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探亲互通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五次返鄕祭祖旅遊略記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1期  作者:胡少良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探亲互通 寻根祭祖 旅游观光

    一、尋根祭祖居住苗栗縣各鄉鎭的胡姓宗親,共有數千餘人,大多數的祖籍都是廣東省五華縣洑溪鄉,是於滿清乾、嘉年間遷來台灣的。雖然,經過二百多年,但其溯本尋根,愼終追遠的精神始終不變。故自民國七十六年,政府開放大陸探親以來,他們已經組織祭祖團,返大陸故鄉祭祖達五次之多。每次參加祭祖團員,多則達四十餘人,少則二十餘人,不論團隊人數多少,而大陸的宗親,每次都發動數千人或數百人,以舞龍舞獅,敲鑼打鼓方式,在數里外列隊熱烈歡迎,盛情招待,並至胡姓總祠舉行祭祖大典,同時...

  • 文章燈紅酒綠話華城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2期  作者:鍾治華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探亲互通 故乡现状

    一九四九年當我唱著『別了爹娘離開了故鄉』,我們年輕的一群是來自不同的方向之歌時,好像還是昨天之事,但不覺又已過了五十餘年了!從此我走上了人生奮鬥之戰場,經過多少驚濤駭浪,受盡多少辛酸,這是時代所賜予,一切只有忍受!在這個時代裏,我讀過一篇親情在宿昔的短篇文章「夢見媽媽」,就是我們大家當時心情的寫照,我深深的還記得:「我的媽媽正撫著我的額角悲泣,猛然一聲炮響,把我從夢中驚醒!媽媽呀!你剛才爲什麼那樣悽苦?那樣的哀傷?莫不是在這風燭殘年的寒冬惦念著天涯飄泊的...

  • 文章龍蟠虎踞——帝王都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4期  作者:張彪 出版时间:2004-12-01
    关键字: 南京 文物古迹 探亲互通 艺文选粹

    (編者按)張彪鄉長爲台北市南菁書法學會秘書長,今年率團受邀訪問安徽省滁州市並曾遊覽南京等地。

  • 文章返鄉有感三首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8期  作者:侯耀華 出版时间:1994-02-20
    关键字: 探亲互通 返乡感受 散文诗联

    △遊泮坑有感共尋古廟半坑中,石擁群山氣勢雄,遊子歸來瞻勝概,九天飛瀑壯如虹。△遊東南勝境靈巖勝境倚東山,石洞天開滴石泉,草木清幽稱佛境,梵宮鼓鈸染香煙。△清明回鄉掃墓暮春花雨落紛紛,海外歸來拜祖墳,嶺上杜鵑啼似泣,鄉心恍惚伴慈雲。

  • 文章悲歡歲月故鄉情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6期  作者:鍾治華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探亲互通 交流思考 问题建议 海峡两岸

    民國三十八年國共內戰,我們退出大陸後,兩岸便成了兩個世界,音訊全斷,思鄉之心,人人均有,我們在臺灣望穿雲山,天天看日出日落,花開花謝!在金門、馬祖外島時,聽尖銳的砲彈聲在頭頂呼嘯而過,一年又一年,內心是多麼的苦悶,總希望有生之年能回家鄉看看自己的父母,看看自己的兄弟姊妹,這樣一等就是三十餘年!大陸上自鄧小平執政後,開放政策的實施,使我們可以得知家鄉的信息,此點我在同鄉中比較幸運,因家父在香港,與家鄉聯絡容易,西林村的親友都透過家父之關係將家鄉的來信寄給我...

