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七十二烈士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追懷先烈·永念忠魂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0卷 第2期  作者:王杰謀  出版时间:2012-04-30
    关键字: 黄花岗起义 七十二烈士 周年纪念 革命

    本期欣逢一〇一年「三•二九」青年節,特轉載七十五年三月卅一日出版之第十六卷第一期 「廣東文獻」季刊,王杰謀先生所寫:「追懷先烈•永念忠魂」大作,以激勵當代青年為國家民族再奮起,完成先烈們未完志業。—編者識

  • 文章踵武黃花崗先烈精神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8卷 第1期  作者:吳詠九  出版时间:2000-03-30
    关键字: 黄花岗起义 七十二烈士 革命精神

    在中国近代史中,最光辉、最壮烈、最为感奋人心的一页,殆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史蹟莫属。这群抱定以天下为己任,视后死为耻辱的国民革命先烈,其舍身取义,为国捐躯的英勇抉择,自兹而后,遂成为炎黄胄裔立身行事的典范模式,与光荣奋斗之南鍼,及完竟不朽人生之标准鹄的。七十二烈士在八十九年前的三月二十九日,会合同志,高举义旗,所发动的第十次国民革命行动,虽未完全成功,但其所抱定的「以死来感动四万万人」的目的则达成了。他们壮烈成仁的事蹟,不但立时激发了当时全国志士仁人

  • 文章廣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烈士考實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卷 第1期  作者:費廣生 出版时间:1973-03-01
    关键字: 黄花岗起义 七十二烈士 人物考实

    硏究三月二十九日之役烈士之传记是去年春开始的。这件事的困难有似大海捞针,我虽然发动了几百位同好去寻觅史料,而他们均因无所获而放弃了搜访的念头。因此,即令得到很少的传记资料,亦宜沾沾自喜了。通常以为广州之役殉难的烈士只七十二人,故有七十二烈士之称。那七十二人呢?通常以民国十二年勒石建立的黄花冈烈士墓碑上的七十二人为七十二烈士。可是,分明葬在黄花冈的七十二烈士的眞实姓名并不全在碑上。民国十年邹鲁先生撰了黄花冈烈士事略一文,请 总理赐序, 总理在序文

  • 文章黃花崗之役始末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8卷 第1期  作者:倪文達  出版时间:2000-03-30
    关键字: 黄花岗起义 七十二烈士 名单资料

    国父孙中山先生手创三民主义,领导国民革命,其目的,在求民族独立,民权平等,使人民生活的自由乐利。我革命先辈虽经多次的失败,仍于崇高志节,不屈不挠,勇往直前;三月廿九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不惜洒热血,抛头颅,掀起了澎湃的革命高潮,武昌义旗一举,全国响应,终于推翻了三千年来的专制政体,使中国历史开创了新的时代,也开了亚洲的民主先河。惟建国迄今近九十年,国家多难,磨劫重重,致拥有世上最多数人口及锦绣河山,仍未臻于至善之境。缅怀先烈缔造民国艰辛,对于先烈的崇高

  • 文章編輯室報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8卷 第1期  作者:王萬福 出版时间:1988-03-30
    关键字: 编辑室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胡汉民 通知报告

    本期出版适逢 蒋故总统国丧之后随着黄花冈七十二烈士纪念日也同时到来,我们全体同仁以无比的严肃悲痛迎接着非常的日子。沈副社长旭步先生在中央秘书处文工会追随 蒋故总统七年,他以沉痛的心情、诚率的笔调,纪述沉痛的哀悼,勗勉国人,化悲为力量,实践总统贯澈民主宪政,实行三民主义的主张,七十二烈士「三二九」之役为革命史上、牺牲最大的一役,有此一役,惊破个人的迷梦,促使辛亥武昌起义,达成推翻满清创建民国之勋业,「三二九」之起义,当年系由黄兴、胡汉民、赵声三位

  • 文章革命巾幗鄧蕙芳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3卷 第4期  作者:李生輝  出版时间:2005-10-31
    关键字: 邓惠芳 生平介绍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巾帼英雄

    本文筆者曾服務監察院三十年,民國五十年間與當時任監察委員的鄧蕙芳女士爲鄰,故經常拜訪請益問候,乃將她追隨 國父參加同盟會、奔走革命親身經過,以口述歷史方式予以詳實筆錄保存。

  • 文章東莞李文甫烈士傳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7卷 第1期  作者:王紹通 出版时间:1987-03-31
    关键字: 李文甫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人物传记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仅李文甫烈士是东莞县籍,李烈士有轰轰烈烈事蹟,然知之者不多,我特就个人所知略述一二,作为抛砖引玉。希望东莞同鄕有知其家世、生平事蹟者,继续详细报导,以彰忠烈,这是我的期望。作者附识

  • 文章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李晚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譚國偉 出版时间:1989-03-31
    关键字: 李晚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人物事略

    去年仲夏,我亦趁回鄕探亲之便,在广州勾留旬日,为了一偿久未瞻仰的黄花冈七十二烈士墓园,乃专程赴黄花冈一行。当我进入墓园,一眼看到一大片的墓园里,林道乱杂,野草丛生,比之四十年前,花木扶疏,明媚整洁眞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慨。幸好烈士墓上,除了青天白日徽被移走,换上一尊自由女神外,其他尙称完整,并未影响 国父于进口大门横额所题的『浩气长存』的气慨。当我肃然凭吊了先烈之后,即趋墓之左前方,有七十二烈士之碑,在第二行第三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