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方言共返回4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餘生憶往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87期  作者:楊祚杰 出版时间:1977-06-10
    关键字: 区域方言 解文译字

    巳、一字(续)(廿七)养—这是我最后想到的一个字,我们下汤圆,或水饺,烧沸以后,必须加点冷水,「养」它一会,待再沸后,浮在汤面,才眞正煑熟,否则中心夹生。等于烧饭,汤干以后,还要放一把柴,再「吞」一下,这和「养」是同样道理。四、名称:我国文字为全国统一,语言则各地不同。关于物类的名称,吾鄕土音还不多,以上曾擧出了一些。至一个字的名词,方言更属有限,现在只想了十字,(当然还有)姑写在下面:(一)娃—借用字,读「霞」。对孩子的称呼,不分男女。譬如说:「(霞

  • 文章家鄉話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2期  作者:羋復培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萧县 方言 简记

    △「老實(石)頭。」——指憨厚保守之人。△「一老本等的。」——指守本份的老實人。△「不沾板!」——謂對事夠不上標準;對人難及對手。△「掉瓜子(輕聲)!」——形容人落淚。△「小倭班(輕聲)」——靑少年所組成的戲班子。△「大惡賴!」——多指靑少年慣喜耍賴的人。△「大牲口。」——指馬、騾等較有烈性之牲口。△「駟馬三分龍。」——馬有烈性,須小心駕馭。△「老笨牛、大老尖(肩)。」——健壯的大公牛。△「老嗣(飼)牛。」——母牛。△「牆旮(哥)旯(啦)」——牆的角落處...

  • 文章家鄉話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3期  作者:芈復培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萧县 方言 简介

    △「轉蓮。」—向日葵。△「侃空。」—說謊、說瞎話。△「翻毛脊。」—屋瓦圓弧朝上的蓋法。△「老齋公。」—出家人對施主的稱呼。△「聚子、端子。」—即漏斗叫聚子,爲取聚財不漏財之意。端子爲量酒、油等液體之用。△「夾尾巴頭。」—指畏縮不敢出頭之人。△「牛腿盒子。」—即駁殼手槍。裝於木盒內,狀如牛腿故名。△「戕刀磨剪子。」—已沒落之行業。肩一長凳,遊走四方,以磨刀剪謀生。△「光腚戳螞蜂窩。」—自找麻煩。△「人心要實,火心要虛。」—人要誠實不欺。△「蘿蔔好吃氣難聞。...

  • 文章家鄉話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0期  作者:羋復培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萧县 方言 简介

    △「潑小子。」——小男孩。△「不安生。」——不安份;淘氣頑皮。△「裝沒事人。」——事不干已的樣子。△「要天許半個。」——過度溺愛孩子的作爲。△「當作耳旁風。」——如未聽見一樣。△「錢到手,飯到口。」——易於花費享用。△「誰怕錢咬手?」——多多益善。△「搗(動)窮。」——如五馬換六羊,六羊換七。△「打敗的鵪鶉鬥敗的。」——已喪失鬥志。△「光棍不吃眼前虧。」——勢單力薄,逞強即吃眼前虧。△「端人碗,服人管。」——受僱於人要忠於職守。△「頭三腳難踢。」——事之...

  • 文章家鄉話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5期  作者:羋復培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萧县 方言 趣谈

    ▲「蕭縣石榴碭山梨。」——馳名遐邇。據說蕭縣的黃里石榴曾進過貢的。▲「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飛機拉巴巴(投炸彈)!」——,北代時期的「順口溜。」▲「寫好『飛』、『風』、『家』,走滿天下有人誇!」——可能此三字較具代表性。▲「花裡糊,糊裡花;它不認得我,我不認得它。」——文盲者之嘲。▲「『台甫?』——抬土我讓你槓子頭!」——台甫爲尊稱他人名字之敬詞,諧音則否。▲「你這頂帽子是租來的!?」——在室內不脫帽,常遭人消遺之語。▲「槓子頭」——同;抬槓(辯論)硬不認...

