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小吃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新年小吃「甜翠梅」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26期  作者:王菊生 出版时间:1996-05-01
    关键字: 新年 小吃 甜翠梅 椒盐口味

    儿时,农历新年里,各色小吃竞相上市,令人口福不浅。各色小吃中,黄连头、甜翠梅、价廉物美、最为畅销。黄连头上口苦涩,先苦后甜,儿童不大欢喜。甜翠梅椒盐味道,老少皆爱。甜翠梅由梅子加工而成,颜色黄中带绿,肉质厚,上口脆。翠梅圆滚滚,外涂甘草末,黄茸茸,十分好看。它的滋味是外甜内咸,咸中有甜,风味独特。因为脆,吃起来刮拉响,别有情趣。我爱吃甜翠梅,至今,每逢农历新年,仍会自然想到它。

  • 文章思家鄉憶往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4期  作者:史忠順  出版时间:1980-02-01
    关键字: 家乡回忆 小吃 军阀战乱 古迹 家谱 寻根

    坊的王守忍先生,当时同学有邱锦光、王启光等,此期间又有土匪之乱,北伐战事,往返过境,家中生活已渐困窘,无奈休学习商!城中读书五年生活我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外祖父无后,我算他唯一的孙子,住在外婆家五年的生活中,我是幸运者,记得外祖父常带我到各家卖吃食的地方,总是交代说:这是我的外孙,以后来吃东西,每月我还一次帐从此我成了衙门前几家夜点小吃的小主顾,如「安稳家的鸡汤」、「张开的小烧饼」、「张肇礼的火烧」,都是我晚点的对象,早晨由棋杆街往高皇庙上学,在天津桥街口喝

  • 文章崇安寺的新年景色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8期  作者:張長弓  出版时间:1972-02-20
    关键字: 崇安寺 小吃摊 小玩意 鬼相打 西洋镜

    每逢新年,故鄕的崇安寺里,形形色色,仿佛是一个万花筒,除有各色各样的小吃摊外,有光怪陆离的小玩意,如「转碗」,「丢香烟」,「套坭人」,「唱道情」,「变戏法」,「卖梨膏糖小热昏」等等。还有一种叫「鬼相打」,这个玩意,我只有在上海的城隍庙,苏州的玄妙观和故鄕的崇安寺看见过。这玩意是这样;一个人弯着身子,两只手穿着靴子和穿着同样靴子的两只脚相对,立在地上,背脊向天,上面装着两个用竹篾扎成架子,外面糊上布做成的假人,作互相扭扯的形状,两只面具画得凶狠可怕怒目相向

  • 文章鱼米之乡—宝应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12期  作者:朱啟清  出版时间:1978-06-10
    关键字: 宝应 茶馆 点心 家乡小吃

    寶應是蘇省境內蓮河線上一小縣,自鎭江乘內河小火輪渡江北上,經揚州、高郵至寶應,對外交通除小火輪外,就是揚淸公司的老爺車,縣城雖小,西鄰洪澤湖、寶應湖,所以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可稱魚米之鄕,全縣分七個行政區,民性淳厚、不與人爭,在民國十餘年曾設有民營火力發電廠,因爲虧損而倒閉,全縣無一家電影院或戲院,但是其樂融融,縣城內以魚市口、大仙橋、小仙橋爲商業中心,南門外及北門外爲雜糧商集散地,居住在這個小城的人,生活可享受不盡,我就我的囘憶,道出一二,如有不對的地...

  • 文章零星的回憶(續前)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雨堂  出版时间:1986-12-01
    关键字: 故乡回忆 美食小吃 乡野趣事

    (三十四)邵莊女英雄故鄕墟溝東門外,有三個村落。東邊的是山坡地,名亂石頭。中間一片平地,名小東莊,乃是我們邵家的祖產。西邊也是山坡地,名小西莊。因亂石頭,和小西莊的居民不多,一半是邵家的佃戶,所以合稱邵莊。說起亂石頭,就會聯想到「蜊子」。(本名「牡蠣」,上海人叫「蠣黃」,台省人叫「蚵」。)亂石頭的蜊子,眞是海產中的無上珍品;售價又便宜(昔年一斤祇售兩毛錢),可惜產量不多,祇有海裡人吃得到。(所謂海裡,乃指今連雲市南城以北地區而言。)尤其墟溝人更是近水樓台...

