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育事业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敬悼一代良師孫亢曾先生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7期  作者:丘尚堯 出版时间:2003-02-15
    关键字: 孙亢曾 人物传记 教育事业

    苦口授門生,父女及身,教育成傳家事業;愛心栽桃李,兄弟同德,志趣在為國育材。

  • 文章鄉賢——丘正歐博士事略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6期  作者:丘尚華 出版时间:2002-02-23
    关键字: 丘正欧 人物传记 教育事业

    丘正歐博士家名漢興,字正歐,以字行,廣東梅縣西陽鄉普愛村人。其父長安公,早年僑居馬來西亞,從事錫礦業,惟無多大成就,是以家境清寒。先生天資聰穎,性喜讀書,每試輒列前茅。就讀縣城東山中學時頭角崢嶸,備受前後任校長葉菊年、丘可貞兩公之激賞、揄揚。其時即備感經濟困難,幸獲級友丘佐榮先生函告乃父丘燮亭先生(公爲荷印首府巴達維亞實業家、慈善家,先後資助有志青年完成東西洋名校博碩士學位者計五十餘人),燮亭公即資助正歐先生完成東中學業,其後考取北京大學,以迄赴法留學,...

  • 文章晓云法师之教学生涯与教育事业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0卷 第4期  作者:弘齋  出版时间:2002-10-31
    关键字: 晓云法师 教学 教育事业

    年高德韶之曉雲法師去年乃其九秩嵩壽,華梵大學出版有《曉雲導師九秩嵩壽祝嘏文集》。其書封面底頁處印製有一篇,其文云:廣東南海人,曾師嶺南派畫祖高劍父,畫藝精湛,被譽為「嶺南女畫傑」。早年旅跡遍及東南亞、歐美各國,曾在印度泰戈爾大學任教。投止天台宗倓虛大師座下後,發願一生奉獻教育,嘗言道:「我的生命與教育是一體的,它將陪伴我到生命的最後一天。」受張其昀創辦人之請,來台任教文化大學十七年,創辦蓮華學佛園、華梵佛學研究所,及中國佛教史上第一所佛教大學—華梵大學。...

  • 文章哲人其萎 立雪神愴追記 孫師侃公教授生前二三事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7期  作者:廖傳淮 出版时间:2003-02-15
    关键字: 孙亢曾 交往经历 教育事业 往事回忆

    一、提掖後進,膽大心細民國卅六年八月,盛傳多時的「黨」「團」合併案終告塵埃落定,三民主義青年團併入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設置青年部接管黨團原有青年運動業務,國立北京大學名教授陳雪屏先生奉派為部長。九月中旬,原任國際善後救濟總署江寧分署南京辦事處處長的侃公老師突然駕臨中央團部監察會訪我,垂詢中央團部的組織、編制和業務甚詳。我一一據實報告,但侃師並不滿足,還要我到幹事會秘書處拿了一厚冊的現行章則。過了幾天,他又來訪,問我在中央監察會的職位,薪級和經管業務...

  • 文章文昌縣浮雕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符駿 出版时间:1991-06-30
    关键字: 文昌市 教育事业 海陆交通 渔业

    六、漁航業與陸地交通文昌港口衆多,漁、航業發達,唐宋以還,常有遠洋漁船在南海島礁捕撈,商船往返東、西南亞、印度洋,移殖僑民數十萬。這種船隻,北部由舖前往安南、泰國;南部由淸瀾、長把開赴星馬、印尼、婆羅洲。每年乘東北季風南下,次年順西南季風北回,舖前對岸屬瓊山,有小數瓊山居民隨船出國,故泰、越現有小數瓊山僑民,南部幾全部為文昌人。南行商船約可載二三百人,單程船費光洋一元。陸地平坦,闢路容易,民國十一年創開公路,全配由附近鄕村辦理,多只剩一路線,兩側各開一水...

