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物产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編纂啓東縣志(臺灣版)序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8期  作者:張振宇  出版时间:1978-11-15
    关键字: 启东 县志 物产 资料

    夫史者,纪述国之兴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曁名贤圣哲之嘉言懿行与事功德业,以激发国民爱国家,固苞桑,笃伦常之书也。志者,纪述地方形势,疆域变迁,名称沿革,人文古蹟,物产风尙,牖民善俗之书也。准是以观,县志于其鄕人关系之重要,岂亚于史哉。古者入国问禁,入境问俗。是以欲知一国之纵横上下,不可不读一国之历史;欲知一邑之人文风尙,不可不读一邑之志乘。抗战发生前,日人经数十年之处心积虑以谋我,广蒐我国各地方志,以为入侵张本,其用心之深,可以想见;而地方志之重要性

  • 文章细说故乡

    来源期刊:《浦東》 第32期  作者:程祥生 出版时间:1983-04-15
    关键字: 浦东地理环境 浦东物产 浦东工业

    左右,也是最佳养鱼宝库,有些地方还产一二斤重的河蚌,里面有珍珠可取,也证明可以发展养珠事业。浦东人口甚多,居地分散甚广,每一村落仅十余户者较多,甚至一二户的也有,不似台湾有数十户甚而数百户者,也可能是当年开垦时所形成。物产以稻米,棉花,大麦,小麦,黄豆等为主,杂粮种类繁多,果树种的不多,瓜类倒不少。池塘甚少养殖高级鱼类,任其自生自灭,十分可惜,由于当时缺少农药,化学肥料亦不多,没有改良品种,农产品收成不够理想,因此男性在十一二岁即去上海谋生,留在本地的不多,去上海

  • 文章話說家鄕秦望山

    来源期刊:《浦東》 第80期  作者:朱寶興 出版时间:1995-05-31
    关键字: 秦望山 风景名胜 物产 植被 习俗

    境內有山者,在上海市市區及其所轄郊縣中,惟松、金二縣耳。金山縣有山六,三在海:大金山(釗山)、小金山(勝山)與烏龜山(浮山)。三山相鄰皆無人煙,如同荒島,間有出海作業漁民偶而登涉。一九三七年初冬,日寇在金山嘴一帶乘隙登陸入侵時,其大小軍艦即藉之以作為隱蔽之屏障。記得新聞媒體作過報導,現當局規劃欲將其闢為野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三在陸:查山、甸山與秦望山。查山一名柘山,又名遮山,俗稱大石頭,周圓大而高度低。傍山有小鎮,設公路汽車站,松江至金山衛與塘口至金山衛...

  • 文章(纪事 三、地理)八區雙墩鄉槪述

    来源期刊:《宿遷文獻》 第7期  出版时间:1981-01-01
    关键字: 地理环境 交通 物产 乡贤 名胜古迹

    较疏松,容易破碎。小块如生姜、板栗,大块如不规则之珊瑚礁,亦有重至十余斤者。平原居民,储水困难,自古皆在此沙姜层中凿井汲水飮食,因水中含有矿物杂质,年深日久,居民牙齿多被汚染成黄黑色斑点,而且易蛀蚀、脱落。淤地呈靑黑色,亦称黑土,较低洼。因在湖泊涸后成田,土内仍掺杂有河蚌、螺蛳之碎壳。萤白星散。但表土较厚,亦较岗地肥美。惟与岗地有一共同缺点,雨后或冬、春雪融,泥泞载道,寸步难行。七、物产本鄕纯属农业区,农产分三季成熟。大麦、小麦、巩麦、菜籽、蚕豆、碗豆

  • 文章一桌標準江蘇菜

    来源期刊:《浦東》 第21期  作者:唐魯孫 出版时间:1980-07-15
    关键字: 江苏省菜 国菜 江苏全省物产展览会 江苏佳酿 天下第一菜

    时期,曾举办一次江苏全省物产展览会,指定江苏省建设厅主持其事,鎭江商会会长陆小波、中南银行行长都是筹备委员,那一次物产会规模庞大,事情是千头万緖,陆胡二位都是商场上的大忙人,知道笔者是个馋人,所以有关遴选剔择江苏菜,属于他们两位应行负责的部份,一定邀我给他们分分劳,所以我不但躬逢其盛,而且饱饫芳鲜,遍尝美味。当时评选江苏菜曾制定三项原则:第一「是江苏省内各县众所咸知的名菜」。第二「必须江苏出产的原料,纯粹江苏的做法」。第三「要充份表现出江苏独特的风味格调

