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孔子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孔林典故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1卷 第1期  作者:孔昭順 出版时间:2013-01-31
    关键字: 孔子 孔林 典故 名胜古迹

    注:孔子墓)孔林是孔子冢茔的所在地,与孔府、孔庙称为三孔,为闻名中外的圣地。孔子是周朝春秋时代鲁国人,名丘,字仲尼,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卒于周敬王四十一年,享年七十三岁。出为鲁国司寇官,摄行相事,鲁国大治,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国势日强。引起邻近齐国害怕;训练数十名歌舞美女送给鲁君,孔子进谏不可接受,不听,鲁君从此沉迷声色,不问朝政。孔子失望辞官周游列国,宣扬理想。晚年回国讲学,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以传先王之道。弟子三千,精通六艺的贤人七十二

  • 文章山中孔子 人中泰山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1卷 第4期  作者:戴勝德 出版时间:2013-10-31
    关键字: 孔子 泰山 中华文化

    俯瞰之下,也看不出了。当年杜工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若坐在缆车上,更要发挥得淋漓尽致,简直是羽化登仙,飘然降临东岳之巅了。大概齐天大圣也不过如此感觉吧!不过,缆车再高也只能在南天门下到达。还须爬上数十级石磴道,还须仰著头,呼吸通天。回首一瞥,真如姚公所言,「自足下皆云漫」,睥睨众山。除了杜甫公的「一览众山小」,孔老夫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更令人感到气概非凡。于是我就在崇祯年间所立的「孔子小天下处」的碑侧留影存照。果然,天下尽收眼底,望之所及皆山

  • 文章孔子教学法初探——按梁志洪系广东恩平人,现任广东艺术师范讲师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梁志洪  出版时间:1996-09-30
    关键字: 孔子 《论语》 教学法 学者论述

    2)学与问结合法孔子在与他的学生子贡的问答中把学与问两者联系起来,展示出了又一种关于怎样学的方法: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公治长》)孔子把学与问并提出来,统一于对「文」这一谥号的解答,因此,这样的统一已使学与问两者的结合形成了。而这样的解答同时也就表达了他对于学与问两者的要求:学在感知或思维上应是机灵的,同时在兴趣上应是爱好的。而问必起于特定的情感修养,即做到不自高自大,不固守自尊,而应多以他人

  • 文章孔子的「仁」哲学思想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6卷 第3期  作者:薛理茂  出版时间:2008-07-31
    关键字: 孔子 儒家思想 哲学思想

    (本文作者現居法國巴黎市府老人公寓,年高九十九歲。)

  • 文章康有为先生孔子改制考溯源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1卷 第2期  作者:費海璣 出版时间:1981-06-30
    关键字: 康有为 历史溯源 孔子改制考》

    钱穆先生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内以康有为为殿,其旨趣非崇敬先贤,乃嘲笑之也。此甚乖著作之体。余近选出广东八大鄕贤,以康南海为八大鄕贤之一。缘南海先生一生尊孔,以孔子贤于尧舜者也。偶读王荆公文集,得见「夫子贤于尧舜一文」知康氏之「孔子改制考」实非创说,盖王荆公已言之矣。而王荆公作此议论,亦非谠言之比,乃天下之公论也,今特录之如左:夫子贤于尧舜(临川先生文集卷六十七,页七一一以下)。宰我曰:「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而世之解者必曰:「是为门人之私言

  • 文章時移勢異期脫夫子於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3期  作者:賈馥茗  出版时间:1999-02-27
    关键字: 孔子 育人方式 为师之道 历史集萃

    編者按:賈馥茗女士,河南省人。台灣省立師範大學教育系、所畢業、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育學博士,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考試院考試委員等職。現任總統府國策顧問。

  • 文章儒家文化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0卷 第4期  作者:譚舯 出版时间:2012-10-31
    关键字: 孔子 儒家文化 历史演进 台湾 主要内容

    在辉煌璀璨、蔚为大观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处于主体和核心位置的当属儒家文化。自春秋末年孔子创立儒家学说算起,儒家文化已绵延发展达两千五百余年。儒家文化以其精湛厚重的思想内涵和经世致用的社会价值,始终占据了中国古代和近代社会思想文化的主导,全面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对中华文化特质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儒家文化的历史演变在漫长的岁月里,随着社会环境不断变迁,儒家文化也历经文化和曲折。从儒家文化尤其是儒家学说

  • 文章齋明詩稿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9卷 第4期  作者:陳友儀  出版时间:2011-10-31
    关键字: 散文诗连 围楼 孔子诞辰

    纪念孔子诞辰两千五百六十周年文化传承渊远长 三纲仁本杏坛彰尊崇师表万千代 国际争研儒孔章参赛北京颁一等奖及优质孔圣像奖杯钟如海将军荣卸粤省同乡会理事长誉满戎装德卲功 将军卸作秀才兵 任劳任怨承敦聘尽力尽心亮节清 玉兔高悬仍两袖 热衷乡党一廉明平生醉意忠公志 健壮含饴乐举觥福建围屋土楼土楼围屋聚族亲 夯筑围楼住毗邻 客属族人均克俭祥和世代最情真 圆楼古蹟人间宝 世界鉴评遗产珍开发观光成圣地 黎民可望脱清贫1福建省南靖县之围楼乃单圈

  • 文章在芝加哥孔子铜像揭幕礼讲话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7卷 第1、2期  作者:毛松年  出版时间:1997-06-30
    关键字: 芝加哥 孔子铜像 揭幕典礼 致词

    壹、世界各国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历史不过几千年,孔子是全世界历史上,极少数伟大人物之一,他受全世界人士所尊敬。在二千五百年前,他首先对当时传统上,祇有贵族子弟才受教育的制度和习惯,把它改变,他独自提倡平民教育,凡愿接受教育的人,他都给他接受教育的机会。同时他席不暇暖,周游列国,传播中华文化。孔子一生最大的功劳,是他把中华民族五千年前开始至二千五百年间,这一阶段的古代文化典籍,加以整理,所谓:删诗、书、订礼、乐,作春秋,传周易,便是他整理文化典籍的结果。经过

  • 文章孔子之道 见于星马碑刻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費廣生 出版时间:1972-12-31
    关键字: 孔子之道 南洋 华侨 中国传统道德

    作者按:孔子之道远被东西南北,无在而无征;然如此俯拾皆是之证据,汇集成书,虽罄南山之竹,不足以具载,是以严于选择,势不得不尔。孔子之泽被于星马者,窃以为 国父所揭之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最为确切,而饶宗颐先生实地调查,所得星马华文碑刻,最足征信!爰取其材料,撰成斯篇。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