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生活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常憶故園大柳林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劉有銓  出版时间:1988-06-01
    关键字: 云台山 家乡风景 农业生产 大柳林 乡村生活

    雲臺山一向被稱之爲『蘇北大平原王冠上的寶石』,絕非虛譽;因爲那裏交通發達,水甘土肥,物產富饒;冬不酷寒,夏無嚴暑;山靑水秀,四季分明;尤其故鄕隔村,位在南雲臺北麓,阡陌縱橫,雞犬相聞,鄰里相接,在農業社會裏,可算得最富裕的魚米之鄕,家給人足,豐腴富厚,人人敦親睦鄰,以耕讀傳家,閭閻和洽,守望相助,宵小盜賊匿跡,一向被人稱之爲世外桃源的勝境!余家世居隔村,承先人德澤,良田數十頃,富甲鄕里,先祖父更持家有道,經營貨殖,頗饒豐餘,大部分土地分置佃農耕作,而山場...

  • 文章憶江南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3期  作者:楊爲正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家乡发展 自然风光 人文景观 居民日常生活

    (一)阜寧好,舊城換新貌。射河兩岸創偉業,同一首歌唱新調,老人變年少。(二)阜寧憶,最憶射陽河。春來蘆葦綠兩岸,,日照河水泛金波帆影舞婆娑。(三)阜寧憶,最憶江家人。雨涵辛亥灑熱血,兄弟子侄步後塵,重言桃李魂。

  • 文章花果山間兩石船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孫廣良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花果山石船 自然风景 生活感悟 感怀诗文

    一、石船兩隻列西東,郁悒深山歷萬冬;四海爲家均幻夢,靈犀一點憾未通。二、浴日披星隱木叢,長眠無語伴禪宗;懷航海上輸將史,遂應東西南北風。

  • 文章海州與我緣結·成了第二故鄕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陸原  出版时间:1987-06-01
    关键字: 东海师范学校 故乡生活 云台山风貌 抗日战争

    一、獨奔海州做工上學窮困,促使我以一個十五歲之年,身無長物的隻身到了海州,竟然想到名聞蘇北的東海師範就讀,後來也眞的達到了願望。說來人生際遇就那麼樣微妙機巧。當我衣袋中僅夠吃幾頓燒餅之資時,走到城隍廟對街一家燒餅店充飢,這家鮑姓老夫婦僅有一個小女兒,他們看到我這樣一個滿面凄容的外地少年,頓給予關注,因之就問說:「小糾,你是那裡人,怎一個人到了這裡,有熟人嗎」?老人家輕柔的鄕音,使我無可隱諱,隨答道:「老伯,我,是睢寧縣人,是想到這打工讀書的,沒有熟人」!...

  • 文章花果山中兩石船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孫廣良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花果山石船 景色描绘 生活感悟 感怀诗文

    戴月披星隱木叢,長眠無語伴禪宗;風催浪起朝潮滿,何不揚帆去海中。※ ※ ※ ※石船兩隻列西東,郁悒深山歷萬冬;往日航行家四海,今遭擱淺恨無窮。

  • 文章憶鎭江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6期  作者:芯心 出版时间:1977-12-10
    关键字: 镇江 伯先公园 金山寺 法海洞 白龙洞 甘露寺 焦山 竹林寺 生活状态

    肃穆、英灵长存的气概,而苍苍竹寺,却隐藏在羣山云深处,那份超尘拔俗,不知增添多少红尘间墨客雅人们的赞叹和仰望。鎭江金山寺:又名江天寺,原在江中,四周沙涨,而迁于南岸,寺院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复因白蛇传故事而哙炙人口,有法海肉身像在寺内供奉。鎭江,不但有它的如画江山,大块胜景,名产亦多。罐头医菜、香醋、薰菜等,都是餽赠亲友最珍贵的土产,而肴肉和鲥鱼,更是远近闻名。而人民的性情,更是敦厚梗直,平易近人,加以那种勤于工作,不鹜奢华的生活态度,似乎都感染了一点山水

  • 文章與親友登雲台山玉女峰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汪忠平  出版时间:2002-09-01
    关键字: 云台山玉女峰 山川景色 美景描绘 生活感悟 感怀诗文

    靑山雲影幾經秋,鳥自高飛水自流。眼望長河飄玉帶,耳聽親友話春秋。胸懷開闊馳千里,心意平舒忘百愁。今日放歌人欲醉,何時舊地再重遊?

  • 文章江蘇今昔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宋安業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行政区划变革 人口密度 面积 湖泊水利 长江大桥 铁路交通 文化生活

    ③津浦铁路:自天津经山东穿江苏北部徐州与陇海路相接,南下安徽直达南京对岸之浦口,过江连接京沪铁路。④津赣铁路:津浦路与浙赣、杭甬两铁路相接。代表精致文化层面江苏省居民绝大多数都是汉族,虽间有回满民族,除回族不吃猪肉外,其余生活习惯,大部与汉民族无别。江北民风粗犷勤朴,江南人机智笃实,全省语言复杂,大别为徐淮海属的「北方官话」,范公堪以西之里下河一带及盐、阜通行的「扬州官话」,南京附近鎭江、江宁、六合一带的「南京官话」,丹阳以东则通行「太湖系方言」,即所谓吴侬软语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