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物回忆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望海潮(欣聞鎮揚將架跨江大橋感賦)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周坤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京杭大桥 诗歌 人物回忆

    六朝京口,京杭都會,交通自古艅艎。披雨舵翁,迎陽縴背,史留多少淒涼。世事歷滄桑。政權人民掌,輪隊拖航。埠闊倉盈,鐵塔起吊倍繁忙。欣聞喜訊傳揚。繪彩虹峙架,金碧輝煌。遙看兩廂,車行塞外,北疆南域馳翔。開放國隆昌。人道江南好,爭說蘇杭。西部同心追趕,攜手建『天堂』。

  • 文章沭陽韓山懷古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陳儒超  出版时间:2000-03-01
    关键字: 沭阳风貌 区域历史 人物回忆

    一、摧楚安劉指顧間,君侯才調信非凡;狗烹兔死留遺恨,幸有名山永姓韓。二、古廟流傳號楚王,疑韓疑項兩荒唐;漢家敕建垂青史,應祀元勛俎豆香。

  • 文章連雲港山水(臨江仙)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1期  作者:尚雲  出版时间:2001-03-01
    关键字: 区域风貌 诗歌 人物回忆 社会建设

    處處奇峰隨目起,蔥蔥郁郁層巒。海山彎繞又回環。水連山海水,山映水中山。喜逢改革人歌舞,新顏海笑山歡。奇峰孔望景山觀。文人留墨刻,歷史久名傳。

  • 文章罘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9卷 第4期  作者:衣魚  出版时间:1987-12-01
    关键字: 罘山风貌 人物回忆 区域历史

    罘山是伊廬山的姊妹山,距伊廬約五里,位於伊廬鄕的東部,形如馬鞍狀,主峰在東,高約一百五十公尺,周圍僅四、五華里,山嶺南面,童山濯濯,無樹木,僅生茅草,土質貧瘠,有石礦,其質堅硬,可作建材,山嶺北面,土質肥沃,多松柏,雖林木蓊鬱,但多屬墓地,鳥雀棲息其間,較有生氣,比之伊廬,則小巫見大巫也。罘山雖小,但與伊廬成爲犄角之勢,使伊廬不致孤立,而相互屛障,頗有點綴景色之美。本鄕人稱罘山爲東山,伊廬爲西山,很有情趣。而今身在異鄕的筆者,常聽到一首流行歌名叫做:「東...

  • 文章山明水秀的黃窩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7卷 第3、4期  作者:張亦萍  出版时间:2005-12-01
    关键字: 黄窝 青山绿水 风景名胜 人物回忆

    「黃窩」傳說上古黃帝軒轅氏曾住宿於此而得名,亦名黃窩村,位於連雲港與高公島之間山谷內。此一山谷係自雲台山東面半山腰兩股山脈分叉分別向東北、東南延伸而成,北山脈延伸至海中較長,前端稱砲台嘴,南山脈延伸至海中較短,稱小山嘴。兩山脈中間成三角形,在海岸線以上陸地高低不一,村民依地勢築屋而居。有一山澗自山谷頂處流經村莊入海,入海處因海灘高於澗底,集水成汪,稱大汪,面積頗大,大潮時海水倒灌,成群海魚隨波湧入,引來許多村中靑少年垂釣取樂。澗水淸澈見底,終年川流不息,...

  • 文章故鄉搜異之一:輪廻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8卷 第2期  作者:影隻  出版时间:1986-06-01
    关键字: 社会风俗 民间文化 人物回忆

    一灌雲,是濱海縣份,其第一區迤東,舊名葦蕩北營,以聚落劃分,計有南北二十個隊,每隊設官分守,曰「隊官」,而地方俗稱則尊曰「大將爺」,民國創設村制後,前述名稱始廢,但南北二十隊之地名,則從未更改。南北二十隊中,比較突出的是南三隊,又名曰「龍王口」,因該地有兩個較大建築,一爲「汎官衙門」,一爲「泰山禪寺」。「汎官衙門」是民國鼎革之前葦蕩北營的行政樞紐,「泰山禪寺」則是南北二十個隊民間佛敎信仰中心,論規模亦堪稱灌邑東鄕的最大叢林。泰山禪寺廟產,有香火良田千畝(...

