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理位置共返回2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白駒山考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3期  作者:張元首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丰县 白驹山 地理位置 《丰县简志》

    豐縣有華山、嵐山、堕山。而今只有半個嵐山、半個堕山了。很少有人知道豐縣三百年前還有一個”白駒山“。據”豐縣簡志“地形地貌五四頁載:豐縣地區地表變化,除豐縣幾個山基岩露尖而外,豐縣地區均系鬆散沈積物復盖,自東向西逐漸加厚,敬安、大毛樓、宋樓、劉王樓一線,沈積物在三百—五百公尺厚,梁寨厚為三百公尺、宋樓厚四百公尺、劉王樓厚五百公尺、王半截樓是本縣沈積物最厚地段為七六七公尺。底層泥粒土圓度較差,含礫面粘土,後沈積了湖相粒粘土,五十—六五公尺表層,主要源於黃河中...

  • 文章浦東三縣建置之考析

    来源期刊:《浦東》 第61期  作者:倪岱峰 出版时间:1990-06-15
    关键字: 浦东三县 地理位置 区域划分 历史沿革

    ,置川沙厅,改董漕同知为海防同知移驻,属松江府,民初改县,属沪海道。」⑵诠述:浦东三县中,唯川沙县建置较迟,然早已称堡、营、厅,盖因其地理形势各具独特性。㈢建置考析1.地理图索⑴三角洲之形成浦东三县之地理位置,居于长江三角洲之顶端,长江三角洲之构成,据美人桑波瑞氏之地形学原理中有曰:「三角洲之构造,可分为三部份:一底层,河中较细之泥沙物质,被运至河口方外沉积,构成三角洲之底部,二前层。河中较粗之泥沙物质,在河口沉积,占整个三角洲之大部,层面向前,倾斜度较底层

  • 文章故鄉拾穗七(三)山川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38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80-03-25
    关键字: 故乡 山川 武进 历史沿革 地理位置

    黃山主峯之南麓,有蜿蜒起伏之岡陵九條,雖縱橫參差,但均至旃檀禪寺正面南約五華里之處滙集而成一山丘,猶如九條遊龍至此而聚首然。從旃檀寺正門前南行,岡上有一平坦寬濶之泥道,左右平原均有村落,獨是岡是一平直僅略帶起伏之岡陵。約五華里處,山岡卽至此腰斷,建有一九龍菴,是菴坐北朝南,菴門正對岡陵腰斷之橫道,菴共三進,每進六間,前進一進菴門爲赤髮靈官與降魔韋陀之神龕,神龕兩旁卽爲四大金剛,右則爲香積厨,左則爲知客堂。二進爲佛祖大雄寳殿,三進爲二樓建築,樓下爲觀音及地...

  • 文章緬懷故鄉

    来源期刊:《浦東》 第7期  作者:潘又新 出版时间:1977-01-15
    关键字: 故乡回忆 地理位置 名胜古迹 交通状况 教育 南汇县

    一提示,使增印象,是所愿也。南汇县城的景物,约可分下列八点,分段描敍,较有糸统:一、县城形态:1筑城来由:元时代,浦东一带地方不靖,匪出没扰民,倭寇不时侵袭,明太祖朱元玮洪武年间,由于军事绥靖保衞京几需要,因而筑城,与金山等同属「衞」,设正品世职指挥使管辖,归五年一任的正二品都指挥使统辖,于是地方始得安宁,嘉靖年间曾予重修。2筑城方式:县城高约二丈,(南门外城墙上离地丈许处嵌有碑石一方,因幼时矮小抬头看不确切,仅懂得是记述淸康熙年间曾加二次重修)城作方形

  • 文章黃海碧螺——開山島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4卷 第2期  作者:成榘  出版时间:1992-06-01
    关键字: 灌河 开山岛 历史图片 地理位置

    在灌雲縣境,現在應該說是响水縣境,有一條灌河,俗稱潮河,因爲它有漲潮、落潮的關係,每天漲潮時刻水向內陸流,落潮時刻水向外海流,航行的船隻,就隨着潮勢開航。這些暫時不談,就在灌河口外,有一個開山島,這個島,因爲很小,外方人士,很少人知道,只有居住在灌河口近的人知道,但去過的人,恐怕是沒有,開山島祇是一座石頭小山,沒有一點土地,而山上連一棵樹都沒有。在我抗戰勝利,離開家鄕時,開山島就是這般情況。四十年後的今天,偶然中獲一張圖片,'標題是「黃海碧螺—開山島」。...

