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婚礼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家鄕媒妁的地位及流弊淺探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3期  作者:彭利芸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媒妁 婚礼 父母之命 相亲

    的遗意。婚姻之婚字,本作「昏」字,而称为「昏」,就是黄昏往抢的意思,虽然抢夺不限时、空间,但是盗妻,就适合于黄昏之时。段成式酉阳杂俎记南北朝的婚礼云:当迎户,以粟三升塡臼,席一枚覆井槃,三斤以塞牕,箭三只置户上,妇上车,婿骑而环车匝。这显然是掠夺婚的遗迹。至于买卖式的婚姻,中国史籍上记载很多,如礼记曲记云:买妾不知姓,则卜之。周礼春官云:谷圭,以和难以聘女。冬官玉人之事,谷圭七寸,天子以聘女。皇帝聘妻,要用谷圭。周礼又云:冬官玉人之事,大璋亦如之,诸侯以聘女

  • 文章内政部關心青年戸外活動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52期  出版时间:1982-06-20
    关键字: 同乡会 婚礼 丧事 青年 社团

    最近同鄕會接奉臺北市政府社會局致本市各級人民團體第一七八五二號通函,略謂:「依據內政部函以:『邇來民間常有稱「社」,「團」者,紛紛舉辦各類靑年育樂活動,公開招聚學校靑年及社會人士作集體之戶外活動,爲安全計,請嚴密注意防範其中不良「社」「團」利用舉辦各類戶外活動之名義作越出正軌活動』等由。」同鄕會奉此,特鄭重呼籲全體同鄕注意靑年子女勿隨便參加不良「社團」舉辦之各類戶外活動,以策安全。加發各種顧問聘書 曹曾禧為康樂顧問同鄕會原有會務、醫務、法律、會計等各種顧...

  • 文章赣榆縣簡介之四(禮俗)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4卷 第4期  作者:朱雲樵  出版时间:1982-12-01
    关键字: 节日 婚礼 葬礼 习俗 流程

    是自然化成,后者是严肃制定而已。其实两者源头则一,因我国历史悠久,地广人众,随着天然因素以及人性复杂,为的时代、地域、适应大众之需求,产生了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故各地之俗也有不同,所谓「入鄕问俗」。然文化源流还是一样,虽各地之俗繁简有异,而「礼」均未可缺,如旧婚礼行跪拜、新婚礼行鞠躬,甚至信奉洋敎的到礼拜堂结婚,依然擧行婚礼,否则视为苟念,为人所耻。又因我民族文化,讲求人天合一,通常从心理良知感受上、受礼的自然约束力,产生道德精神敎育,无论是一种自然现象,或人与事

  • 文章芳茂山芙蓉圩憶舊(三一)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60期  作者:孔柱中  出版时间:1973-09-15
    关键字: 新式婚礼 结婚证书 旧式婚礼 媒妁之言

    闲话新旧式婚礼吾国婚礼,有新旧两式,新式婚礼,始自民国,称之谓「文明结婚」。旧式婚礼,其习俗虽各地略有不同,但均称之谓「拜堂成亲」。忆自逊淸以还,六十余年,虽已普遍推行新式婚礼,而人民沿用旧式婚礼结婚者,仍大有人在,不过此项旧式婚礼,总是鄕村居多,城市较少而已。玆将新旧式婚礼略述如次:一、新式婚礼——大多男女双方,经介绍或自动认识,相谈洽意,论及婚嫁,并经双方家长同意,协议订婚(即文定)然后择期结婚,亦有不经订婚而直接结婚者。迎娶大都以汽车替代花轿,结婚

  • 文章故鄕習俗雜憶㈦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68期  作者:周希舜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故乡习俗 婚礼嫁妆 花粉田 婚嫁家具

    二、细说嫁粧订婚以后,经过一段时期认为该结婚了,于是请算命先生挑选婚期,叫做「作日脚」。男女家(往往被称为乾宅,坤宅),就得积极筹备婚礼,算起来女家要比男家复难,就是要忙于筹备嫁粧,民国初年,一般老式家庭,还是顺沿着前淸旧习,女孩子到及筓之年(女子十五岁成人,才梳头,揷簪子,同时可以接受晚辈或下人行礼,所以松江人叫及筓之年为「受头」)已经开始在准备嫁粧了,那就是开始作刺绣及做女红,准备结婚用的各种绣件,过去新娘需要大批衣物、鞋帽、袋囊、枕头、帐围……等之

