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地理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紀事 地理)歸仁河與睢水關係考

    来源期刊:《宿遷文獻》 第6期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归仁河 睢水 历史地理 支流

    歸仁河,在本縣南鄕,以歸仁堤而得名,又名烏鴉嶺河,俗名堤河或堆河,上源當來自今之大柏湖,卽縣志所謂:「上承睢寧孟山諸水」是也,東南流至烏鴉嶺,因受山勢所阻,水流湍急,遂循山勢分爲二支,一支南流至泗縣新關,今下流已淤爲平地;一支東流,經歸仁集北直奔旱閘口入黃河。其後自歸仁集東大口子以下淤塞,乃併羅河經大口子入董家溝,再南下洪澤湖。今之歸仁河,卽古睢水改道後之下游。茲就所集資料及現在地圖考證如下:漢書曰:「項羽與漢王戰於靈璧東,漢軍大敗,睢水爲之不流。」按:...

  • 文章导淮程序先宜注意淮河历史地理说帖(下)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1卷 第7期  作者:張謇  出版时间:1963-07-25
    关键字: 淮河 改道入海 历史地理

    張謇遺作甲、復淮沂泗三故道而使入海:故道者,楊莊以下之廢黄河,卽最初淮也,河漕甚寬,可容納積流,其利一;河堤甚高,因其舊制而修繕之,不必興巨工,其利二;如嫌雲梯關下灘長路遠,亦可從六套北隄,循太平河而東,由套子口入海,其利三;或並分由灌河口入海,亦爲便捷,其利四;濬張引洪澤湖平漫之水,北出淸口。會中運沂泗之水以入海,使洪澤湖涸出爲田,其利五。乙、定沂泗沭入海之支路:淮水本幹在淸口以下,其淸口以上,今名運河,實則泗水之舊路,其流量本多,沂在泗東,沭又在沂東...

  • 文章連雲大村鄕掌故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孫昭  出版时间:1986-03-01
    关键字: 海宁寺 历史地理 区域文化 社会习俗

    一、「三官老爺」的海寧寺蘇北各縣市,很少有山,史稱四大平原之「黃淮平原」,蘇北佔大部份,普遍沒有崇山峻嶺,比較有名的山,只有海州的雲台山、徐州的雲龍山,但以雲台山綿延最長,名勝古蹟最多。雲台山又以海寧寺最爲有名,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廟會,朝山進香的信徒,不下十餘萬人,其熱閙與虔誠,比台灣北港媽祖廟更具盛況。海寧寺建於唐代,位於中雲台之巔,行政區屬江蘇省連雲市大村鄕(改制前叫郁林鄕,勝利後鄕改爲保)。大村上下六莊,在一山彎內,背山面海,由大村向東行上山,經十...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