  • 文章灌河硏究的集成之作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3期  作者:胡爲樓  出版时间:1997-09-01
    关键字: 灌河 《灌河史话》 地理位置 政治 经济 民俗

    灌河是蘇北最大的入海河流,流經灌南、灌雲、響水三縣,流域寬廣,資源豐富,被譽爲蘇北的黃浦江,向爲有識之士所矚目。去年二月,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灌南縣敎育局成彥明先生撰寫的《灌河史話》,在灌河兩岸地區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並受到了有關領導和專家的肯定和讚揚。前江蘇省委書記韓培信欣然題寫了書名;南師大地理系敎授單樹模評價說:「史料翔實、內容豐富、說理透辟」,「實屬難能可貴」;灌河兩岸三縣政府把它作爲開發灌河的重要資料,並送往中央、省、市有關單位作爲灌河開發之參...

  • 文章袖珍型的孟河城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86期  作者:湯馭良  出版时间:1984-04-01
    关键字: 孟河城 农产品 历史沿革 名人 地理位置

    孟河城位於本邑城區的西北鄕區約七十華里的長江邊,古名「河庄」又名「珠城」,北距長江約三華里,西距丹陽縣界約二華里。古時築此城,據傳係防禦倭寇(日本人)侵犯而建,此城周圍僅有三華里建方,直徑由南門到北門,由東門至西門僅約半華里之長而已,可是城門就有五個之多,除東西北三個城門之外,尙有大南門小南門二個城門,所以稱它爲袖珍型的孟河城,實在是名副其實了。孟河的河道,起源於長江口,一直延深到常州城區約七十餘華里,其間經由萬綏、石橋、西夏墅、羅墅灣、奔牛、新閘、連江...

  • 文章灌雲建縣的前前後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鄒平彥 陳龍山  出版时间:2003-06-01
    关键字: 江苏灌云县 地理位置 建县历史 分治纠纷 辖地变化

    灌分治的发动机和决定性力量。板浦士人不堪州(海州)绅压榨,抓住当时有利的政治机遇,最终实现灌云成功建县。一、以板浦为中心地区盐业发达,经济繁荣,是灌云建县的根本条件。板浦在明淸之际是海州地区的经济重鎭,也是淮北盐都,其经济地位后来居上,至淸末已明显高于衙门所在地海州之上。据《嘉庆直隶州海州志》记载,由于板浦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盐业营销空前茂盛。道光年间,漕运总督杨锡绂曾留下「板浦沿东海,鱼盐夙号饶」的诗句,书画家黄申瑾更称板浦为「盐池汇宝」,「岁产百万

  • 文章憶江南

    来源期刊:《浦東》 第44期  作者:金劍 出版时间:1986-04-15
    关键字: 江南 春天 地理位置 自然风光 名胜古迹 诗词作品

    江南的春天,風和日麗,百花如錦,山呈黛翠,水如碧玉,總之,祗有江南,才可聞到春天的芬芳氣息。我有幸住過江南的城鎭,飽覽過江南的風景秀色,也在江南遇到最美的佳人戀侣,更嘗到江南有名的菜餚和餐點,江南的一切,隨時隨刻在腦海中泛映,如一幅彩色的圖畫,永遠那麼鮮明生動,不因漫長的歲月而褪色消逝。眞正的江南,廣泛的說,應該是長江的南岸。有長近六千公里的長江流域,位於北緯廿五度至卅六度之間,流經康、滇、蜀、湘、鄂、贛、皖、蘇諸省,蜿蜒曲迴,浩浩蕩蕩,兩岸景色如繡,且...

  • 文章金山人說金山

    来源期刊:《浦東》 第8期  作者:莫少歐 出版时间:1977-04-15
    关键字: 故乡回忆 风景名胜 地理位置 庙会盛况 张堰镇 交通状况

    遇到一位新朋友或新同事問:『老兄府上那裏?』『江蘇金山。』我答。『喔!白蛇傳裏水沒金山,就是貴處。』『不,不,白蛇傳裏所說的水沒金山,是江蘇省省會鎭江的金山,小地方江蘇省金山縣是江蘇省最南的一個小縣,民國二十六年抗戰時,八一三滬戰爆發,十月五日日寇金山衞偸渡登陸的金山衞卽爲我鄕金山縣。』金山縣南臨杭州灣,對江爲浙江省餘姚縣,西邊和浙江省平湖縣爲鄰;東鄰奉賢縣。上海市之南,又名浦南,滬杭鐵路松江站下車,坐小汽船到金山縣治金山鎭(朱涇),在上海坐小火輪船到平...

共23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