  • 文章家鄉一片美麗的明天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2期  作者:鍾治華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两岸交流 探亲互通 时论社评 故乡投资

    一九四九年離開了家鄉五華,我即進入了驚濤駭浪的環境中,黃金歲月全部消失,回憶當年我們家鄉來台人士,大部都是隨軍來台,此與上海、北京、廣州等地之大富商,大官員來台,一切自然有別!臺灣是一個小島,當初來台之軍人有六十萬人之眾,無營房居住時住學校住草房!我們年輕的一群,天天早晨穿著短褲赤膊作五千公尺之長跑,以鍛練體力,天天出操上課準備作戰,是夠辛苦的了!而每月薪餉僅可買到三包香煙二塊肥皀!年年如此,既不准退伍作另行創業,也不准結婚生子,外國之友人覺得很奇怪,世...

  • 文章思親尋根願景報恩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鄕會會刊》 第10期  作者:李嶽崧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返乡扫墓 探亲互通 散文诗联 同乡动态

    民國三十四年初,爲從軍報國,離鄉背井,忽屆五十餘年,雖日夜思念;生我、育我,教我之雙親,意欲回饋,報以反哺之恩,略盡孝心,但均因情勢所逼,無法如願,而今雙親之墓木已拱,深覺慚愧與不孝。開放後,曾兩度攜妻返鄉探親祭祖掃墓;第一次七十九年七月,因狂風暴雨,未能上墳掃墓,只在老家遙祭,第二次八十五年五月,冒雨上墳掃墓,但見雙親之墳墓(雙親係合葬)已破損,尤其墓碑碑文已剝落,模糊不清,深感痛心,乃誓言重修墓園,幾經協調波折,乃由堂兄祝勳及侄輩們之鼎力支持,由我負...

  • 文章給小(華)梅的信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18期  作者:周璟慧 出版时间:2008-12-01
    关键字: 探亲互通 读者来信 访台联谊 同乡情谊

    「嗨!小梅妳好!」「妳好!妳好!」這是我的開場白。(注:周華梅、周璟慧相見歡)說也奇怪,原本不熟識的兩家人,見了面卻毫無生疏感,妳父親與我父親完全不需暖機,很快就進入狀況;而我倆也像老朋友般一下子就天南地北聊開了,「老鄉~老鄉」就是這意思吧!於是客房裡立刻分成老年組與青壯組,分別展開「座談」;那一頭把家鄉事聊得轟隆作響,我們這一方則是「輕聲細語低聲下氣」努力把對方的話聽明白;大約二、三分鐘過後,妳實在受不了,就把我拉到內室裡,讓大人講大人的,我們講我們的...

  • 文章融冰感懷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18期  作者:賴始華 出版时间:2008-12-01
    关键字: 探亲互通 感想随笔 两岸交流 海峡两岸

    九十七年九月十曰聯合報整版刊載了一篇兩岸融冰的一線香內容,是五華同鄉給陳長文律師的一封信,兩岸阻隔了將近60年,終於有了正式的官方接觸,本人看了真是感慨萬千。李白的詩:春夜宴桃李園序「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我們來台六十年,想當年抱定男兒立志出鄉關,生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到處有青山,這句話印証了老鄉周衛華少小離家卻埋骨他鄉最好的寫照。謝謝陳律師的一篇感性的話,「叔公的骨灰我們不領了」。這封信也經由同鄉會李...

  • 文章深圳、五華行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鄕會會刋》 第7期  作者:吳偉英 出版时间:1997-12-31
    关键字: 深圳游记 五华游记 探亲互通 游览行程

    前言五華縣,成立於宋神宗熙寧四年(一〇七一年),置縣稱長樂(一九一四年改今名)。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一年築長樂城。成縣迄今已近千年,全縣面積三、二二六平方公里,高山和不能種植的山嶺佔百分之七十五,河川和不能用的地方,佔百分之十五,盆地只佔百分之十,人口除僑居外地的三十萬人不計入仍有一百多萬人,耕地少而人口多,人民生活的艱苦,可以想見。山嶺多礦產也多,據調查礦藏量非常豐富,但交通不便,徒望寶藏而興嘆!歷古以來是有名的窮困縣份。然而自成立縣治以來,人才輩出,...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