籍 主管教育 人名录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