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端午节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鄉五月天 瓜豆賽鮮美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84期  作者:錢中勛  出版时间:2001-10-20
    关键字: 故乡 端午节 茭白 线粉瓜

    編者按:我們遠離故鄉,棲遲臺灣寶島,已經逾半世紀了。但是對故鄉的思念卻不因時光的消逝而稍減,謹轉載「山明水秀的無錫」錢中勛鄉長思念故鄉美食一文,以饗同好。

  • 文章童年樂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30期  作者:柳絮 出版时间:1984-08-10
    关键字: 端午节 驱虫 祛毒 赏午 童年

    端午端午节,又叫「端阳」,又称天中节。儿时便简称「五月节」,中秋唤做八月节。现在实行阳历,阴历元旦改称春节,依此类推,端午便可称为夏节,中秋称为秋节了。旧历五月,天气渐热,毒虫出现,蚊蝇乱飞,食物易腐,人易生病,儿童尤易发生胃肠的毛病。因此称这个月为「毒月」,民间停止结婚,不谈嫁娶。甚至在这个月生下的孩子多不美好,男孩长大可能作恶,惹事生非。五月虽称是毒月,但也有美艳的花,榴开似火,所以又称为「榴月」。还有一种花叫「蜀葵」,俗称「端午花」,因为在端午节

  • 文章故鄉拾穗(二十)農業槪況——稻米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81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5-06-15
    关键字: 芒种 端午节 蚂蝗 梅雨 插秧

    「芒種」爲陰(農)曆二十四氣亦名二十四節之一個節氣,其時在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前之四月底,在二十四氣「小滿」與「夏至」兩節氣之間,此時也正是梅雨季節,俗稱黃梅天氣,家鄕南濱太湖北背長江,距離東海僅三百餘華里,此時季候風向,由西北而轉東南,水蒸氣多而地面尙冷,故濕潤多雨,又正當黃梅成熟之時,所以又俗稱之爲黃梅雨,大小元麥在這時已全部收割,爲農家分秧之最佳時機。秧田之秧苗已長得有一尺餘高,綠油油,靑濛濛,遠遠望去,酷似一塊草綠色地氈。記得小時候老是想如果能在這...

  • 文章風齋隨筆家郷的粽子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69期  作者:於世達  出版时间:1999-07-15
    关键字: 端午节 粽子 馅料 艾草菖浦 习俗

    家鄕過端陽的習俗:與別處大同小異,無非是門口插艾草菖浦,飮雄黃酒(以雄黃泡燒酒),並以指沾雄黃酒在小孩額上畫「王」字,以驅邪避毒。重要的主角當然是粽子了。像過年做糰子一樣,端陽裹粽子也是一年中的一個重要節目。鄕下人說「裹粽子」,而不說「包粽子」,這「裹」字還很文的。而且用法也有講究,譬如做有餡的糰子就說「包糰子」,而不說「裹糰子」,這差別是頗堪尋味的。端陽前幾天就開始裹粽子了,鄕下粽子的式樣、材料很簡單,全是尖腳式,只有白粽與赤豆粽二種。特色是裹的時候把...

  • 文章故鄕習俗雜憶㈢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64期  作者:周希舜 出版时间:1984-07-01
    关键字: 故乡习俗 立夏节 端午节 夏至祭祖 粽子

    梦见一个大鬼吃小鬼,乃问大鬼是谁,大鬼说:「臣钟馗氏,即武举不捷之士,誓与陛下除天下妖孳。」明皇醍来病就好了,并就梦中所见大鬼形状,命画家吴道子画出来,居然与他梦中所见很像,于是将画像印制遍告天下,悬挂以祛邪魅,原来规定在除夕时悬挂,后世悬于端午节了。其二是用艾叶、菖蒲、大蒜头等束扎安揷在出入门户上,艾叶大蒜有臭味,菖蒲茎长如剑,挂在门户,吓阻魔魅不敢进门。其三在午时之前,用雄黄粉调酒在房屋内外四周壁角,沟渠阴湿地方,予以喷洒。其四、在各个房间内点燃艾绳

  • 文章忆今年端午节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15期  作者:俊仁 出版时间:1974-07-01
    关键字: 端午节 诗人大会 中山堂 节约 紧缩