  • 文章黎明博士的教育偉業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鄕會會刊》 第22期  作者:編輯室 出版时间:2008-02-16
    关键字: 黎明 教育事业 岭东技术学院 人物传记

    黎明博士现任「岭东科技大学」董事长及「岭东中学」创办人,奉献教育事业凡四十余年,桃李天下,杏坛留芳。非仅兴学育才卓荦有功,即在个人的德慧慈怀,亦有足堪景仰的风范。一、出生海外,辗转迁徙黎女士一九二〇年出生于马来西亚,七岁时随祖母及亲人返回故乡广东省梅县,接受教育。就读中学时,与当时任职「松口中学」训导主任的蔡亚萍先生成婚,其后又辗转进入「华南中学」、「南华学院」深造。二、献身教育,化育春风历经八年对日抗战,胜利后「南华学院」迁至汕头,黎女士于一九四七

  • 文章正義之士趙氷先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0卷 第1期  作者:馮忠效 出版时间:1980-03-31
    关键字: 赵冰 求学经历 革命经历 教育事业

    注:赵冰博士遗像)我怎样认识赵冰先生我是一个执业中医者,除了替人治病,维护健康外,更要负起承先启后的责任,所以有关中医药的新闻,我都加以注意。大概距离现在十七年左右,报章上突然见到一段惹人注意的新闻,就是在香港中文大学成立前,赵冰博士向「富尔顿委员会」[1],建议在中文大学内「增设中医学院」一事。这时候我们几位志同道合的中医斗士,[2]如中国医药出版社社长谭述渠先生;编辑委员幷主编香港孔圣堂「孔道季刋」之李耀宇老先生;以诗、书、画、医四绝鸣于世的苏台

  • 文章高風亮節,一代賢豪——紀念教育家孫公亢曾先生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7期  作者:溫懷粦 出版时间:2003-02-15
    关键字: 孙亢曾 教育事业 北伐战争 人物传记

    天潢貴胄避禍來梅孫公亢曾先生字侃爭,廣東梅縣人。民國前十三年九月廿日生,民國九十一年九月十六日逝世,享壽一〇五歲。亢曾先生之先世,係明太祖朱元璋「天潢貴胄」,神宗皇帝之嫡派。清雍正二年(公元一七二四年),始祖梅莊公,攜祖妣柯氏及六歲女二歲子耀寧公,暨外弟家屬,由江南江寧縣,間關數千里,艱難輾轉來抵程鄉(今梅縣),為避禍也。蓋以當康、雍年間民間擁戴明裔揭義旗者屢次,涉嫌疑遭誅族者,毗連郡縣,騷然不安;梅公當時雖已易為孫姓,但為安全計,不能不遠投荒僻。梅公捐...

  • 文章吾梅文風,吹拂寶島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8期  作者:謝餉蓀 出版时间:1994-02-20
    关键字: 蔡亚萍 黎明 教育事业 客家精神 热心公益

    編者按:吾梅文風鼎盛,夙爲國人所知。先賢蔡亞萍先生、暨其夫人黎明女士於來台之後,以其熱愛敎育之精神,於台中市南屯區先後創設嶺東商業專科學校、暨嶺東高級工商職業學校,爲國培才,功在敎育,卓然有成。辦學之餘,復熱心公益,關懷僑敎,亦多足述。按亞萍先生畢業於國立廣東法學院,夫人黎明女士畢業於梅縣私立南華學院,亞萍先生曾獲韓國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黎明女士則獲美國湯瑪斯摩爾大學榮譽博士學位,實至名歸,足爲吾梅增光。本文作者就其夫婦創校之艱辛歷程,關心僑敎、與宏揚...

  • 文章吳鼎新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1卷 第4期  作者:陳鶴齡 出版时间:1992-01-30
    关键字: 吴鼎新 人物事略 教育事业

    吳鼎新先生,字濟芳,號在民,淸光緖二年九月六日,誕生於廣東省開平縣樓岡鄕高岡里。光緖八年,先生七歲就傅,十二歲讀四書習對聯,十六歲赴廣州就大館,作應制文及詩賦。光緖廿四戊戌年,先生廿三歲以府試第一名案元進庠。先生年廿六知科舉應制不切實用,從事新科學及數學為基礎,乃從蔡最白先生習數學,博覽科學圖書。光緖廿九,先生廿八歲考進京師大學堂師範館博物科肄業,季冬寒假旋鄕,商准父老,創辦樓岡鄕育英小學校。光緖卅二丁未春,先生年卅二,畢業京師大學堂,列最優等,獎給舉人...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