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山陵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南京名勝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2期  作者:秦家騮 出版时间:1978-08-10
    关键字: 南京 名胜 中山陵 明孝陵

    增进,很快,抗战以后,曾超出一百万人,称为全国八大都市之一。南京原为古来帝王之都,在此建都十三次,其间六代豪华,已成陈迹,但名胜古蹟,星罗棋布。其中北极阁、鸡鸣寺、淸凉山、雨花台、明孝陵、明故宫、玄武湖、莫愁湖等处,皆为大好游览之处,中山陵尤为中外人士瞻仰凭吊之胜地。惟因八年抗战,元气凋伤,胜利还都,痛定思痛,渴望求治之时,不料赤祸披靡,河山易色,首善之区,又见沦守,惟望世界洞悉敌奸,不再受敌骗,以正义之声高照我反攻圣战早期达成,收京之日非遥,靑天白日满地红

  • 文章庄严肃穆的中山陵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8期  作者:郭嗣汾 出版时间:1978-02-10
    关键字: 中山陵 建都南京 奉安陵寝大典 紫金山 中山陵景观

    中山陵牌楼南京是我国的首都,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文化之发达,形势之雄壮,古今闻名。诸葛武侯所谓「据龙蟠虎踞之雄,依负山带江之胜」,可描绘出其形势之优美重要。当辛亥革命成功,满淸帝制被推翻,是岁十一月各省代表会于南京擧行,以最大多数票选擧 国父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在南京组织政府,改用阳历,第一个亚洲的民主共和国于焉正式成立。国父一向力主以南京为中华民国首都,一再以历史事实及地理上优越地位提示国人的注意,并策划出对南京建设的宏远规模

  • 文章吴伯雄拜谒中山陵称振兴中华是共同目标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76期  出版时间:2009-06-25
    关键字: 中山陵 国民党主席 孙中山纪念馆

    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六月一日上午率领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成员前往南京中山陵,进行谒陵活动纪念孙中山先生奉安中山陵八十周年。吴伯雄一行抵达中山陵后,一路拾级而上,进入祭堂。面对孙中山先生石刻坐像,吴伯雄携林丰正、蒋孝严、吴敦义、曾永权四位国民党副主席及访问团其他成员静默肃立。司仪宣布祭祀典礼开始,吴伯雄向孙中山先生坐像敬献黄色花环。在司仪宣读祭文后,访问团成员向孙中山先生坐像行三鞠躬礼。随后,吴伯雄一行依序进入墓室,凭吊孙中山椁。在中山陵博爱坊前,吴伯雄发表

  • 文章故鄕發展歩歩向榮二〇〇二江蘇省長江兩岸各縣市敦親參訪團出訪紀實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12期  作者:王國榮  出版时间:2003-02-15
    关键字: 雨花石 中山陵 常州 历史文化 交通

    宽广,联想越丰富,越能在这小小乾坤中发现它们的庐山眞面目。雨花石的精品是藏石家梦寐以求的瑰宝,从古至今,人们赏石、藏石,形成了独特的雨花石文化。中山陵来到南京,不能不去凭吊中山陵。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位于南京东面著名的钟山风景区。钟山又称金陵山,因楚威王在此设金陵邑而得名。钟山是宁鎭山脉的最高峰,海拔四四九米,曾历经沧海桑田之变。远远望去,仿佛一条飞动的巨龙,「钟山龙蟠」形象地槪括了钟山的磅薄气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又曾是佛教胜地,名胜古蹟比较集中,梅花山、灵

  • 文章江南佳麗南京城

    来源期刊:《南京文献》 第2期  作者:彭善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金陵名胜 煦园 中山陵 长江大桥 中山植物园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这是古人赞颂南京的诗句,无非是称赞它山川雄奇,人物俊秀。南京是江苏省省会,位于长江下游南岸,这座历史名城,历来盛称;六朝胜地,十代古都,三国时诸葛亮就以『钟阜龙蟠,石城虎踞』槪括了南京一带的山川形势。我们这次慕名来此一游,亲自领略她的自然山水之胜,又欣赏她的历史文物之雅。先后参观了煦园、中山陵和长江大桥等主要景点。金陵名胜之花—『煦园』我们乘车来到长江路孙中山先生临时大总统的府第。大院西侧,有一座瑰丽多姿,历史悠久的古典花园

