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广州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广州的名胜古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8卷 第4期  作者:紫君 出版时间:1988-12-31
    关键字: 古迹介绍 广州 名胜古迹

    广州是中国的南方大门,亦是中国有名的二十四个古城之一。传说在远古时候,有五位仙人各骑一羊,身穿五色衣裳,手持六出稻穗,降临城中,把稻穗赠给这里的人民,并祝愿这里从此永无饥荒,丰衣足食,祷吿完毕即腾空而去,五羊则化为石。因此,广州有「五羊城」、「羊城」、「穗巿」和「穗城」的别名。广州是广东省的省会,也是华南最大的城巿之一,巿区面积九十二平方公里,人口三百三十多万。广州是中国的历史名城,已有二千八百多年历史。自七世纪唐代初期以来,广州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

  • 文章广州纱厂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2期  作者:張林 出版时间:2012-12-23
    关键字: 广州纱厂 往事回忆 诗文

    (一)五羊紗廠憶纒綿,燈不闌珊醉欲仙。思念長堤驚殘夢,不堪回首話當年。(二)月白風清夜,海珠橋下遊兩岸景色宜,醉夢不知愁

  • 文章广州誓师北伐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3期  作者:牧甫 出版时间:1989-09-30
    关键字: 广州 北伐战争 誓师 学术论述

    澈始澈终,相爱相亲,毋惧强敌,毋轻小丑,万众一心,风雨同舟,我不杀贼,贼岂肯休,势不两立,义无夷犹,国将沉沦,我不流血,民无安宁,国既沉沦,家孰与存,民不安宁,我孰与生。嗟我将士,矢尔忠诚,三民主义,革命之魂。嗟我将士,讨贼同仇,革命不成,将士之羞。嗟我将士,如兄如弟,生则俱生,死则俱死,存亡接续,决于今玆,不率从者,军法无私。以上词句是民国十五年七月九日先总统 蒋公在广州领导大军北伐之誓师词也。时隔大半世纪,桑田沧海,大陆同胞,尙在水深火热之中,眞

  • 文章東沙道上的巡禮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杜如明 出版时间:1971-06-01
    关键字: 广州东沙道 故乡回忆 散文

    南国的暮春,澹宕的东风,灿烂的红棉,悽婉的啼鹃,鄕愁像吹绉一池春水,涟漪,荡漾,兜上心头,倦了,廿载的羁人。髣髴是梦中,踽踽凉凉,踏上了东沙马路。东沙马路,是从广州东门起,向北延伸,一直到沙河为止。这是一条郊外的马路。淸明时节,许多人挑着纸钱,挈着食榼,沿着马路,到白云山一带去扫墓。沿路上不少茶寮,倦了,憇息。吃着著名的沙河粉,啜着山泉烹的香茗,啃着山水豆腐乾,眺着苍翠的远山,这情,这景,眞是一幅活的淸明上河图。东沙马路没有多长,大槪由东门至沙河墟约十里

  • 文章廡齋脞記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7卷 第3、4期  作者:廡翁  出版时间:1997-12-31
    关键字: 广州 历史 文化 杂记

    ㈠谈广州三百多年前的特区「十三行」「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这是清初诗人屈大均写的一首「广州竹枝词」。这词写出了清代十三行对外贸易的发达,写出了十三行中外商人的富有。十三行曾是我国给外国商人居住和经商的「特区」。这特区的历史、长达一五四年,而其中八三年,还是我国唯一的允许外商居住和经商的「特区」。这「特区」以独特的商品经济姿态,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这「特区」以独特的人文景观,出现在世界东方;这「特区」的形成

  • 文章汕梅穗旅遊瑣記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7卷 第3期  作者:劉超榮  出版时间:2009-07-31
    关键字: 汕头 梅州 广州 旅游 随感

