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客家人共返回2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典型的客家民居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3卷 第4期  作者:廖世覺 出版时间:2015-10-31
    关键字: 客家人 民居 建筑特色

    注:九连山村落)客家人是中原汉族因战乱南迁,他们的祖先大都做过一官半职,甚至做过帝王,及其他较富有的商贾,有「中原衣冠」称赞,生活在群山丛林秀丽的田园及古朴典雅的民居,沉浸在中华文化遗风,以及享用独特的客家美食,生计朴实,积极进取,无一不表现客家风情。客家人流浪南方各地,被原住民称为「客」,由于平地已经有人居住,几经纷争,客家人只能选择在生存环境恶劣的山区立业,这就是「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的历史沧桑的无奈!历经岁月转移,昔日的恶劣环境,今天已经

  • 文章泰国现任总理塔信——客家人的光辉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鄕會會刊》 第20期  作者:溫文樣 出版时间:2006-02-11
    关键字: 他信 客家人 人物传记

    之余热衷政治,曾组独立党,多次当选清迈区议员及泰国下院议员。传至塔信为客籍华裔泰人第四代,其目前之政商成就远远超越乃父乃祖,绽放著客家人的光辉。从母系言:其外祖父黄子伦(铨成)从梅县松口赴泰国曼谷谋生,随后北迁清迈从商,几经勤奋努力逐渐成功而为当地侨领之一。其母黄金鲤行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与兄长焕香(凌中)随赴泰探亲之祖母沈阿妹(祖父黄桐秀)回梅县居住约二年后再返泰国清迈。其后于归邱府,传至塔信为母系第三代华裔泰人。塔信保留有中文姓名,是我客籍侨外后裔

  • 文章百姓尋根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3期  作者:鍾台山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客家人 追溯祖先 台湾姓氏 祖籍地寻根

    人同根,语同源,一脉相承的地缘—血缘—历史渊源。汉家人(客家人)早期移民来台,受到清初渡台三禁影响,比河洛人(福佬人)要来的晚。因此西部肥沃平原大都已被福佬人占有,便往丘陵地、山坡地开垦谋生,因此客家人现在比较集中在桃园、中坜、新竹、苗栗、台中新社、石岗、东势、高雄美浓、六堆、屏东等地区。俗云:「木有本,水有源」,人一样与先祖血脉相连,无人不想追溯祖先,因此中国人自古以来,无不重视姓氏寻根。台湾百姓往大陆寻根,大可分为两种。一、是明清时期因拓垦而移居台湾

  • 文章客家民族之性格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7期  作者:溫定良 出版时间:2007-12-01
    关键字: 客家人 民族性格 打油诗

    (一)客家民族生于僻地,民風淳樸,生活簡單。素抱:「日求三餮,夜求一宿,粗茶淡飯,一生清福。」勤儉持家,誠實待人。因而孕育民族性格:硬打硬,敢作敢當,為公義愛打不平。不受人欺侮,亦不畏強暴。嘗為保衛國家、家庭和自身安全,不惜犧牲性命。反觀現代寶島社會,民風習俗大不相同了。由於經濟起飛,人人口袋有錢,終日大碗酒,大塊肉,並講究烹飪技術,競尚山珍海味的佳餚,大快朵頤。又一年四季,藉酬神膜拜,喧嘩閭巷,聲震屋瓦。舖張筵席,羅列庭院,盡情享用。至餮畢,屁股一拍,...

  • 文章发扬客家人勤奋的精神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1期  作者:蔡亞萍  出版时间:1987-02-08
    关键字: 客家人 特质 办学经过 蔡亚萍

    (本文作者現任國大代表、嶺東商專、工商兩校創辦人,台中市廣東同鄕會理事長。)

  • 文章客家與畬族究竟是誰同化了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0卷 第3期  作者:馮秀珍 出版时间:2012-07-31
    关键字: 客家人 畬族 语言 历史 同化问题

    本文作者冯秀珍为广东丰顺客家人,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客家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北京客家海外联谊会学术部主任,中国易学与科学委员会理事。

  • 文章認識國父家世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陳運通 出版时间:1990-03-31
    关键字: 孙中山 客家人 家世考证 档案资料

    联合报七十八年十月十八日专文讨论国父家世史料,谓国父是否客家人,无法肯定,同月廿八日联合报又刊出台中大里施荣安「国父不是客家人」一文,内容更简单而不深入。兹就笔者查考所及,提供数点,以作大家参考。从资料上看来,国父是客家人,应该是没有疑问的。早在一九八四年(民国七十三年)六月廿九日笔者旅居美国期间,见华府邮报刊载:「国父族谱在大陆江西省宁都县发现」惟中共幷未公开详细内容,无法探其究竟。研究国父家世的学者甚多,著作亦不少,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如:一、一九四二

  • 文章梅州巿蕉嶺年俗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8卷 第1期  作者:徐桂盛 出版时间:2010-01-31
    关键字: 年俗 客家人 传统文化

    祭祖,以谢祖先。入夜系除夕晚餐,又叫团圆饭。按长幼辈分座次,如家中有外出谋生子弟,不能赶回家共餐,则要依坐序摆上一付碗筷与酒杯,表示一家团圆,这点,显示客家人对家族伦理的观念之重视。除夕晚,每家每户必须点燃油灯「早年用煤油」,直到年初三,家乡话叫点年光,以示一年的光明和吉祥。到了除夕夜十一时「子时」起,各村庄家户,鞭炮齐鸣,乡人叫开门炮,迎接新年届临,然后携带牲果,到祖堂祭拜祖先,以示禀告祖先,一年复始之意。自此日起,至年初三,不可打扫或说不吉利的话。初一晨

  • 文章與廣府人、潮州人比較的客家民性(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6卷 第4期  作者:馮秀珍  出版时间:2008-10-31
    关键字: 客家人 广府人 潮州人 比较研究 族群

    形容潮州人飮食(家乡地处客、潮之交),说「一个橄榄(醃渍)一顿饭,飮食的咸淡也是由其体质的差异而决定的(与肾有关)」。(2客家人肝分比较高。金彤新医学认为,肝分高者体力较强,所以比较能干,由此而造成的性格特点是:性格直爽、脾气倔强、为人正直、嫉恶如仇等。正直、耿直,则做事光明正大;嫉恶如仇、脾气倔强则容易得罪人;此性格还会导致做事欠缺深度思考,带来一些副作用与意想不到的麻烦。上述关于人体与飮食的内在关系在金彤新医学都已找到答案。金彤先生新医学理论详见新医学网

  • 文章客家年俗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1卷 第1期  作者:陳運通  出版时间:2003-01-31
    关键字: 客家人 年俗 风土习俗

    客家人原是中原汉族,因各种因素由北南迁,自东晋以后一千六百年来,分布海内外约一亿人口,各地客家人的年俗流传下来,大同小异,一般有:一、入年挂—农历十二月廿五日起就「入年挂」了,家家户户大扫除,不可说不吉利的话,有用香味的树叶放在热水中给老幼洗澡,暂停工作,有大锣鼓乐队的,就可以开始敲打了,家庭主妇则开始准备鸡、鱼、肉等三牲,敬天地神明并拜祖公。二、储食物—由十二月十五日起至正月十五日止,要准备过年的食物,例如:⑴甜粄:就是用米磨蒸的年糕,用七成糯米,三成

共28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