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祭灶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沭陽年俗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8期  作者:程肖彭 出版时间:1978-02-10
    关键字: 沭阳县 过年习俗 祭灶 竖立天灯 祭祀祖先

    恰好准过一个快乐的年,这项工作,应该说从入冬就开始,做风乾,腊味食品,风鸡、风雁,风鸨,风兔,风鱼,火腿,腊肉,腊肠,咸卤菜等等,准备过年。在除夕之前,祭灶也称「送灶」为一大节目,谚云:「民三,官四,国公王侯二十五」,这是指满淸时代,普通老百姓腊月二十三日祭灶,官宦之家腊月二十四日祭灶,贵族腊月二十五日祭灶。其实淸代例可捐官,富人入赀纳官,居然翎领辉煌,有的可以捐个实缺,到任做官有的就候补在家,化了些钱给隶属的衙门,也不必辕门听鼓,坐享淸福,有的仅捐个官衔

  • 文章沐陽年俗

    来源期刊:《沭陽文獻》 第5期  作者:程肖彭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新年习俗 祭灶 大扫除 小开市

    和物力,恰好准备过一个快乐的年。这项工作,应该说从入冬就开始,做风干、腊味食品、风鸡、风鸨、风兔、风鱼、火腿、腊肉、腊肠、咸卤菜等等,准备过年。在除夕之前,祭灶(也称送灶)为一大节目。谚云:「民三,官四,国公王侯二十五。」这是指满清时代,普通老百姓腊月二十三日祭灶,官宦之家腊月二十四日祭灶,贵族腊月二十五日祭灶。其实清代例可捐官,富人入赀纳官,居然翎领辉煌。有的可以捐个实缺,到任做官;有的就候补在家,花了些钱给隶属的衙门,也不必辕门听鼓,坐享清福;有的仅捐个

  • 文章談海州人傳統年俗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4期  作者:劉兆元  出版时间:1993-12-01
    关键字: 地方风俗 传统年俗 祭灶 扫尘 大型灯会

    春节「年」是全年最大的节日,各种风俗民情,都会在这个时候集中地反映出来。「过年」通常从腊月二十四日祭灶开始作准备,正月初一进入高潮,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过小年」。故民谚说「赔不尽的闺女,过不尽的年」;又说「没有忙不完的年,也没有过不去的年」,过年时,富家花钱无度,还是买不全忙不完,穷人则只能是「初一当作平常过,莫对孩子讲过年」。忙年从「祭灶」开始,在精神、物质两方面紧张地为过年作准备,叫「忙年」。一方面说话做事处处谨慎,时刻讲究吉利。有的人家唯恐孩子说

  • 文章昔日年俗親情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02期  作者:俞克勤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故乡年俗 祭灶 杀年猪 元宵节 看花灯 往事回忆

    送「灶君菩薩上天」記得故鄕農村裡的廚房俗稱「灶壁間」。灶壁間裡建有磚砌爐灶一座,叫做「灶頭」。我家的灶頭上衹有二眼,埋設中小鐵鍋各一口,中鍋煮飯熬粥,小鍋專供炒菜之用。(大戶人家通常再加一大鍋專煮豬食之用,成爲一灶三眼鍋)。兩鍋之間緊靠煙囪座近處埋設一個口小體深的鐵罐,俗稱「面湯罐」;是供應全家人每天早晩熱水洗臉之用。臘月二十四日是送「灶君菩薩」上天的日子。我家的灶君神龕設在煙囪管上一個凹入方形的空間內,深度恰可容放香爐一隻;灶君菩薩就供在這小小的「宮殿...

  • 文章憶過年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4期  作者:張欣伯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春节 家乡习俗 扫房 祭灶 地方戏剧 年夜饭 地方美食

    我家规矩,女佣扫房内,男佣扫房外。但因我家的房子,虽是平房,略嫌高了些,一年下来,「蛛丝儿结满雕梁」(《石头记》语),男佣戴着「披风」,(临时以麻袋做成),手执扫帚,登上梯子,一一扫除。然扫完这一栋,还有许多栋,辛苦终日,这才完功。我家佣工的待遇,不似「荣国府」(见《石头记》)那样的,上、中、下三等差役,都有「月例」,我们只按春、秋两季,给予两种定量的谷物;厨师、男佣二人,每人春季发给两石小麦,秋季两石黄豆;女佣减半。越过「祭灶」(我家二十三,也有人家二十四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