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青年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高雷青年对国民革命的贡献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 第108期  作者:倪文達  出版时间:1999-12-31
    关键字: 高雷 青年 国民革命 贡献

    中州,文化源流,乃师承中华道统,各县有圣殿,以奉孔、孟先师,也有中山纪念堂,崇仰孙中山先生。世代以耕读忠孝传家,个性纯朴,守信蹈义。以人文及地理之关系,每当时势所需,青年俊硕,仁人志士,无不爱乡护土,群策群力,适应时机,必有杰出表现。我粤著名学者太平天国史学权威简又文先生指出,太平天国虽然失败,但其影响,占历史重要地位;第一,除种族革命外,兼有宗教革命与政治革命的意义。第二,破坏性大,鏖战十六年,战事漫延十九省,攻破城池六百余座,两军动员一千万,各专家统计

  • 文章我的期望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李卓皓  出版时间:1971-12-31
    关键字: 科学研究 青年人 鼓励与期望

    今年我已五十八歲,在五十八年的歲月裏,客居異地的時日,却佔了將近一大半,從金陵大學化學系畢業後,民國廿四年我就到了加州,從此隔著一片遼闊的太平洋,不時回望我所摯愛的祖國,以致如今,兩鬢已略有白意。也許大家知道,我在加州主持了一個有關腦下腺荷爾蒙的硏究所,這個硏究所是在一九五〇年,加大爲我所設立的,從五〇年到七〇年階段,加大舊金山醫學中心荷爾蒙硏究所,曾先後接納了近四十多個國家的一百餘位學者,共同參加這項硏究工作,在這些與我共事過的同仁中,我多少感到與中國...

  • 文章旅缅梅属青年互助会简讯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鄕會會刊》 第25期  作者:池章慶  出版时间:2011-02-13
    关键字: 旅缅梅属青年互助会 组织宗旨 简讯

    梅属青年互助会宗旨在联络乡邻、和睦共处,服务同乡,料理婚丧喜庆。已往梅青善举,众口皆碑。近时本会理监事热忱发起,重新捐赠梅青职员制服,兹有罗达邦同志,捐制服西装长裤三十条,张弥泉同志捐白色制服上衣衫三十件,丘运升同志捐裁缝工费壹拾伍万元,熊恩颂同志捐职员制服配用领带四十条,管国霖同志捐梅属青年互助会徽章五十枚,笔者代表梅属青年互助会向上述五位会员表示热诚感谢:附录:敬撰旅缅客属联谊会一联「客」从何处来,原本鄕亲,何必生仇结怨,「联」手勤合作,造福吾侨,避

  • 文章鄭兆麟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5-03-30
    关键字: 团结青年 报效救国 服务同乡 以身作则

    鄭兆麟先生,粤之中山縣人,其尊翁寶廷公,經商海外逾四十年,對國父革命之號召,竭誠擁戴,出錢出力,向不後人。先生小學畢業於上海廣肇公學,中學階段,先後就讀於中山縣立中學及國立中山大學附中,當時因慕日本自明治維新以降,國力鼎盛,建國之道,堪為借鏡,故於中學結業後,負笈前往東瀛,考進日本大學,專攻社會經濟。民國廿六年五月學成歸國,七七抗戰軍興,領袖蔣公號召留日學生參加聖戰,乃入中央訓練團,接受特種訓練,結業後,初奉派戰時新聞檢查局服務,旋調技術研究室參與機要,...

  • 文章蕭濤英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5-03-30
    关键字: 萧涛英 创刊青年战士报 生平简介

    蕭濤英先生,中華民國十年九月十八日生於廣東梅縣下市資政第。曾祖實亭公於南洋經商致富。祖紹亭公克承家業,為遜淸稟貢生。父玉堂公年四十三逝世,母梁太夫人持家敎子女,公居幼,姐一適南非洲華僑顏氏,兄二均早逝。先生於小學卒業之年失怙,賴其叔汝灼公之助,進讀東山中學,畢業後考取廣東省立勷勤大學文理學院社敎系公費生,卅二年畢業,任紫金縣政府秘書及靑年團廣東支團部助理幹事,並考取高考社會行政人員,又考入中央幹部學校研究部第一期,赴渝深造。卅三年十一月,響應領袖號召知靑...

