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岭南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岭南罗氏源流及其发展经过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 第108期  作者:羅晃潮  出版时间:1999-12-31
    关键字: 岭南 罗氏 源流 传承

    ”本自颛顼末胤,祝融之后,受封于罗国,子孙以为氏,这便是罗氏之始源。由上可知,罗氏先民原就是生活于黄河、长江流域,活跃在中原地区,是黄帝嫡裔,祝融之后,与中原各族先民逐渐融合而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随着历史的演进,人口的繁衍,他越黄河,渡长江,散居湖南、江西、福建等省,再进入岭南,经历了悠长的历史时代。二、兵分两路豫章罗氏由梅关入粤经南雄而转徙珠江三角洲的一支脉正是发生于宋季罗贵率领南雄珠玑巷三十三姓九十七户人家南迁的史事前后,这是最早有史记录开发珠江三角洲

  • 文章岭南的名胜古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8卷 第3期  作者:張國柱 出版时间:1988-09-30
    关键字: 岭南 名胜古迹 往事夙文

    丹霞天梯铁锁雄关民国二十六年秋,抗战军兴,故鄕沦陷,笔者应经济部资源委员会钨鑛工程处之邀,南下任职,由粤汉铁路经韶关,过梅岭(大庾岭亦称梅关),而至赣南大庾。钨鑛工程处设于大庾县城,辖鑛场三处,分置于大庾县西华山,龙南县岿美山,虔南县大吉山,均在粤北、赣南之间,属岭南区域。岭南一山一水,都受诗人词客之颂赞;一寺一塔,多与民间传说有关。笔者履迹所至,公余之暇,或出差机会,对各地人文风物,名胜古蹟,几无不实地考查,浏览观赏,调剂情趣,藉酬知欲,凡足发国人思古

  • 文章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7卷 第1期  作者:吳碧光 侯文威 鍾偉 關照祺 關綠茵 雷飛鴻 劉質年 劉顯廉 出版时间:1987-03-31
    关键字: 岭南吟坛 词选 借景抒情

    酒泉子 夢痕吳碧光溽暑簟涼,殘月笑儂殘夢,錦檀偏,簾影動,一罏香。離情似説相思苦,纖手橫雙乳,百般情,千種譜,斷離腸。菩薩蠻 孤寂前人竹風吹動群花舞,休管路邊花無主。春柳向斜陽,情絲一樣長。畫樓音信斷,芳草瀛洲岸。無語問黃昏,錦衣獨倚門。「玉漏遲」漁樵樂侯文威不盡天涯路,浮雲掩日,滿天霞霧。海角秋風,吹去漁舟煙浦。雨過愁雲散後,店溪畔,樵村漁戸。無欄阻,採薪撒網,各忙如許。 深夜茅屋孤燈,聞擊鉢清歌,歡欣細語。薪賣漁沽,細把賺錢頻數。每日辛苦贏得,油鹽酒...

  • 文章开宋岭南首第古成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6卷 第4期  作者:哲愚 出版时间:1976-12-30
    关键字: 岭南首第 政治才能 时贤敬仰 诗文

    鼎华(勋铭)均为其裔孙。自赵宋以来,吾粤士林传为佳话者有三始:即广州擧进士者,自古成之始,岭南以进士为朝官致通显者自冯道宗始(南海人),粤士由大学擢第则崔与之始(增城人),至今仍为谈鄕邦文献故实者所乐道。兹先介开宋,岭南首第古成之。[1] 宋端拱二年自程宿以下进士二十八人,均权知诸县簿尉之职。见洪容斋二笔十三卷科擧恩数条。[2] 见邵氏闻见后录。

  • 文章卷葹老人张昭芹与岭南四家诗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5卷 第3期  作者:林光灝 出版时间:1975-12-01
    关键字: 张昭芹 人物传记 岭南四家诗

    面目,所作尤以七律为工。先是先生八十时,其哲嗣玆闿(丽门)、玆闳(庆门)以刻集为请,先生不许,命移赀刋印其鄕先辈梁节庵、曾刚甫、罗瘿公、黄晦闻诸先生诗,手自校讐,名曰「岭南近代四家诗」,于右老书耑,各集题签分由贾景德、陈含光、溥心畬、及梁寒操诸先生分任。先生与节庵为世谊,节庵长先生十五岁,与刚甫、瘿公、晦闻为旧交,而先生之汇刻四家诗,一则鄕邦文献得以不坠,再则整个中华文化赖以发扬,诚为盛事。先生之言曰:「……今逝者已矣,然其襟抱所存,与夫精神之所寄,犹得于

  • 文章岭南七子中之谭敬昭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李可瑶 出版时间:1973-09-01
    关键字: 谭敬昭 岭南七子 人物传略 著作摘录