  • 文章憶江南(頌家鄉連雲港)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1期  作者:楊荷生  出版时间:2001-03-01
    关键字: 故乡风貌 人物回忆 花果山 交通建设

    一、家鄉好!花果喜迎賓。攬勝攀峰朝玉女,潺潺濂洞水常新。大聖是鄉親。二、家鄉好!孔望久傳名。登頂憑虛思聖哲,臨崖賞刻想前英。不盡古今情。三、家鄉好!勝境憶漁灣。山嶺奔雷飛白練,層層穿石水潺潺。小憩老龍潭。四、家鄉好!東磊玉蘭開。千載名葩香十里,攀登石海過山來。恍似步天台。五、家鄉好!常記石棚山。疑是桃源穿徑入,前賢遺韻繞峰巒。亭上白雲閒。六、家鄉好!幽澗訪桃花。白石清泉塵外境,滿坡紅樹燦雲霞。觀刻在摩崖。七、家鄉好!白虎踞城中。集市風光留史蹟,玉峰輝映夕...

  • 文章雲台山與西遊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9卷 第4期  作者:趙掄元 洪志魯  出版时间:1987-12-01
    关键字: 吴承恩 云台山 旅游观光 人物回忆 乡贤事迹

    明代著名小說家吳承恩,以唐僧取經和有關的民間傳說爲素材,撰寫了一部神話小說「西遊記」;書裏安排了一個富於反抗精神的猴子精,保護唐僧西行,那就是孫悟空,爲全書的主角。可是猴子一般都是生活在山中,吳承恩係淮安人,而淮安無山,不能體會猴子的生活;於是他北行來到江蘇連雲港雲台山,這個雲台山據說在淸代康熙朝以前,還是一個海島,嗣後海水降低,才得與陸地相連。吳承恩來到雲台山,只見靑峰頂怪石嶙峋,露泉流水,洞天相連;並以樹老林深,奇花鮮果,春鳥秋蟬,眞是一個好所在。於...

  • 文章閑閑山莊雜憶

    来源期刊:《浦東》 第85期  作者:高君湘 出版时间:1996-09-30
    关键字: 闲闲山庄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人物感怀 高吹万 黄宾虹

    編者按:金山縣年前曾有提議重建「閑閑山莊」以作為觀光重點,此事至今仍在研討之中。高君湘先生為高吹萬先生之子,曾留學美國,專修法律,抗日戰爭之前,曾在上海執業律師,名重一時,並當選為上海市議員。君湘先生晚年居於香港,其子高錕,為名科學家,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九年,君湘先生即住於校長公館。今年六月底,君湘先生無疾而終,享年九十六,可謂福壽全歸。君湘先生此篇「閑閑山莊雜憶」,文筆雅健,敘述傳神,為紀念「閑閑山莊」不可多得之作。本文原刊於「南社紀念集」,年初由錢...

  • 文章漫話花果山「同悟性天」摩崖石刻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3期  作者:張義壯  出版时间:1996-09-01
    关键字: 花果山 摩崖石刻 秦镇熙 汪精卫 袁世凯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同悟性天」摩崖石刻,在花果山「七十二洞」景名石刻東南十多步處的石壁上,面向西北。上款刻「大清光緖二十八年四月初五日,與心一馬公約兩棠禪師兄同訪悟五禪師於雲台山,得遊此勝境,塵緣頓消,不可略而弗誌。」下款「庚寅進士御前侍衛秦鎭熙撰書。」楷書,正文四字徑約二十公分,上下款徑十二三公分,很少有人注意,如今被塗以紅漆,特別顯眼。秦鎭熙何人也,乃海州人士,家住沭陽縣九區楊口鎭的秦西圩。秦家,是晚清沭陽的大富翁,家有良田數百頃,宅院後的花園竟有二十畝,其生活之富裕...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