  • 文章吃在楊集·吃在楊集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水淼  出版时间:2003-03-01
    关键字: 风土习俗 特色小吃 “自身炒” 火烧蝗虫

    (六)自身炒(下期推出乾隆肘子及羊肉煮大酵捲子)這道菜,不但菜名鮮有聽聞,嚐過的人恐怕更少。所謂「自身炒」,顧名思義,就是自己炒自己也。蘇北兩淮地區農家,常遭蝗害,種植包穀高梁,只要被蝗群掠過,就會被吃個精光,農家爲防蝗害,乃根據《討蝗蝻檄》中的方法,在田間挖一數丈見方,深約三尺的土坑,利用四野黑暗的夜晚,在坑內焚燒麥稭,此時,蝗群見到熊熊火光,就會蜂湧迎光而來,撲向火源。不久,麥稭燒盡,火亦慢慢熄滅,此時,被火燒掉羽翅的蝗蟲,只有在餘火中亂奔亂跳,直到...

  • 文章鄉土滋味

    来源期刊:《浦東》 第49期  作者:隨波 出版时间:1987-07-15
    关键字: 早餐 地方小吃 笋干 八宝饭 老虎灶

    预约下次再来。并非贪嘴,实在有感于这二位克字辈专家的手上艺业,决非市上第一流高级菜馆望尘能及也。大家不要告诉大家,庶免克老为满足大家食欲忙于油盐酱醋,煎、炒、蒸、炖,拜托!嗑瓜子昨天本文提到苏州著名小吃嗑瓜子原是江南人消闲零食妙品,称嗑而不称吃,以用牙齿咬破硬売吃其仁也。而且还要有嗑的特殊技巧,嗑时不轻不重,方能得此中三昧。苏州太太、小姐称个中高手,她们玉指尖尖使出兰花指式将一粒小瓣西瓜送进樱桃小口,「格」一声轻响,将瓜子嗑成对分二瓣。舌尖舔出中间仁肉,而后

  • 文章再谈家鄕寒天的小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5卷 第4期  作者:石尙經  出版时间:1983-12-01
    关键字: 家乡小吃 烧家野 烧芽白 牛肉汤 一品豆腐 往事回忆

    的塩)在鸭子内腔用力搓揉一番,在风口给风吹到「冷顿干」,刴成方块,用大量猪油在锅里炒一下,盛在瓦钵子里,加姜、葱、黄酒,够咸味的酱油及适当的水,架在文火木炭炉子上慢慢的焖,在瓦钵子接连盖子的缝,还要用糊子涂满,不要热气外泄,两个小时以后,就能进嘴下肚了。这烧家野材料并不算贵,就是做起来费时费事家常小吃可以,若是有三五桌酒席用他的话,那就难办了。烧囘汉:这个名字和烧家野差不多,大约皆是「黑墨嘴子」起的,实在就是牛肉和猪肉合烧。伊斯兰敎徒,只吃牛羊肉,他们说

  • 文章故鄕憶舊之九(四)民初故鄉生活瑣記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76期  作者:方永施  出版时间:1992-10-20
    关键字: 故乡忆旧 生活琐记 小吃零食 休闲活动 婚丧喜庆

    街上的小吃零食也终日不断,一般说来早晨是馄饨担,不是叫卖的,而敲一个竹筒祇要听到各各响,就知道馄饨担来了。馄饨有大小两种,随客人挑选,馄饨碗上面加了大蒜丝,香干丝和蛋皮,色香味都很够。午后则有糖烧芋头,加了咸的,微带红色,很可口,桂花红枣白糖粥,油豆腐粉丝加鸭血汤,老豌豆煑的豆沙、臭豆腐干糖炒板栗等等小吃,也有提了竹篮沿门兜售的小贩出售花生米、五香牛肉、梨膏糖、各色水菓糖和各种水菓等。记得那时水菓中最好吃的是杨梅、白糖梅子,别处没有吃到。茶食中有一种玫瑰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