    今(63)年因农历有闰四月,所以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在六月廿四日,且同日又为诗人节,亦有闻人雅士,在台北市中山堂聚首,举行诗人大会,当场吟词和唱,诚盛事也。但市面上贺节和送礼的盛况,大不如前,不惟物价波动,生活昴贵,且政府提倡节约,不准送礼等等限制,大家都乐得遵守,七月份起,虽有加薪,但尙有一个月方可发放,远水救不得近火。故今后无论年节,恐将更加紧缩,日后也无所谓年节了。

  • 文章端午节怀故乡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張文長  出版时间:1985-06-01
    关键字: 端午节 怀念故乡 人物述怀 诗句

    七絕三首一、地北天南萬里長,龍舟簫鼓震滄浪;任他寶島風光好,那及家園稻麥香。二、悵望山河抱悶思,人生苦海幾多時;何如沽酒朝朝醉,舊恨新愁兩不知。三、莫道詩人酒後狂,也因佳節想家鄕;那堪隔海登樓望,怒浪無情送夕陽。七律三首一、旅邸行吟愴客思,流光又屆浴蘭時,夢中親友依稀健,鏡裡年華覺已遲,落魄半生愁與恨,飄蓬卅載酒和詩,端陽惱煞天涯客,無限鄕心隔海馳。二、五月榴花映日暉,蒲香酒綠晚風微,異鄕歲月催人老,故國山河入眼非,去日慈親雙鬢白,離家小友卅年違,雲天悵...

  • 文章故鄉拾穗(三四)農業槪況——稻米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95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6-08-15
    关键字: 农业概况 端午节 粽子 十月朝 糯米

    端午节之粽子,是用糯米包制而成的,粽子有咸淡两种,咸的有火腿粽子和鲜肉粽子,所谓火腿鲜肉,并不是全是鲜肉或火腿,还要搀些香菇、虾米等进去,不过是以火腿、鲜肉为主而已;淡的有纯糯米所包之粽子,糯米搀赤豆粽子,糯米搀豇豆之豇豆粽子等。我这里所擧之粽子类别,是家鄕农家所包制者,与现时市面上所售种类之繁多不一样。包咸粽子之农家较少,非大户人家是包不起的,一般农家均包的是淡粽子,因为淡粽子之糯米、豇豆、赤豆都是自己所种植出来的农产品,不需要化钱去买,就连包粽子的箬

  • 文章正視歷史·胸懷中國(五)——告別七十五年教學生涯的一堂課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35期  作者:錢穆  出版时间:1989-05-20
    关键字: 端午节 屈原精神 教育 屈原

    端午节与纪念屈原精神现在我要讲第二项很快来到的端午节端午节纪念屈原投湘江而死。我曾吿诉诸位,自孔子起到战国,当时全中国的学者知识分子,都抱着天下观,在战国七雄间奔波来往。只有屈原,他是楚国王室的亲族,所以他不得意于楚国的朝廷,绝不跑向别国去,悲愤之余,宁愿投江而死。这不是屈原的缺点,乃是屈原一种独特精神之表现。屈原的外交政策主张连齐拒秦,可知屈原心中并非只知有楚国,不知有天下。但当时的楚王,误听连横家言,亲秦拒齐,不用屈原,屈原遂作为离骚投江自尽。但屈原离骚

  • 文章故鄉習俗話端陽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36期  作者:二泉散人  出版时间:1989-06-20
    关键字: 端午节 家乡习俗 划龙船 办夏 熏艾草

    夏曆五月五日爲端陽節,或名端午,又叫重五;端,首也。五之數爲陽,故名端陽,五月屬午,又名端午,月逢五,日又逢五,故又名重五。故鄕習俗,於五月初一起,家家門上貼寺院道觀裏送的符,大都畫的鍾馗、天師之類,以驅邪鎭宅。寺院道觀裏和尙道士,一過端陽,在鄕村收麥,市區收錢。端陽前一、二天,家家戶戶都以竹箬包糯米爲粽。端午早晨吃粽子,午飯菜餚豐富,但一定要有鮮黃魚、鹹鴨蛋、水果枇杷,以取圓順之意。飮雄黃酒,雄黃能殺蛇蟲,和酒飮之,能避蛇蟲之害。端午日家家以菖蒲作刀劍...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