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客家文化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客家諺語(兩則)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7期  作者:元放 出版时间:2003-02-15
    关键字: 客家谚语 客家文化 乡情乡音

    一、有錢莫傲氣,無錢莫低志這則諺語,是說富不可驕傲,有了錢,在意識上不可目空一切,更不要霸氣欺人,盛氣凌人,傲氣驕人。在行為上的表現,尤其不可以「自以為有銅錢,有孔方兄就高人一等」。目前的社會,充滿著功利思想,笑貧不笑娼,賭風盛,搶案多,投機取巧,販毒走私,金權黑道,處處橫行,跟政治掛鈎,產生漂白作用,兼之利益輸送,更是如虎添翼。公務員貪污枉法,賄賂瀆職,假公濟私,不一而足。選舉則買票,以錢操縱,認為錢可役使一切,可換得一切,隨心所欲,有錢能使鬼推磨,有...

  • 文章客家諺語精華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1期  作者:元放 出版时间:1997-02-15
    关键字: 客家谚语 客家文化 乡情乡音

    人無十足,卵無滿叾。(叾,音讀篤、入聲。)「十全」、「十美」、「十足」、「完滿無缺」,這些願望,都是人們所嚮往,所企盼、所追求的。但是,人世間的事事物物,難有十全十美十足,也有人說:「沒有十全十美。」,「何來十全十美?」。宋朝的大文豪蘇東坡的詞:「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對人生遭遇的感嘆。「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娟嬋。」無可奈何之下,退而求其次的期望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詩人豐富誠摯的感情,又是多麼的無奈、落寞的難全。...

  • 文章客家諺語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3期  作者:元放  出版时间:1999-02-27
    关键字: 客家谚语 乡情乡音 客家文化

    兄弟不和旁人欺,子嫂(妯娌)不和門外企(站立)一個家族要興盛、繁榮、發展,要能望重鄉里,端在家族成員的團結、和諧、忍讓、奮發、自強和向心力。人人應以一念之誠,認識與體察「和為貴的道理」。一家庭也是這樣,所謂:「家和萬事興,家衰口不停。」本來,兄弟是同父母所生,是同胞手足,同血緣的骨肉相親。因為傳統上的倫理觀念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做哥哥的要愛護弟弟,提攜、鼓勵;做弟弟的要尊敬哥哥,長幼有序,兄弟和睦,親愛相處,是天經地義的事。論語子路篇:「朋友切切偲...

  • 文章客家諺語精華寧賣祖宗田,莫忘祖宗言——廣泛而深入流行於贛閩粵台暨海內外客家族群中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2期  作者:元放 出版时间:1998-02-08
    关键字: 客家谚语 客家文化 乡情乡音

    「田」是指田地,是有形的財富,是不動產,是生產財的另一面。祖宗辛苦血汗所開闢的土地,或先人勤勞節儉所積蓄購置的耕地,是祖宗傳下來的物質遺產。用來生產五穀糧食,維持供給子孫生活所必需,解決基本上「民以食為天」的問題。由此看來,祖宗田對後代子孫來講,是何等的重要。也是子孫所應該珍惜的,「有土斯有財,有土才能活」。祖宗言的「言」字,是祖先們在生活中,所創發建立傳承下來的語言,也就是民間族群賴以交談,溝通的「話」。另一方面來說,是祖先們的精神遺產,通過語言的表達...

  • 文章客家諺語續集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鄕會會刊》 第23期  作者:李恭祥 出版时间:2009-02-07
    关键字: 客家谚语 客家文化 乡情乡音

    ※人往高處爬,水往低處流。※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樹倒猢猻散。(一個領導者倒下,下面的人通通就散了。)※山中有直樹,世上無直人。※發誓如有靈,天下無罪人。※飢寒起盜心。古時候是,但現在不一樣了,多是拿盜取來的錢去花天酒地或買毒品。※鐵釘銀腰金貼腳。鐵山嶂是梅縣有名的高山,古時傳下來鐵山嶂頂上藏的是鐵,銀腰是中間藏的是銀。金貼腳是指最低的地方藏的是金子。※皇帝不急,急死太監。一個單位出了事件,頭頭不緊張,因爲他有主見;下面的人卻緊張得要死。※人心不...

