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风土习俗共返回2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家鄉小菜——豆醬(水豆豉)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王世煥 出版时间:1980-09-01
    关键字: 豆酱 水豆豉 美食 做法 风土习俗

    豆醬是一種旣營養又美味,爲吾鄕每家必備之小菜。男女老幼都喜歡他,故每年秋收之後;大家小戶不「ㄨㄏ」一兩鍋豆醬,以備一冬一春食用。離家三十餘年,每一提及,眞是饞涎欲滴,來台後曾經試做幾次;都很成功,聊慰鄕思。玆將製作過程,介紹於后。以爲吾鄕同好者試試看。一、材料:黃豆五斤,鹽一斤半。(視需要加多或減少)嫩薑四兩、(成末)。用具:竹筐兩個、(大的直徑約二尺五寸,小的直徑約一尺五寸)盆子一個、稻草十斤。(在家鄕用麥穰)乾淨布一塊。三、黃豆洗淨,置鍋中「ㄏㄨ」爛...

  • 文章漫談家鄕年俗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田誘予 出版时间:1981-03-01
    关键字: 年俗 风土习俗 思念故乡 送灶神

    關於過舊曆年一事,是揉合了風俗與人情!含有重大意義。雖各地風俗禮節不同,但祭祖拜神,仍是大同小異,不外是愼終追遠之意。家鄕有句俗語:「賠不盡「閨娘」(女兒)過不盡年」。這是看各人「手頭」(資產)而言!例如富人家一張「年紙單」(包括過年所需食物與香燭紙類)需要五、六百元(以民國廿年前物資而言)。窮人也要三、五元不等。富人在第一臘八(十二月初八)開始添置新衣,以及風醃雞鴨魚肉,並浸粘「棒頭」(包米)粘「秫秫」(高梁)要晒三次,才能上碾碾麵,以備做元宵,到第二...

  • 文章懷鄉组曲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0期  作者:劉昭祥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丰县 故乡风貌 风土习俗

    覊身在海隅的寶島,雖是生活上安定,精神上舒適,物質上豐厚,行動上自由,總還是有懷鄕的情緖,不斷的湧上心頭。尤其在每歲年節到來的時候,也總是拂不去思親懷舊的惆悵。因而家鄕的一切,更增加我的思念。在此地,無論是四季的遞嬗,歲月的更迭;風物的變化,景色的推移;總不如故鄕那麼的顯明而強烈;也總不如故鄕那麼的饒有情致。過去當故鄕大雪紛飛,草木枯萎,大地上一片靜寂的時候,不免幻想着如果四季皆春,萬物長靑多麼好!當坐在四輪太平車上,緩如牛步的移動着的時候—確是眞正的牛...

  • 文章懷念家鄉的幾種點心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05期  作者:錢汝侃  出版时间:1978-07-20
    关键字: 苏绍文 刘传来 点心 风土习俗

    臺籍國大代表蘇紹文中將與劉傳來博士,是筆者三十年來的好友,他們在三十七年去南京選舉總統、副總統後,返臺那天,適巧筆者在臺北凱歌歸設宴爲趙副總指揮等一行洗塵,他們亦來聚宴,碰在一起,劉博士竭口讚美說:「您們無錫,眞了不起!」我問:「係指那一點?」他答:「現在我們在這裏,不談山水文物,而只談『吃』。」答以「好!」他便說,無錫那一家那一家的什麼菜什麼菜好,我就答以一定是無錫某一家某一家菜館,他們都說:「對!對!」因爲無錫每家菜館有每家菜館的特色,如迎賓樓的葡國...

  • 文章雜談故鄉歲時節令的習俗

    来源期刊:《浦東》 第90期  作者:敬中 出版时间:1997-12-30
    关键字: 乡音乡情 风土习俗 往事回忆

    在農業社會的故鄉,過的節日特別多,現已隨時代的進步而有所改變,謹將吾鄉地方文獻所載的往昔過節情形,簡述如下:正月初一按習俗雞鳴悉起,第一件大事為開門燃放爆竹,長輩率領閤家大小,正衣冠、拜天地;有家廟者,往廟中燃燭灶香、陳茶果、粉團。晚輩向長者行跪拜禮拜年,鄰里互賀,互祝「恭禧發財」,一般都投刺於門口賀歲,有錢的仕紳家,則遣家僕到至親好友處投紅貼拜年。信佛者,在子時時刻,出門簇擁寺廟前,等候廟祝開門,競爭第一個在菩薩前進香,所謂「燒頭香」,以示虔誠。有些鄉...

