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客家文化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也談昔日梅縣婚俗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1期  作者:侯願卿 出版时间:1997-02-15
    关键字: 梅县婚俗 婚礼流程 客家文化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乃人生終身大事。且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更何況不孝有三,無後爲大,傳宗接代,根深蒂固的思想深烙在中國人腦海之中。門當户對,雖是昔日婚嫁所講求,但當特吾梅社會中仍流行著許多變通之道,兹以印象所及,分而述之。

  • 文章淺談嶺南三大族群文化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8卷 第3期  作者:鄭通揚 出版时间:2010-07-31
    关键字: 广府文化 潮汕文化 客家文化

    岭南地域辽阔,山川纵横,互相阻隔,因而居民的语言、风俗、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形成多种不同的文化风格。从语言这个共性的因素来区分,岭南主要有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小范围内还有雷州文化、海南文化、桂广文化;从少数民族角度来分,就有黎族风俗文化群落、苗族风俗文化群落、瑶族风俗文化群落、壮族风俗文化群落、畬族风俗文化群落、回族风俗文化群落等。这些多姿多彩的文化群落,构成岭南风情各异的民族文化。(一)广府文化广州是岭南文化中心地,岭南文化以广府文化为代表

  • 文章涯寫阿姆話(吾梅俗語)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27期  作者:晨鐘  出版时间:2013-02-24
    关键字: 阿姆话 梅县俗语 客家文化

    聊家乡事,讲阿姆话,我谈到二十多年来回梅县探亲四五十回,发现有些古早(老话)很多都没有人讲了,有时我回去讲出一些,有的说没有听过,有的说没有听人讲了。曾老先生年岁和我差不多,也说的确很多老话(阿姆话)少人讲了。可见家乡变化之大了。笔者来台六十多年了,觉得家乡老话(阿姆话)有客家文化根柢,很有意思,兹就还记得的,讲出来,和乡亲大家共同回味回味。(一)人老三件歪,行路头挪低,打屁打出屎,屙尿淋湿鞋。(人老了弯腰驼背种种老态免不了。)(二)老人城(成)綑

  • 文章係客家人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2期  作者:台北巿客家委員會 出版时间:2012-12-23
    关键字: 客家人 客家文化 文化产业 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题公园

    注:台北巿客家委员会刘主委佳钧)如果你感觉生活周遭的客家人不多,也许那是因为我们不常用「你系客家人无」这句话问候旁人。其实,很多人身上都流着客家人的血液,承载着客家文化的记忆,如果能有一些方式去唤起这些「隐性客家人」的文化记忆,让客家人站出来,您可能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的身边有如此多客家鄕亲。台北巿的客家人多为二次移民,自幼来到台北工作打拼,接着在此成家立业,随着一代又一代的新客家人出世有些人成了隐性的客家人。因此我的责任更显重大,我要找出隐性的客家人

  • 文章梅州市市花——梅花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0期  作者:丘坡  出版时间:1996-03-05
    关键字: 梅花 特性 梅花精神 客家文化

    梅花,薔薇科李屬落葉花木植物。喜光、喜燥、耐寒、耐瘠,適應性強。我國梅花主要分布於黃河以南至南嶺以北的廣闊區域,梅州市位分布區的南緣,旣有適宜栽植梅樹的氣候和土質;也有氣溫較高,雨水較多,以至生長期病蟲較多,不利梅樹生長發育的因素。但只要掌握其生長特性,認眞落實各項栽培管理措施,要種好它也是不難的。梅可分花梅和果梅。花梅以開花觀賞爲主,不結實或很少結實。我國現有梅花品種達二百三十多個,目前梅州一帶所栽有江梅型單瓣白梅花和宮粉型重瓣的粉紅梅、紅梅等類型。果...

