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俗语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广东俗语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黎晋偉 出版时间:1975-03-01
    关键字: 广东 俗语 注释

    凡地方俗语,多产生于一般日常接触之事物,或与地方掌故有关者,广东亦然。兹就随忆取及,略加注释,以资解頣,并为外省朋友提供了解广东俗语之一助。歇后语类「鸡食放光虫」—心知肚明粤省有一种「放光虫」,体质发光,鸡见之,即啄食。故云。按:此与外省谚语所谓「哑巴吃汤团—肚里有数」,义相近也。「吹熄灯笼买火枝」—明体贴灯笼,火枝,皆为夜行照明之工具,火枝,即火炬,以竹为之,放称「火枝」。此「吹熄」,系指用口吹,不是风吹,喩对朋友之有意照拂也。「纸扎老虎」—得棚牙「棚

  • 文章广州方言俗语出处考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黃相華 出版时间:1972-06-01
    关键字: 广州方言俗语 出处 考证

    說話講出來,文章寫出來,都是要它表情達意或敍事說理。懂得廣州話的人,當無不知廣州話表情達意之妙,實非國語所能及。這裏所謂廣州話,乃指舊稱廣州府屬三角州一帶今之廣州巿而言,他如潮汕惠州梅縣肇慶欽廉南路客家等方言土語,則多所未及。粤語可眞不少,一時未易詳加分析論列;正因廣州話未能通行全省,粤語難以統一,就比不上國語之通行全國。國語,講得出卽寫得出,簡而明,故易學易識。粤語之寫不出字者而祗許講祗許聽的就不可勝數,這是粤語先天註定不能像國語那樣寫述出來。× × ×...

  • 文章俗语竹枝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繆艮 出版时间:1973-06-01
    关键字: 竹枝 俗语 民歌 艺文

    我若貧時亦不妨。時來頑鐵也生光。瓦片尙有翻身日。烈烈轟轟做一場。一擧成名天下知。十年身到鳳凰池。人逢喜事精神爽。豈可人無得運時。公門裏面好修行。半夜敲門不吃驚。善惡到頭終有報。擧頭三尺有神明。石崇豪富范丹貧。莫道無神却有神。陰地不如心地好。皇天不負苦心人。人老珠黃不値錢。人生不樂也徒然。今朝有酒今朝醉。一滴何曾到九泉。今朝脫下鞋和襪。一覺睡到大天光。天坍自有長人頂。莫管他家瓦上霜。人生何處不相逢。昨日今朝大不同。萬事不由人計較。騎牛撞見親家公。一年一年又...

  • 文章客家諺語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28期  作者:李祥  出版时间:2014-02-23
    关键字: 客家谚语 俗语 风土习俗

    十年、赌博钱在眼前、耕田钱万万年。铁顶银腰金贴脚。(形容梅县与兴宁交界的铁山嶂资源之丰富)。打蛇打七寸(打要害)。见蛇不打三分罪(据传昔时观世音菩萨看见有一条怀着孕爬山爬不上去的蛇牠上前去帮忙扶上去,结果蛇反咬牠一口,从此就有这句俗语)。屎鼓赢尿鼓输。(乡人有此说法,赌博时想大便就会赢,想小便就会输)。吃人一口还人一斗。有子万事足。多子多孙多福气。一山还有一山高。刀子嘴豆腐心。此地无银三百两。有钱呒钱讨个老婆好过年。打铁趁热。三姑六婆。财不露白。文章系自己的好

  • 文章「東門唔開西門襞坼」的由來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2期  作者:古貴訓  出版时间:1988-02-28
    关键字: 故乡俗语 梅县城隍 历史资料

    距今一二八年,卽公元一八五九,是淸代咸豐九年歲次己未。在那一年農曆二月初,梅縣—嘉應州發生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大屠殺,四千多的男女老幼相率伏屍街頭,或棄屍原野,漂流滿江!經過這一次「人禍」的慘酷灾變所得來的敎訓,由于歲月的推遷也就漸漸淡忘,到了近代祇剩下「東門唔開西門襞坼」一句話柄供人囘憶,讓一州四縣—梅縣、蕉嶺(鎭平)、平遠、興寧、五華(長樂)的子子孫孫把這句話當作鄕土成語,警世箴言,在日常生活中掛在嘴邊,從而衍變成爲口頭禪。時至今日,飽經離亂,使「義不帝...

  • 文章涯写阿姆话(吾梅俗语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27期  作者:晨鐘  出版时间:2013-02-24
    关键字: 阿姆话 梅县俗语 客家文化

    没有)共櫈坐。渠就嫌涯皮皱,涯就嫌渠须多。谜底—虾公、虾嬷(田鸡)。以上这些非文非诗亦非歌的俗语,文句,笔者认为应属客家文化之一部份,心虽老心还少。从心底挖出来,要说难登大雅之堂,实则也不然,现在台湾极重视客家文化,吾梅嘉应大学有客家研究院,现在新竹交通大学有客家研究所,对客家源流,客家俗谚均作系统研究,藉以传承。日前台北市梅县同乡会古理事长又介绍在苗栗的牙医钟先生来找笔者,要一些有关客家方面的资料。我是翻箱倒柜找出十几本书(部份刊物),我认为是一些破铜烂铁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