  • 文章中秋佳節思故鄕——仰化集

    来源期刊:《宿遷季刊》 第20期  作者:馬陵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中秋节 风土习俗 谚语 月饼 水果

    擧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鄕。離家已四十多年了,很多習俗已不復記憶,僅就中秋一節,信手拈來,聊慰鄕愁。諺語:「八月初一雁門開,大雁頭上帶霜來」,雁爲侯鳥之一,每年秋季結隊南飛,列隊高空,多爲人字形,或少數成一字形,長空萬里,極爲壯觀。暮棲沼澤邊,卽家鄕所稱「河窪子」,但絕無如鳳飛飛所唱「雁兒在林梢」之荒謬,雁兒絕無在林梢棲息之記錄。「天河東西下,丢下犂和耙」,田裏除了棉花和紅芋——卽地瓜,也稱山芋等大槪不需要再用犂和耙了。「七月棗子,八月梨,九月柿子去趕集」這...

  • 文章我話年畵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4卷 第1期  作者:成榘  出版时间:1992-03-01
    关键字: 年画文化 故乡往事 风土习俗

    在農業社會裡,每逢過農曆年,民間非常重視這個吉慶的節日,家家戶戶都有貼年畫的習俗,究竟起於那一朝代,讓歷史學家去研究吧!在我的記憶裡,故鄕各大小市鎭上,每年到了臘月,年畫店和年畫攤,紛紛開張了,而且生意興隆,看晝的人和買畫的人,如同菜市一般。小時候的我,每於放學之後,我就溜進畫店,仔細的瞧、仔細的看,選擇自己喜歡的年晝,回家向父親報吿好的年畫,向父親討錢去買回來,我的父親也喜歡年畫,父子同好,毫不吝嗇地會拿錢給我去買。在故鄕販賣的年畫,近的大多是來自北方...

  • 文章續談家鄕婚喪禮儀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5期  作者:趙以清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家乡礼仪 婚礼 丧礼 风土习俗

    上期所談家鄕婚喪禮儀,言未盡意,今再藉「阜寧人」一角之地,贅述如左:甲:婚禮:上期提及以男方爲主,但也有雙方共同作主,或純女方爲主的,更妙的是,身不由己,全權由伯叔嬸母作主,特分述如左:一、搶親:處於太平盛世少之又少,亂時比較多,爲甚麼要搶呢?其原因有下列數點:⒈小時候經媒人介紹訂過親,雙方家道還算不錯,至長大成人,適婚時,世道亂了,交通梗阻,物資缺乏,在男方來說,娶一房媳婦,要辦若干桌酒席,全家大小人等,服飾都要換新,但處此亂世,再有錢,也不容易買到要...

  • 文章新年「請姑娘」的占卜遊戲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7卷 第3、4期  作者:楊士采  出版时间:2005-12-01
    关键字: 春节 风土习俗 请姑娘 占卜游戏 学者观点

    在今天的連雲港地區,仍有許多人把春節叫做「過年」。青年人談到過年,只想到穿新衣、放鞭炮、貼對聯、拜會親友、舞龍舞獅等熱鬧活動,對於過年的原始含義已經知之不多了。其實,舊時過年不僅熱鬧,更具有濃厚的神秘色彩。人們認爲過年這一天,「從早上五更起,便眾神下界,鬼門放開」,聯繋著人間禍福。據史書云,古代的人過年時,家家戶戶在門上安插桃木符,畫上「神荼、鬱壘」神像,同時燃放爆竹,「驅邪逐鬼,迎接神靈」。在海州地區,直至五十多年前,迎神驅鬼的傳統觀念還很明顯。過年時...

  • 文章家鄕人現在是怎樣過年的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76期  作者:於世達  出版时间:2000-02-15
    关键字: 常州 家乡 过年 传统 风土习俗

    五十年不在老家過年了,一直想回去過一次年,重溫一下童年舊夢。殺年豬,做糰子,請路頭,鬧元宵,調龍燈,唱春,拜年,吃雞子索粉,拿壓歲錢::這些童年樂事,常令人魂牽夢縈。正如丘逢甲詩句「年年鄕夢阻歸鞍,恨不隨風化羽翰……」我的健康不能適應攝氏十度以下氣溫,回鄕過年,只是夢想而已。過了年陸續收到家鄕友好來信,述說過年景況,亦是稍慰鄕心。茲轉述一二,聊供旅台鄕親了解一些鄕情。住在常州城裡的老同學是退休教師,他說:年底前十來天就忙起來了,和四十年代差不多,有些地方...

共25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