    谭敬昭先生字康侯,号选楼,籍阳春,世居县城之北隅。先生天资秀逸,聪颖绝伦,八龄通经史,能文章,十龄以崆峒赋及诗见赏于邑侯蒋涑庄。年十二补县弟子员,前后郡试凡十四次冠军,曹习庵、戴莲士、万和圃、姚秋农诸学使均以伟器目之。嘉庆丁卯擧于鄕,会试报罢,暂充武英殿校对官,越十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廉洁供职,非北事不谒上官,公余退食,辄手一卷,萧然自得,浮云富贵,敝屣功名,其高雅风格,为当时名流所推重。壮年淹博羣籍,尤精于诗,福建伊秉绶云泉题唱记,推为岭南七子之一

  • 文章陈颙庵先生读岭南人诗绝句拾遗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余祖明 出版时间:1973-06-01
    关键字: 陈融 《读岭南人诗绝句及拾遗》 遗稿整理

    港澳。朔气残梅一雪持。亲随吟祭后山诗。黄楼一别秋江冷。骨肉伤怀无己期。马角红棉红似火。鹅头绿水绿如油。乾坤净土从何觅。春暖春寒尽隐忧。李沧萍原名汉声、丰顺、授诗于岭南大学,深得蒹葭师法,有高斋诗草。一朝风雅多新变。独主瑯琊是故家。(小山诗学渔洋)点缀江南肠断曲。不忘贺老拨琵琶。(小山沪上感怀有莫听江南肠断曲凄凉贺老拨琵琶句)梁庆桂小山,番禺,光緖进士,有式洪室诗文。留庵不见见康侯。刼后归来石尙留。检点窖藏钞旧句。未应成坏问根由。刘庆崧留庵、番禺、篆刻与黄牧甫

  • 文章珠海吟壇——詩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3卷 第3期  作者:司徒也夫 余建中 李加勉 李可瑤 林宗肯 侯文威 張江美 張璧君 梁伯秋 劉賢年 謝太青 鍾偉 張朝植 葉思訓 鄧飛鵬 謝兆吉 出版时间:1983-09-30
    关键字: 诗文 岭南诗友 联谊会

    岭南诗友联谊会成立七周年感赋十二绝句司徒也夫七载能无负短檠。每寻诗味得心清。冠时文学前贤远。揜迹功深慕老成。还从儒素说吾曹。历块过都肯自豪。高李论交非在酒。雷霆声振共劳劳。晚节群公律更精。唱酬元白不胜情。鲸鱼碧海几当击。翡翠兰苔看未惊。风骚同祖自风流。妖孼人间一笑休。岂是狂歌空度日。百王不变道悠悠。次太靑学兄「癸亥蒲月岭南诗友雅集七周年纪念」韵并祝本会会庆余建中夫子风流我萧洒。仰望高山俯原野。蒲艾香闻年又年。联吟羡有知音者。满纸珠玑细细敲。万牛笔力廻旋写

  • 文章岭南近代画人传略」介言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8卷 第1期  作者:潘兆賢 出版时间:1988-03-30
    关键字:岭南近代画人传略》 介言 传略优点

    在文献上,自唐至元,已有岭南人绘画之记载,惟作者甚寡,唐有张正言、宋有白玉蟾及元孔伯明三人而已。清人窦鎭著「清朝书画家笔录」,共录全国各地画人凡一千七百三十三名,其中籍属广东者亦仅有十人。近人汪兆镛著「岭南征画录」,记载广东画人达六百零六人,具见岭南画人活跃时代,应在明清两季。至清末明初,岭南画人辈出,著者如苏六朋、苏仁山、邓大林、居巢居廉昆仲、罗岸先、何丹山、梁于渭、董起庾等,指不胜屈。其后广东画人结社研艺,蔚成风气:如程竹韵、严子泉等创「尙美画社

  • 文章曾剛甫先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馬天行 出版时间:1974-09-01
    关键字: 岭南四大家 曾刚甫 人物传记

    自明季「南园」五子:孙贲、赵介、李德、黄哲、王佐唱酬于羊城之东「抗风轩」,睥睨雅场,不可一世。继而,「南园」后五子:顺德欧大任、梁有誉、从化黎民表、南海吴旦、番禺李时行又蜚声文坛,相映争辉。岭南诗名,遂驰誉海宇。古称冀为中州,盖天地之气有所钟,即为中州耳!自「南园」十子出,河、雒、齐、鲁之文物固不足与岭南嫓美,殆亦与中州无异焉!淸初,陈独漉、屈翁山、梁药亭继往而开来;张南山、黄香石、贾康侯复发扬而光大、淸末,番禺梁节庵、顺德罗瘿公、黄晦闻、揭阳曾蛰庵卓然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