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黄花岗共返回3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紀2005、3、30好巧的緣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3卷 第4期  作者:麥瑞台  出版时间:2005-10-31
    关键字: 黄花岗公园 黄花岗剧院 文艺汇演 人物回忆

    曾于一九九二年为了台湾师大的博士论文,到北京、济南、沈阳、洛阳与郑州蒐集资料,在北京机场下飞机时,逾不惑之年首度踏上故国土地的我,心情既兴奋又紧张;二〇〇二年又以半百之龄首度踏上广州的土地,亦极度的兴奋,因为是为了即将转车返茂名探望叔父与舅父的归乡之旅,也为了即将进行的暨南大学产业经济所的博士班考试而紧张;二〇〇五年的今晨,有莫名的冲动,让我按耐不住而想三度进入黄花岗去瞻仰先烈,广州巿六十三路的公车,从暨大走黄埔大道过中山立交转天河立交,再沿天河路到达与

  • 文章記室試掄元王樹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5卷 第3期  作者:阿冰 出版时间:1975-12-01
    关键字: 王树 《吊黄花岗文》 记室

    当年陈伯南主粤时,曾公开招考记室,那次荣居榜首的王树(号雪溪,新会人),相信读者中还不少记得其人。它是位积学勤劬之士,但卒以过劳病瘵,夭其天年,死于战后第四年戊子,享年还未到四十,这就不能不令人痛惜了!雪溪获售时最得人传诵的一篇文章,是「吊黄花岗文」,笔者几经搜罗,才搜得其全文录下:「有生必死,何足动心?没世无名,古来共疾。是以刘生慷慨,遗恨幷州。文相从容,捐躯燕市。莫不厉长存之浩气,悬万丈之光芒。而人杰地灵,足壮山河之色,遗声余烈,弥增风景之思。若使

  • 文章國父黃花岡大革命的時代意義(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1卷 第4期  作者:林家鴻 出版时间:2013-10-31
    关键字: 孙中山 时代意义 黄花岗起义

    林家鴻,廣東揭陽人。一九四九年生。中正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畢業,政戰學校政研所法學碩士,歷任國防後勤要職及第二〇二兵工廠各式火砲彈所長,第二〇五各式槍砲武器彈藥兵工廠上校副廠長,經濟部中小企業榮譽指導,並任教中華、光武等大專院校。現任桂莊中山文化基金執行長、達鎰企業副總經理、台北廣東同鄉會理事、青年及國父遺教主委。

  • 文章黃花後死者的東莞黃俠毅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陳士誠 出版时间:1974-09-01
    关键字: 黄侠毅 人物事略 黄花岗起义

    黃花開,黃花落。花開花落年年在,斯人一去不復囘。嗚呼!論功行賞客,不記昔人頭刀推,黃花開,黃花落,花開花落年年在,斯人一去不復囘。這篇悼念三月廿九黃花節的詩,我已經記不起是那一位革命同志所作的了。這篇詩章當然是有感而發,令人低徊不置。可是有參加三月廿九日攻督署之役,而沒有殉難,却並不都是「論功行賞客」,因爲擧義之初並沒有「論功行賞」的觀念,猶之介之推之隨重耳出亡十九年,而囘晋之後,隱居綿山,終身沒有言祿,却說:「不敢貪天之功以爲己功」,這纔眞是一個頂天立...

  • 文章革命摇籃在廣州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黎澤霖 出版时间:1974-09-01
    关键字: 广州 革命摇篮 名胜古迹 黄花岗 黄埔

    廣州在春秋時爲百粤地,秦時爲南海郡,近世才成爲廣東省會。一名五羊城,或名穗城。地近熱帶,三冬無雪,四時常花,稻薯三熟,蠶絲七收。廣州又爲粤江流域百物的集散地,遠自漢代,廣州卽發展了海外貿易,聞名世界。這兒南臨粤江之口,北倚越秀山,形勢非常雄偉。粤漢、廣九、廣三等鐵路,均由此起點,交通便捷。巿內商業繁盛,人煙稠密,江中船舶櫛比,浮家泛宅,儼若巿集。相傳當年蒙古人入粤,獨蜑戶們不服,因削其戶籍,驅之江海,不准參與科擧鄕試,今珠江沿岸此族特多,增加水都的繁榮。...