  • 文章故鄉去來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7期  作者:王乃位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返乡探亲 白衣河畔 西安城墙 大雁塔 兵马俑 中山陵

    南京,已将南京列为观光重点。五月十六日上午偕妻儿一行四人,乘招手小汽车,依序游览中山陵、灵谷寺、明孝陵、玄武湖、鸡呜寺。(注:南京中山陵)㈠中山陵:位钟山南麓,为南京最负胜名规模最大之观光地,早已心慕神往。是日风和日丽,心旷神怡,游兴倍增。陵园牌坊系陵园起点,举目向墓道墓堂望去,庄严雄伟,观众成群结队连绵不绝,形成观光人潮。余等四人边走边观边谈,时停走观赏,时坐地休憩,遇有佳景,拍照留念,逢牌吿文献,即停足观看。自牌楼起,一路参观陵门、碑亭、祭堂。惟至墓堂

  • 文章佛教勝地棲霞山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9期  作者:郭嗣汾  出版时间:1978-03-10
    关键字: 明孝陵 中山陵 栖霞山风光 舍利塔 千佛岩

    缭绕,后湖隐见。俯瞰城中,万家烟火,绮纷绣错。旷无人处,夕阳故宫也。北凌大江,苍然极浦,紫盖黄旗之气,犹有可想见者。而虎跼龙蟠,江山如故。」山上古蹟甚多,历代战争,迭遭兵燹,多湮没不存。栖霞山栖寺■灵谷松风钟山与栖霞山,古蹟名胜甚多。紫金山麓的明孝陵与中山陵,是中外闻名的伟人与民族英雄的陵墓,也是有名的大风景区,游人来此瞻仰祭拜和游览者不绝。陵园大道上,车马辐辏,行人如织。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氏的陵墓,建于紫金山中峯南麓之下。陵前有御道御河,桥北有巨大石兽

  • 文章台灣情、江南行(南京篇三)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94期  作者:陳澄洲 出版时间:2013-08-01
    关键字: 南京印象 中山陵 国父纪念馆 明孝陵 金宝山安乐园

    巍巍的钟山,龙蟠虎踞,石头城」在台湾长大的孩子,要体会南京印象,就寄情于「钟山春」歌词中。南京从春秋战国,楚越时期建城,迄今已逾两千多年。在明朝重修南京清凉山古城墙时,在一处城头上发现有块鬼脸红烁石,故又称鬼脸城。只是此回我们上钟山游中山陵、明孝陵后,已过中午时分,无缘见到石头城古蹟了。一早到中山陵,由入口牌坊朝西北眺望远处,中山先生的陵门、陵寝等建物,气势磅礡、庄严肃穆。笔直的墓道,既宽且高。由牌坊至陵寝共十个平台;三百九十二级阶梯(代表当时

  • 文章中山陵 显贵来京第一要 紫金山麓拜圣陵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4期  出版时间:1971-10-10
    关键字: 中山陵 孙中山 紫金山 三民主义 铁道部

    中山陵是 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地在中山门外,紫金山麓,高出明孝陵,而在其近峦之上。 国父主持革命集四十年,创立民国,手定三民主义,及五权宪法,奠定了我中华民族万世之基,该受我全国上下一致之崇敬。忆 国父逝世于民国十四年三月十二日至十八年五月奉安于中山陵。陵之墓室,在坡高五百多尺以上,前有高三十六尺,宽有五十七尺之大石牌坊,横额有国父手书「博爱」二字。由此上墓道,共一千四百五十尺,而抵陵门。有「天下为公」四字,再经二百九十石级,而至祭台,前之平台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