  • 文章家鄉話諺語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4期  作者:芈復培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萧县 方言 谚语 简介

    △「扁食。」——「餃子。」半月形麵皮包上菜肉過新年常食之麵食又稱「水餃」。△「制錢。」——淸代鑄造之生黃銅幣,外圓中有方孔,有康熙、乾隆……各朝代所鑄者,晩淸另鑄有熟紅銅「當十文」等及銀元多種錢幣。△「七錢二。」——銀元又稱「大洋」重七錢二分,是泛指一塊「大洋「之意,自淸光緒至民國皆有鑄造流通。△「洋檾(請音)。」——人造絲,俗稱「假絲」,諷人「假斯文」之意。△「刺蝟蛋!」——指不好惹的人。△「禍撐子。」——常惹是生非的人。△「不貫(管音)乎。」——不中...

  • 文章餘生憶往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98期  作者:楊祚杰 出版时间:1979-04-10
    关键字: 扬州方言 乡土民谚 方言集锦 土语释义

    昏头昏脑,到处乱撞。(卅五)七窍生烟——人身只有七窍,全部生烟,言人发怒,周身冒火,已达不可遏止的地步。(卅六)七上八下——言人主张不定,或是临事而惧,情緖紧张,心中忐忑不安。(卅七)七横八竖——关于「七」和「八」在一句中的方言比较的多,因为由一到十、七、八接近九、十,所以用它来形容多数,有点夸张性。这句也是形容杂乱,不够整齐;也可以说「横七竖八」。(卅八)七顚八倒——这是形容一个人无论是说话、做事、总是顚顚倒倒,没有次序,没有条理。(卅九)七嘴八舌——这是集会

  • 文章餘生憶往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02期  作者:楊祚杰 出版时间:1979-12-10
    关键字: 扬州方言 俗语集锦 方言释义

    未、補遺(續)(二四)低打——指和人搭訕或往來不淸的意思。一旦惹出麻煩,便被家人責備:「敎你不要和他『低打』。」(二五)抽牽——駡人高聲叫喊,指爲「抽牽」。又孩子啼哭不休也叫它「抽牽」。(二六)搭漿——說話不實在,做事不澈底,乃至貨物以假充眞,工程偷工減料,都叫做「搭漿」。(二七)退班——「退」讀平聲。退班在正班之後,不能齊頭並進。因此,評人、評事、評文、評貨,……如果加上「退班」,便不是優等,而是次一等了。(二八)作頭—指廢料。蔬菜揀下的根葉,衣料剪下...

  • 文章鄉音正字自我介紹

    来源期刊:《阜宁人》 第3期  作者:陳樂天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乡音正字 方言 中州音

    吾阜接壤淸淮,昔日因南船北马中分于此,且羼以黄淮上游之中州音,故此一地区形成江淮间最普通之语言,既被列为国语地区,且有吴越语系及中州雅音之美,若以全国各地语系而言,未有若此地区之广也,而吾邑因偏位于东部,又受沿海各地语言之影响,故语音中刚柔兼备,尤为特出。昔因敎育不甚普及,致读音错讹,令人费解,归之于「有音无字」,殊不知每字皆有音有字,且有其音源,吾尝细考某字音同国语,某字同于山东,每字同于吴越,某音同于扬鎭,某音同于中原,皆非「有音无字」之方言也,循此

  • 文章餘生憶往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82期  作者:楊祚杰 出版时间:1976-08-10
    关键字: 孩童乳名 命名特点 动作方言

    连弟」,下胎可生个弟弟。或是连生女孩,便叫「兰英」,「兰」与「拦」同音,把女的拦住,以后便可生男孩了。乳名很多,雅俗不同,城鄕各异,这里仅举例谈谈而已。巳、一字「吾鄕方言」,占了不少时间篇幅,有些老鄕对我说:「有的鄕言,不是你提起多已忘了。」的确,笔者也是如此,偶和同鄕们闲聊,或是同鄕会开会,听到一两句方言,记在心头,待到要写的时候,便又忘了。因此将已记下的方言,还是继续的写下去,聊供鄕长们对家鄕的回忆,或对孩子们解说,也是一种鄕土敎材吧。现在打算写一个字

共48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