  • 文章(纪事 二、社會)宿遷老幼壽誕禮俗記

    来源期刊:《宿遷文獻》 第7期  出版时间:1981-01-01
    关键字: 诞礼 周岁礼 入塾礼 婚礼 寿礼

    讨债鬼」。十七、结婚男婚女嫁,是人生一件大事。不仅是结为婚姻,组织小家庭,男女从此过着共同生活;同时也是代表男女双方正式长大成立。邑人的婚配,习惯是女方比男方大两岁。结婚年龄,男方是十七、十九,最迟二十一岁。女方是十九、二十一、最迟二十三岁。男子虽年至二十,向不擧行冠礼。女子的筓礼,在婚礼前一天擧行。催妆晚上,请位全福奶奶,将铅制的筓,插在待嫁女儿新挽的髻上,就算完成,也还名之为「上头」。新嫁娘,固然从此由小姐变为大嫂,正式称为妇人;而父母对成婚后的儿子,也

  • 文章呂仲昆鄉長為次子邁峯完婚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59-60  出版时间:1975-12-15
    关键字: 吕仲昆 台北 吕迈峰 董善珍 婚礼

    我邑旅臺商界巨子呂仲昆、呂素淸伉儷,十二月二十七日假座北市六福商業大樓福祿壽餐廳,爲其次公子邁峯與董善珍小姐,擧行結婚典禮,是日雙方親友到場道賀者三百餘人。同鄕張師、姜榮林、劉海峯、龐子健、束鍾澄淸、朱沛蓮夫婦、朱茂榮夫婦、束永慶夫婦、胡逸夫婦、眭雲章、眭立生、張渭陽、朱漱泉、胡鳳韻、劉溪逸、吳錦娥、蔣芷蘭、莊錫卿、徐靜仁、劉健中等三十餘人。

  • 文章劉素虹鄉長女公子許其淳于歸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59-60  出版时间:1975-12-15
    关键字: 刘素虹 许其淳 铭传专校 许允中 婚礼

    劉素虹鄕長爲金壇許允中先生之夫人,現仍服務海總,其次女公子許其淳小姐,係銘傳專校畢業,十二月廿一日與黃平豐君在北市西寧南路萬年大樓鴻運餐廳結婚。

  • 文章續談家鄕婚喪禮儀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5期  作者:趙以清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家乡礼仪 婚礼 丧礼 风土习俗

    上期所谈家鄕婚丧礼仪,言未尽意,今再藉「阜宁人」一角之地,赘述如左:甲:婚礼:上期提及以男方为主,但也有双方共同作主,或纯女方为主的,更妙的是,身不由己,全权由伯叔婶母作主,特分述如左:一、抢亲:处于太平盛世少之又少,乱时比较多,为甚么要抢呢?其原因有下列数点:⒈小时候经媒人介绍订过亲,双方家道还算不错,至长大成人,适婚时,世道乱了,交通梗阻,物资缺乏,在男方来说,娶一房媳妇,要办若干桌酒席,全家大小人等,服饰都要换新,但处此乱世,再有钱,也不容易买到

  • 文章一个现代女性的婚礼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4期  作者:劉古樣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新的文化思想 现代女性 新式婚礼

    20世纪30年代,在我国城市里,新的文化思想已很活跃,而广大农村,封建文化思想仍占据着统治地位,毒害着人们,若有新文化思想流进农村,自然成为奇事。两种不同的文化思想的碰撞,其结果将如何呢?仅就我儿时在家乡所见的一个现代女性的婚礼,便可说明。在那封建思想统治和要求下,「女子无才便是德」,不被人们所尊重,其婚姻向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成终身,即使大家闺秀,也是如此,任人摆布。婚嫁时,可以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在婚嫁前几天,要饿几天肚子,出嫁时,坐在花轿内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