    注:广州的海印大桥)民国九十七年二月中旬我偕家人自加拿大返台小住。我夫妻两人并趁台湾举行总统大选前空档时间,作了一趟潮汕梅县广州之旅,历时两周,有感所见所闻,兹谨记如次。潮汕怀旧之旅汕头是我国东南沿海重鎭。早在一八六一年时,清廷就将其辟为对外通商口岸。二十世纪三〇年代,汕头港口呑云吐量高居全国第三位。汕头凭借其富饶深广之腹地与陆海空运输快捷便利之优越条件是最早(八〇年初)就被中共选定为沿海经济特区之主要城巿;又因汕头是我国唯一巿区内拥有内海之城巿,益增

  • 文章百粤名人名聯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2卷 第1期  作者:金翁輯 出版时间:1982-03-31
    关键字: 广州 名联 苏轼 南国诗社 张之洞

    广东省城眞武庙 宋、东坡居士苏轼逞披发仗剑威风、仙佛焉而已有降龙伏虎手段、龟蛇云乎哉广州巿西北帝庙,民国后始以公产投卖变拆,民国二十年间见惠爱路玄妙观有铁铸巨型北帝塑像陈列头门,未知从何移此,时李「硏山」居端长广州巿立美术专门学校于此间。蒲涧联 宋、朱服孤臣正泣龙须草 游子空簪凤尾花宋元丰中乌程人朱服,以直龙图阁历知莱润诸州,绍圣中奉命使辽,后又为广州帅,其子朱彧著「萍洲可谈」三卷有云:「先公帅广,崇宁元年正月游蒲涧,因越俗也。见游人簪凤尾花作口号

  • 文章广州行杂咏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4期  作者:魏東海 出版时间:2004-12-01
    关键字: 广州行 散文诗联 艺文选粹

    (一)陳家書院歷滄桑,建築規模第一強。古色古香藝精絕,風光旖旎壓珠江。(二)大學城區兜一圈,風光秀麗拍胸前。優美環境讀書好,培育英才萬萬千。(三)文壇宿將魏中天,風雨荆途歷百年。大筆如椽描百態,壽星人瑞賽神仙。(四)順景樓高共七層,達人高臥惜餘年。思維敏捷筆仍健,抒寫人生百歲篇。(五)羊城景色十分嬌,樓外樓房路上橋。入夜風光更美好,霓虹星月共輝皎。

  • 文章广州河南历史画浅谈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0卷 第3期  作者:劉羣有 出版时间:1990-09-30
    关键字: 《历史绘画》 书画浅谈 广州河南地

    本文作者为香港艺术馆助理馆长「历史绘画」。)广州是中国最早的对外贸易港口。自一七五九年乾隆下诏施行海禁至一八四〇年间,广州作为唯一对外开放的商埠。外商来华商谈贸易时,大都居住城外濒珠江的商馆区。商馆为三层欧式建筑,地下是外商办公地方,上层则是住宅。货物则存放在十三行对岸的河南仓库中。一俟交易完毕,货物会由驳艇运往轮船,输运海外。由于商馆区于一八五六年被焚毁,外商暂时迁往河南地区居住,直至一八六〇年取得沙面的租借权为止。河南地区除了货栈林立外,更有一所

  • 文章羊城掌故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謝燕鳴 出版时间:1991-06-30
    关键字: 广州市 历史典故 名人轶事 景点介绍

    素馨和流花桥当人们来到流花桥一带,便可看到一处处花红柳绿,构成了一幅南国特色的画图。人们也许不知道,一千年前,这广州流花桥有一个美丽而动人的故事。远在南汉时候,广州有个种花的姑娘叫做素馨,长得十分美丽,美得有若天仙下凡,她不仅貌美而且心地善良,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姑娘。素馨善于种植「耶悉茗」花,耶悉茗是汉朝名臣陆贾从西域带来广州的,每逢花开时节,香闻百里。素馨把耶悉茗花戴在头上,更显得美丽动人。公元九五八年,南汉最后一个皇帝刘鋹在广州登基,皇宫就在流花桥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