  • 文章客家人的幽默——歇後語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5期  作者:野人輯  出版时间:1991-02-24
    关键字: 客家文化 歇后语 乡情乡音

    (辭源:語末之詞,隱而不言,謂之歇後)四個字婆婆當家—公權不張。匈奴入侵—胡鬧。木匠擔枷—自作自受。兩両棉花—免彈(談)。狗含豬俐—嚼舌頭。(人多嘴亂說話)蝦公生鬚—假老人。黃牛鬥交—角打角(各顧各)。沙壩擺攤—外行。鴨生空卵—屙殼。興寧鴨卵—縣蛋(怨嘆),相對嘉應州而言。洋氈遮卵—蓋一春(村)。雞公屙屎—頭節硬。鴨子上架—聒聒叫。麼主孤魂—野鬼(流浪人)。擔杆麼扼—顧兩頭。伯公生鬚—老神(老成)在在。巴掌生毛—老手。火燒竹林—淨係光棍。火燒月曆—麼日子...

  • 文章客家兒歌四首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0期  作者:老陳  出版时间:1996-03-05
    关键字: 客家儿歌 乡情乡音 客家文化

    一·月光光,溜溜光,船来等,轿来扛,一扛扛到河中心,虾公老蟹拜观音,观音脚下一田禾,打了三担过六箩,细个挑唔起,大个挑气背驼驼。二·月光光,秀才娘,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亲家门口一口塘,放个鲤麻八尺长,长个拿来教[1]酒食,短个拿来教姑娘,教个姑娘矮突突(·ㄉㄨ),朝朝项起打屎忽,打气屎忽拧婆婆[2],拿奔阿毛做老婆。三·火炎虫,西目虫,西呀[3]西,上江西,江呀江,碗仔装,碗呀碗,莲花碗,莲呀莲,跳脚连,跳呀跳,蛇跳,蛇呀蛇

  • 文章客家人的幽默——歇後语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6期  作者:野人輯  出版时间:1992-02-15
    关键字: 客家文化 歇后语 乡情乡音

    (辭源:語末之詞,隱而不言,謂之歇後)五個字孕婦走吊橋—挺(鋌)而走險。城牆上拉屎—好高的眼(眼界太高也)。銀行的櫃台—坐以待幣(斃)。鴨蛋不生腳—滾。歪嘴吹喇叭—一團斜(邪)氣。雞嫲孵鴨子—無功有勞。吊頸鬼打粉—死愛面子。壽仙公吊頸—嫌命長。背囊上野癢—倒找(賠錢也)。麻瘋食狗肉—爛做爛來醫。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麥田裡出秧—雜種。閻羅王嫁女—鬼愛。食雞春打屁—蛋(嘆)氣。土地公放屁—神氣。草蜢撩雞公—自尋死路。嘴硬屎弗冇—口是心非。棺材邊唸經—吵死人...

  • 文章涯寫阿姆話(吾梅俗語)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27期  作者:晨鐘  出版时间:2013-02-24
    关键字: 阿姆话 梅县俗语 客家文化

    聊家乡事,讲阿姆话,我谈到二十多年来回梅县探亲四五十回,发现有些古早(老话)很多都没有人讲了,有时我回去讲出一些,有的说没有听过,有的说没有听人讲了。曾老先生年岁和我差不多,也说的确很多老话(阿姆话)少人讲了。可见家乡变化之大了。笔者来台六十多年了,觉得家乡老话(阿姆话)有客家文化根柢,很有意思,兹就还记得的,讲出来,和乡亲大家共同回味回味。(一)人老三件歪,行路头挪低,打屁打出屎,屙尿淋湿鞋。(人老了弯腰驼背种种老态免不了。)(二)老人城(成)綑

  • 文章客家文化——山歌恋帻唱(梅县男女对歌)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鄕會會刊》 第23期  作者:丘景秀 出版时间:2009-02-07
    关键字: 客家文化 山歌 乡情乡音 男女情歌对唱

    自古流傳下來的客家山歌,久爲人們談論,說客家山歌句子中往往含有許多雙關語或比喻語,顯現出趣味、土氣、通俗,令人喜愛。尤其舊時遊子離鄉背井,去作南洋客的青年,愛好抄些山歌帶在身邊,可能有解悶的作用。因此,在外久居之人,也不易忘懷故鄉山歌,會想到多少人唱歌,多少歌唱人!職是之故,鄉人多少也能隨口哼唱幾句,或有所思,如「山歌一唱像清泉,從古到今流不完;山歌一出心頭暖,千里萬里夢家園。」……人生匆匆如過客,留得情歌在人間!下面就請來欣賞梅縣男女情歌對唱。噢嗨!對...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