  • 文章歷史記憶與文化反哺:解讀大埔「火船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2卷 第3期  作者:周雲水 出版时间:2014-07-31
    关键字: 客家文化 火船屋 文化反哺 华侨文化

    以收获视觉冲击和心理震撼的双重效果。如果将广东梅州客家族群昔日从水路出洋谋生的始发站——松口、茶阳、三河等地的华侨建筑以特色为主题串接,就可以出现大思路,并使游客在欣赏与感悟之中体验客家华侨文化厚重的历史底蕴。客家华侨文化是客家人迁徙最好的注解,也是客家文化中最光辉灿烂的篇章。客侨文化的物质载体,首推中西文化合璧的客侨建筑。深挖客家华侨文化的内涵,需要从小处着眼,才可能最终定位于客家文化特色品牌的形成。当前,以生态文化体验为主线的旅游主题热度不减,粤东

  • 文章山歌處處有『客味』(談雩都情趣蒼翠中情愛山歌)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6期  作者:姚玉鳳 出版时间:2002-02-23
    关键字: 客家文化 情爱山歌 客家风俗 乡情乡音

    只要一提起贛南山歌,人們自然而然的便會想到聞名全國的興國山歌,你可知道嗎?雩都山歌,尤其是客味十足的于都情歌,可以稱得上是贛南客家山歌中的另一朵奇葩。俗話說,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作為贛南最大客家縣分的雩都,客家方言真可謂豐富多采。比如這首哥哥約妹柳樹下,兩人聊到月西斜。半夜三更露水大,郎脫衫衣給妹遮;倘若用標準普通話去朗讀什麼是拗口,而用客家方言去讀卻是一韻到底,朗朗上口,其他諸如福與肉、個與鞋、醒與間等等也是如此。所謂情歌,必然是心有靈犀,相互呼應...

  • 文章試論客家民系與方言的形成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3期  作者:謝永昌  出版时间:1999-02-27
    关键字: 客家民系 客家方言 形成过程 历史资料 客家文化

    始终维持着近代客家主要聚散地或祖居地的地位』。梅州还被认为『是定型期形成的典型的客方言区,是内部分歧较少的向心型方言区,是客家文化充分发育、客家意识十分强烈的客家地区。』加之梅县客家方言被学术界公认为标准的客家方言,因而梅州对世界客家乡亲有着很大的凝聚力,特别是许多海外客家乡亲将梅州誉为『客都』。

  • 文章故鄉祭祀祖先祠墓追記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3期  作者:丘秀強  出版时间:1999-02-27
    关键字: 祭祀礼仪 祖先祠墓 梅县风俗 客家文化 往事回忆

    去屋后山看过祭祖墓的热闹场面,印象深刻,停祭后又参加过酾地,自然的会想到从前祭地的隆重和现在酾地的简单,两者场面大不相同,于是曾请老辈「讲古」,希望获得一些祭祖大典旧事。后来在台湾亦曾请教曾经参加过祭祖大典担任执事的宗兄辈汉秀哥,综合得到不少口述,行之数百年的祭祖例规,可谓是不离客家祭墓文献的历史见证,值得一记留念,也可作为乡亲们的参考!回顾家乡的祭祖大典,先贤订下的例规,实极富客家文化中族教和社教意义,诸如:一、先贤为期后人永远孝思,年年定期虔诚祭祖,而

  • 文章2013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3期  作者:台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供稿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义民祭 2013台北客家义民嘉年华 客家文化 活动主题

    义民祭是数百年客家移民台湾后,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中所形成的独特信仰,此一信仰不仅是台湾垦荒时期客家移民时的心灵寄托,现今更成为客家人不畏艰苦、开疆辟土的精神象征。每一年,客家乡亲皆会齐聚一堂,向精忠卫国、保乡护土的义民爷献上最虔诚的敬意,并期望将义民爷牺牲奉献的忠义精神传承下来。台北市义民祭如今已是第26年了,今年有别于过往的地域性与小众性,令人欣喜的是许许多多乡亲以及企业家,有感于客家文化的美好必须被传承下来,纷纷主动参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发自内心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