  • 文章旅緬梅屬靑年互助會簡介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3期  作者:池章慶  出版时间:1999-02-27
    关键字: 旅缅梅属青年互助会 创办过程 现任理监事职员

    旅缅梅属青年互助会,会所设于仰光班扫坦街门牌二八〇号二楼,现有会员七百人左右,自创办至今,前后计有五十七周年之历史,我们后一辈同人,饮水思源,欲找寻根,那几位前辈乡贤,费尽千辛万苦,创办(梅属青年互助会),但始终找不到始创人先贤的记载,可能是缅甸经过动乱缘故,遗失了纪录,真可惜了。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复员后,据所知(梅青)会址,系设于仰光廿一条街,首届创办与理事长姓名,亦无法备考,嗣后推选有梁宏光先生为理事长,继而推选侨领乡贤侯贡昭先生任理事长,掌理

  • 文章憶抗戰時智識靑年從軍運動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2期  作者:劉家烈 出版时间:1998-02-08
    关键字: 抗日战争 知识青年 从军运动 有利因素 重要措施

    对日抗战期间,经我以持久消耗敌人的战略相周旋,令其泥足深陷损失惨重,而徒作垂死挣扎,且其在太平洋之战;企图作海上封锁伎俩,亦逐次为美军凌厉攻势下予以瓦解,作战重点已渐指向日本本土。我最高领袖 蒋公鉴于此际之内外情势,均于我甚为有利;实已接近我挥军反攻阶段,但为了切实掌握胜利契机,惟有尽速充实反攻作战力量为先著,乃有史无前例的号召智识青年从军。其策划构想简述如下:一、号召智识青年从军各种有利因素分析:㈠民国卅年(一九四一)十二月七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

  • 文章回忆在韶关青年群中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沈旭步 出版时间:1992-12-30
    关键字: 回忆录 韶关 李国俊 祝寿诞辰 “三民主义青年团”

    繼高人言先生歡度米壽之後,李國俊先生也以米壽之年,於十二月間歡度華誕。親友們並將撰就詩文,編為專集,以資祝賀,藉留紀念。民國三十年左右,我當時在大光報擔任外勤記者,主跑黨、團、文敎新聞,幾乎每天必到「三民主義靑年團廣東支團部」採訪,有一次,時任靑年團中央團部書記長的張治中,到韶關視察團務,支團部全體人員在團部外面列隊歡迎,我以記者身分厠身其中,也臂纒團徽,國俊先生介紹時,特別稱呼我是「團的記者」。憑看這個「團的記者」稱號,我非常樂意寫此蕪文,希望能列入驥...

  • 文章补充旅缅梅属青年互助会简介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鄕會會刊》 第20期  作者:緬甸仰光池章慶 出版时间:2006-02-11
    关键字: 旅缅梅属青年互助会 历史沿革 人事组成

    一九九九年(民国八十八年)二月廿七日出版贵刊十三期,发表之梅属青年互助会简介中,谈及缅甸经过动乱会址搬迁之故,文件纪录遗失,首次理事长无法备考(会址设仰光廿一条街),现在补充说明:本会会员池兴华去世时,本会前往帮助办理丧事,发现池兴华之梅属青年互助会发给之会员证,会员证编号天字廿一号签发日期是民国四十一年四月廿一日,理事长王志忠签发,此池兴华之会员证据中已确定梅属青年互助会首届理事长是王志忠先生,嗣后推选有梁宏光先生为理事长,继而推选侨领乡贤侯贡昭先生任

  • 文章广东青年暨华侨与黄花冈之役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陳士誠 出版时间:1991-03-30
    关键字: 黄花岗起义 广东青年 粤籍华侨 周年纪念

    今年三月廿九日,是黃花岡七十二烈士殉國八十週年紀念日,台北巿廣東同鄕會與廣東各州縣同鄕會聯合舉行紀念廣州黃花岡七十二烈士曁慶祝靑年節,更具有深長的意義。國父孫中山先生肇建民國,歷經十次失敗才成功,這艱辛的建國之路,都是靠熱血靑年共同攜手開創出來的,當年,國內的年輕知識份子,有感於滿淸政府的腐敗無能,淪為列強環伺下的俎上魚肉民族尊嚴已斵喪無遺,國家機運也因內腐外蝕,而積重難返,非革命無以重獲新生,非民主無以振衰起敝,於是無數的靑年菁英,不計一己的得失,放眼...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