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扫墓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由清明扫墓说到家乡的祭仪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55期  作者:北苑  出版时间:1998-05-15
    关键字: 清明 扫墓 祭仪 祭祖

    节届清明,民间都有扫墓之举,目前台湾地区的扫幕,似乎比我们家乡更为盛行。缘以今日台湾较为富庶,又以人口稠密,乡村几亦如同市廛,居民终日忙碌,较少郊外活动,于是便将清明扫墓与郊游连结,有些人纵然无墓可扫,但也假此到郊外活动一番。今年清明节,适逢连续假期,更助长了清明扫墓与郊游气氛。故今年清明前后,都形成交通拥塞。这在故乡是想不到的。故乡扫墓也不一定在清明日,多半会提早几天,原因是清明当天,各姓祠堂会有祭祖,族人都要参加祠堂内的祭祖并吃祠堂酒,故把扫墓提早

  • 文章返乡扫墓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2期  作者:曹明仙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萧县 扫墓 杂记

    民國七十八年三月三十日晨,約同杭州俠仙二哥嫂,一行四對夫婦,由杭州出發,在臥車上經過了一夜兩天,抵達徐州時,已經又是夜晩了。姪女君芳夫婦在車站月臺上等候,他們只認識俠仙二哥嫂,經一一介紹後,始親切地寒喧起來,當晩下榻宏達賓館。次日搭乘小型客車(麵包車),直駛家鄕蕭縣。初春的淮北地方,還有點兒寒風料峭,午後多雲的蒼穹,不時飛過三、五隻在臺灣難得一見的烏鴉。我們的旅行車,奔馳在兩旁種著白楊樹的國防大道上,心中眞的體會到了「近鄕情怯」的滋味,似欣喜也有些兒悲涼...

  • 文章故鄉憶往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46期  作者:田舍翁  出版时间:1990-04-20
    关键字: 清明 纸鸢 扫墓

    淸明日都至郊外踏靑,到处桃红柳绿,鸟语花香,如天气晴朗,路上但见携着祭品去扫墓和红男绿女,老老少少的游人。城区的人大都至惠山踏靑。北门外斗山,在淸明日,远近鄕民男女咸集,环山数里居民皆设宴待客,所以斗山又叫淸明山。西胶山游人亦盛。玉祁大墩有神会,非常热闹,城鄕远近居民争往观看。故鄕放纸鸢在淸明日截止,所以有「淸明断鹞」之谚。因过了淸明,麦苗生长抽杆,放纸鸢在田中践踏要损坏麦杆。

  • 文章童年樂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29期  作者:柳絮 出版时间:1984-06-10
    关键字: 童年 踏青 扫墓 风筝

    叶,在茎旁以指甲划一小缝,口吹茎端,即发出尖细的声音,称为「麦笛」,听来很雅。这都是取之自然不须花钱而自制的玩意,城市的儿童也许还没有见过。扫墓过去踏靑和扫墓多联在一起,扫墓等于踏靑。各家祭扫祖莹春季均在淸明节以前。祭扫有新坟和旧坟的分别,新葬的坟墓在三年内叫做「新坟」,三年以后便是老坟。所谓「新坟不过社」,要在春社以前祭扫。因为大陆都是土堆的坟墓,不像目前台湾多用水泥封固,每年必须修理加土,不宜躭延。祭扫新坟,除香烛、纸帛外,还须供奉酒菜。老坟便不须携带

  • 文章清明扫墓的掌故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69期  作者:芙蓉山人  出版时间:1992-03-20
    关键字: 清明节 扫墓 寒食节 挂纸 习俗

    清明节前后是我国民间扫墓祭祖的日子在唐朝以前,祭祖在寒食节举行,它主要是禁止举火热食,要食冷的东西,是一种反常的礼仪行为,相传是周代的旧制习俗也是对火使用的节制,到了清明日再生火,象征生活的更新,但是后人却将它与春秋时代的介之推的故事结合在一起,使得寒食节更富有纪念性,民间清明节扫墓可分为「挂纸」、「培墓」,两种仪式。「挂纸」的起源是唐高宗李渊,在未得意时流落他鄕、直到他被封为唐公之时,才囘到故鄕,不幸的是他母亲已去世多年,埋葬乱冢之中,高祖遍寻不着

  • 文章由清明扫墓说到家乡的祭仪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57期  作者:北苑  出版时间:1998-07-15
    关键字: 清明扫墓 家乡 郊游 中元普渡 祭仪

    节届清明,民间都有扫墓之举,目前台湾地区的扫墓,似乎比我们家乡更为盛行。缘以今日台湾较为富庶,又以人口稠密,乡村几亦如同市廛,居民终日忙碌,较少郊外活动,于是便将清明扫墓与郊游连结,有些人纵然无墓可扫,但也假此到郊外活动一番。今年清明节,适逢连续假期,更助长了清明扫墓与郊游气氛。故今年清明前后,都形成交通拥塞。这在故乡是想不到的。故乡扫墓也不一定在清明日,多半会提早几天,原因是清明当天,各姓祠堂会有祭祖,族人都要参加祠堂内的祭祖并吃祠堂酒,故把扫墓提早

  • 文章清明懷故鄉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0期  作者:任湘蓉  出版时间:1972-04-20
    关键字: 清明节 故乡 祖坟 扫墓 祭菜 风俗仪式

    淸明到了,想起故鄕,家家都准备到祖坟上去扫墓,如路途遥远的墓,便要雇舟前往,一路上驶行甚缓,不止一天就能把墓扫完囘家;可是在一路上的舟中生活除欣赏两岸的绿柳红桃,花香鸟语而外,却另有一番风味,实属令人惦念无己。扫墓的祭菜,预先在家已做好,要三荤三素,另外一个土地盘,盘中放大肉一块,鱼一尾,鸭蛋一个,还有素菜等类,不能缺少一样。去扫墓的子孙在船上吃饭,吃的是和平常差不多的普通菜,不外用砂锅煮的醃鲜笋加上百页结,红烧土婆鱼加嫩笋,这都是故鄕普通的好菜。土婆鱼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