  • 文章黃花岡烈士中的廣東人和華僑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鄧飛鵬  出版时间:1971-12-31
    关键字: 黄花岗烈士 广东人 华侨 革命资料

    黃花岡烈士中的特點:——粵籍者五十一位,佔絕大多數。其中有三十位是海外華僑,佔全體烈士人數中三分之一强;粵籍烈士中,花縣籍者十八位,花縣徐姓佔十之九。黃花岡烈士革命起義殉國事實,史書記載甚多,不必贅陳。茲節錄鄒魯先生「廣州三月二十九日革命記」,以見槪略。——「民國紀元前一年辛亥三月二十九日,黃興率領革命同志起義於廣州,攻兩廣總督署不克,死者駢羅………諸烈士遺骸,四月初三日,(按:指辛亥四月初三日。)淸吏始令善堂檢拾,以次移於諮議局前,多折臂破腦,血肉糢糊...

  • 文章驚天動地永垂不朽的革命史篇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3卷 第1期  作者:梁甲榮 出版时间:1983-03-31
    关键字: 黄花岗起义 烈士 中华民国 革命战争

    一、中華民國的歷史,就是 國父孫中山先生畢生革命與遺敎所締造的奮鬥史, 國父致力國民革命起初僅以志同道合寥寥可數的志士,推翻了數百年專制腐敗喪權辱國的滿淸,所憑藉的不過是對自由民主的信念,和革命的決心與勇氣,終能創造摧枯拉朽旋乾轉坤的光榮歷史,因此 國父在孫文學說中說,「吾心信其可行,雖移山塡海之難,終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雖反掌折枝之易,亦無收效之期」,又說:「誠者成也,精誠所至,金石爲開」,由此可知「誠爲革命的動力,力行就是革命的要訣」 國父又...

  • 文章黄花之役 國父行踪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6卷 第1期  作者:梅喬林 出版时间:1976-05-01
    关键字: 黄花岗起义 孙中山 行踪 演讲 电文

    今天是靑年节,囘首辛亥革命的伟蹟,已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当年革命先烈们起义广州时, 国父不在国内,适在海外奔走筹款及鼓吹革命。关于 国父当时的确切的行踪及事蹟,想必为世人所关心,乔林是时适巧随侍国父左右,对当时情形知道得比较淸楚,今日趁着黄花岗纪念节日,将见闻所及略加记述,以作为编纂党史时之一助。自庚戌年元旦,先烈倪映典在广州鼓动新军擧义失败后,国父即步出国门,奔走海外各地,筹集公饷,以图再擧,在一年左右的时间中, 国父足迹遍纽约、伦敦、南洋、日本

  • 文章國父黃花岡大革命的時代意義(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1卷 第3期  作者:林家鴻 出版时间:2013-07-31
    关键字: 孙中山 时代意义 兴中会 同盟会 黄花岗起义

    (注:林家鴻先生在演講「國父黃花岡大革命的時代意義」時神情奕奕)壹、國父革命運動的緣起滿清王朝宣宗道光廿二年(西元一八四二年)中英鴉片戰爭失敗,訂定南京條約割讓了香港;文宗咸豐十年(西元一八六〇午)英法聯軍戰役,滿清再敗,訂定北京條約,割讓了九龍;德宗光緒十三年(西元一八八七年)讓出了澳門屬葡萄牙永久管理經營;列強覬覦廣東企圖明顯;然因廣東早於漢代即海運開通,文明開化甚早,民族的開拓性及創造與自主性甚強,保護鄉梓社稷的民族意識普植基層十分堅定,外人頗難得...

  • 文章追懷先烈·永念忠魂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0卷 第2期  作者:王杰謀  出版时间:2012-04-30
    关键字: 黄花岗起义 七十二烈士 周年纪念 革命

    本期欣逢一〇一年「三•二九」青年節,特轉載七十五年三月卅一日出版之第十六卷第一期 「廣東文獻」季刊,王杰謀先生所寫:「追懷先烈•永念忠魂」大作,以激勵當代青年為國家民族再奮起,完成先烈們未完志業。—編者識

共35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