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回忆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抗戰初期親歷二三事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期  作者:戴桂生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阜宁 抗战初期 人物回忆

    「阜寧人」鄕訊,爲了發行創刋號徵稿,找到我的頭上,幷指定寫些抗戰期間家鄕所發生的事。我不善爲文,而且在民國二十五年八月返鄕籌備慶祝先父恒慶公七十壽辰以前,一直就讀在外,寒暑假也很少回家,所知確實不多,但固辭不獲,祇得就記憶所及,將抗戰前期我所親歷的事,略述其梗槪。民國二十六年,政府宣佈全面抗戰,從上海失守後,長江被敵封鎖,轉眼威脅到蘇北一帶,我軍節節失利,不得不轉移陣地。當阜寧縣城被日寇佔領前,在其自溝墩向北攻擊途中,遠在東鄕九區的通洋鎭,都能淸晰的聽到...

  • 文章故鄉拾穗(五七)農業槪況——肥料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18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8-07-15
    关键字: 武进 夹沟泥 肥料 童年回忆 农业

    夾講泥之時間,爲冬天或春天,冬天所夾之溝泥,是以之爲麥子之肥料者,始時麥未生梗,溝泥卽堆置於麥田內,對麥不致造成損傷,不須另挖溝泥塘。春天所夾之溝泥,是以之作稻子之肥料者,斯時麥子已秀穗,不能像冬天般將溝泥隨便堆置於麥田內,必須另於田頭,且須是近溝之田頭,以乾土圍砌一塊溝泥塘,以便存放溝泥。冬天所夾之溝泥,不攙其他雜物,純屬溝泥,同時在這天寒地凍之際,實際上亦無任何雜物可攙,俟溝泥之水份較乾時,卽由男子以畚箕將溝泥挑運倒於各畦之畦背上,再由婦女以鋤頭,將...

  • 文章一個外國人眼中看浦東的變化

    来源期刊:《浦東》 第90期  作者:東昌 出版时间:1997-12-30
    关键字: 浦东今昔 故乡发展 往事回忆 人物感赋

    誰都知道今日的浦東,與往昔相比,已有著不可以道里計的變化,在我們浦東人眼裡,由於地緣關係,感受最為深刻。即便是一個來自地球另一面的外國人,雖然在這塊土地上僅待了短短的十年,在他眼裡也覺到了浦東真的是變了。當然,他所能看到的只是表層,但聽他娓娓道來,倒也別有情趣。且聽他怎麼説:「我和太太文迪一起於一九八六年來到上海,受德國巴斯夫公司總部的委託,我在浦東這片土地上先後擔任三家中德合資企業—上海高橋巴斯夫乳膠公司、上海高橋巴斯夫分散體公司,和現在的上海巴斯夫染...

  • 文章玻璃工業首創者——許鼎霖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許述曾  出版时间:1977-03-01
    关键字: 玻璃工业 许鼎霖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許鼎霖字久香,江蘇省贛榆縣人,他是清末民初一位著名實業家和政界要員,本世紀初他致力於開發蘇北,曾創辦十餘家企業,對推動我國民族工商業發展頗有建樹,和張謇等被後人譽爲「開發蘇北之先驅」「江北名流」。本文著重介紹其創辦我國首家玻璃工業—宿遷耀徐玻璃公司之經過。本世紀初我國玻璃工業尙是一片空白惟廣東香港僅能製造玻璃器皿,此外山東博生亦間用土法製造零件,而門窗屛鏡所用平片玻璃,曾無一廠自製,即此一項約計中國每歲溢出之銀不下二百餘萬兩之多有損利源非細,爲此我國許多...

  • 文章抗战胜利重返交部 继在塘沽、高雄两港服务之回忆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05期  作者:朱登皋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朱登皋 塘沽港 高雄港

    默然未便作答,致谢退出。但觉高氏为人爽直,亦甚恳切,随即于一九四六年四月下旬,再度进入交通部工作。参议内河航权及补偿沉船损失在交通部航政司伏案数月,渐感在美时一股热腔,渐见冷却。过去所学,显无着力之处。回忆在重庆交通部曾前部长养甫先生首次召见时,即谓汝年纪甚轻,不宜在部内办理行政事务,应以实地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方属正途,指示极为正确。于是希望从部外调之心,无时或已。幸在此短暂期间,曾参与有关航政两项重大案件,略述于后:㈠我国抗战胜利后,原由列强逼订之

  • 文章道路工程專家趙祖康先生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03期  作者:吳仲炳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赵祖康 道路工程专家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人物生平

    爲中國公路建設鞠躬盡瘁趙祖康先生江蘇省松江縣(今隸上海市)人。生于清光緒庚子二十六年(一九〇〇年)。是年八國聯軍入侵,帝國主義列強意欲瓜分中國。孫中山先生籌組的革命團體興中會抓住時機,在南方諸省聯合會黨,積極從事武裝起義。正是社會大動盪,政局紛擾,戰亂頻繁,人民受苦受難的時期。一九一一年(清宣統辛亥三年),趙袓康在小學念書的時候,武昌革命軍的一聲炮響,在舉國響應下,推翻了清政府的封建統治。一九一二年改元,國父孫中山先生就任臨時大總統,給人民,給祖國帶來了...

  • 文章追憶抗戰期間求學服務艱苦歷程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04期  作者:朱登皋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抗战时期 求学历程 工作历程

    前言民國廿六年蘆溝橋七七事變,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抗戰軍興。時余方畢業於南洋中學,考入上海交通大學,正在松江家中初享暑假之際,不意日寇軍艦,南駛江浙沿海,於金山衛登陸入侵,消息傳來,頓感大禍臨頭。松江爲滬杭甬鐵路重鎮,敵軍進犯之初,即大肆轟炸,當時有滿載難民列車,駛入松江火車站,日機瘋狂轟炸,無辜同胞,血肉橫飛,附近電線樹枝,滿掛斷骨殘肢,慘不忍睹。江南災難,遂即蔓延。斯時余隨父母偕同兩妹,攜帶隨身行李,雇船避難青浦,而在上海執教胞姊,奮身由滬返松,旋趕往...

  • 文章談談家鄕農作物施肥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趙慕程  出版时间:1981-12-01
    关键字: 农作物施肥 沐阳粪肥 回忆家乡 收购 搬运 特点表现

    我提筆動機,主要是來湊湊熱閙,以我的才學疏淺,實不應自不量力,繼而又想,縱然寫得不好,還有先進鄕長們一定會不吝指敎的。所以我才敢鼓起勇氣執筆。談我的家鄕農作物施肥,雖不敢說全縣皆如是,但在七區湯圩、張圩以南,胡集以西,大澗河以東丁、新集一帶,至泗陽縣北里仁集、裴圩以北,在這一大片範圍內,耕種施肥皆以沭陽糞爲主,在這範圍內土質,皆是平原沙土農田,適宜種植大小麥、蓄麥、高梁、玉黍、大豆、花生、山芋等,及其他雜糧,如小米、穀子、紅裏豆、碗豆等。對於這些農作物,...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