  • 文章(紀事 地理)仇圩鄕槪述

    来源期刊:《宿遷文獻》 第6期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地形地貌 行政沿革 物产 交通 集市

    铁片或生铁冶成豆大之弹丸,射程五里,杀伤力面广,在新式武器尙未发达时期,此种铁砲可震撼一方,能使贼人丧胆。仇圩鄕东邻晓店鄕,距离七华里;东北接连张山约十里;南与湖滨鄕接壤;北毗新店鄕;西南滨湖鄕,一湖相望,西面落马湖。仇圩鄕淸时隶顺七图,民国改制为第八区仇圩鄕,行政区域辖有仇圩、江莲湖、上下吴郭庄、周庄、小仇庄、徐庄、蔡庄、陈庄、小吴圩等较大村庄,人口大约七八百户,抗战胜利剿匪还鄕,收复地方,于卅六年并鄕,隶属晓店鄕。二、地文、物产:本鄕地形,靠山滨湖,境内

  • 文章(紀事 地理)宿遷縣羅河鄉

    来源期刊:《宿遷文獻》 第6期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地形地貌 行政沿革 物产 文教 市集

    风和日暖,变天虽热而不燥,秋季有金风不觉其杀,冬天则朔风白云,不算太冷,四季显明。㈤道路及交通工具:境内既无铁路,亦无公路,故交通不发达,其工具在早期富人乘马,中户骑驴,贫户徒步,民国十余年后,才有脚踏车代步,多为靑年人所用。㈥物产:本鄕全属农业,以麦、豆、高梁、玉蜀黍为多,不种稻、稷、黍。而落花生、棉花、金针菜则宜于沙地,但需更多肥料,才有较好收获,落花生果实长在松软土中,收获时,先将花秧及落叶扫净,以铁口木掀、铲土二三寸,倾入铁筛,以人力踩动,使土尽下漏,才能得到

  • 文章(紀事 地理)宿遷縣聚生鄉

    来源期刊:《宿遷文獻》 第6期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行政沿革 地理环境 交通 物产 文化教育

    系民选,由蔡公阳当选,继为江任如先生,胜利后为蔡逸淸。二、地文:㈠地形及土质:本鄕位于龙河、安河之间,地处平原,西部多淤地,稍有碱土,物产较差,双蔡圩附近为沙淤土,地质较肥,东南八、九保为沙地,物产丰富。㈡四季气候、雨量及自然风光:本鄕气候四季分明,春天温和,夏天靑纱帐起时,田间闷热无比,雨量较多,时有雷风暴雨,秋季较凉爽,农作物收毕即为农闲开始,修缮房屋,婚嫁亦于此时举行。㈢道路、交通工具:交通主要干线为宿泗公路,贯穿鄕区而至归仁案,东有鄕道至闸塘,西有鄕

  • 文章江蘇省各縣巿志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26期  作者:黃體潤  出版时间:1976-06-20
    关键字: 丰县 地理沿革 物产风俗 交通经济

    有县立初级中学一所,附三年制简师,完全小学十五所国民小学一百五十所,社会教育有民众学校六十所。战前民教舘四所,公园一所,战后均未恢复。物产本县可耕之田共计一百五十六万八千二百六十九亩,几全为旱田故产米甚少。除种植豆麦及各种维粮外,棉田占一万三千余亩,年产棉花约万担,为境内产物之大宗,茧年产亦有六七百担。惟尙无大规模工厂,油坊酒坊甚多,豆油高梁酒年产甚巨。工艺品以布为著。绵绸丝绢,有而不多。工业人民工纺织,以产布驰名遐迩。金融有江苏农民银行分处理。名蹟丰邑为汉皇汤沐之邑

  • 文章江蘇各縣市志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28期  出版时间:1976-08-20
    关键字: 姜堰区 地理沿革 交通教育 风俗物产

    十九万三千四百五十六名,已入学之儿童数为四万五千八百二十名,不入学之儿童占百分之七十八。学校有私立时敏中学(已立案)、淮南中学、扬子江中学、均各设高中、初中二部,县立初级中学,附设一年制简易师范科,小学因秩序初复,三十五年先设中心国校八所、国民学校十二所,私立小学一所。社会敎育,战前有民敎舘五所,图书舘、体育场、公园各二所,复员后除体育舘外均未恢复。物产可耕之田计有五十八万四千零二十三亩为水田。农产物以米为最多,年产约六十万石。小麦、黄豆杂粮次之,棉花年产均二千担。略有丝茧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