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歲適値台灣建省百年,又爲脫離日本統治四十週年的光復大典,玆就其初台灣建省之議一加說明:按第一位提出「台灣建省」之議是吳金,時在一七三七年(乾隆二年),吳氏以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郞身分逕向淸廷呈上台灣應「另分一省」的建議。奏摺本文共八百五十三字,其中殘缺不明者有三十二字,奏章提及台灣爲「外洋門戶,邊海藩籬」的重要性:「……竊惟台郡孤懸域外,雖彈丸一府,而控刻□洋;近則爲江、浙、粤、閩之保障,遠則爲燕、齊、遼、□之應援;南北萬里、資其扼要;……」此一建省之議,...
-
中正大學教授 謝大寧一部台灣論,再把政壇搞得沸沸揚揚的。台灣的政壇似乎不缺話題,這大概也是種奇蹟吧!不過很不幸的,這次事件又再爲「言僞而辯」添一實例!言論自由當然是一條檢證民主政治的貞操帶,所以我也覺得限制小林來台有些過了頭,當然基於相同標準,我也願尊重許文龍、金美齡的言論自由。但是現在的問題是,許文龍和金美齡的問題,並不是言論自由的問題啊!試問,今天我若公開說某人從娼,是因他父母如何如何,無論事實如何,這是不是對他人尊嚴的踐踏?一個資政在踐踏了別人的尊...
-
一、互信社會面臨著最嚴重的考驗。社會急速變遷,家庭功能式微,學校教育偏離,價値觀念改變,選舉惡質化,族群情結,治安敗壞,各種詐欺案件層出不窮,各種抗爭事件不斷發生;尤其是選舉期間經常爆發激烈的衝突,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們互信社會的基礎。試看近年來我們的社會,充滿著猜忌、對立、敵視、「自欺欺人」、「爾虞我詐」、「巧辯卸責」、「陰險狠毒」、「貪贓枉法」、「作奸犯科」等罪惡事件不斷發生,這種不安、不和諧的現象,將導致整個社會的不信任感,互信社會的解體,進而動搖國本...
-
在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文明上,出現了許許多多盛世的聖君明相;他們所展現的雄才大略,精闢深刻的至理名言,至今仍被世人廣爲傳頌,有的還被人們深入研究,以史爲鑒。這些珍貴的遺產,仍然値得我們借鏡學習。一、任人唯賢德才兼備歸納這些聖君明相多重視人才的開發、任用。用人都有一個具體標準,那就是認清人的本質:屬於「君子」型,還是「小人」輩;屬於「忠良」還是「奸佞」?選人才的基點,就是要把「德」放在首位,「德」不行,「才」越高,危害越大。因此,要做到「任人唯賢」,就是要嚴...
-
在中國傳統的醫學的百花園中,雲南傳統醫學一枝奇葩,增添著絢麗的色彩。伴隨著生生不息從數千年歷史長河跋涉到今天的雲南各族人民的文明足跡,深深植根於雲南各族人民之中,演繹著社會的進程和歷史的滄桑。古人云:醫文互動。璀燦奪目的祖國傳統醫學文化,是五千年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的瑰寶。較之『酒文化』、『茶文化』、『服飾文化』等『文化』而言,『中醫文化』以其博大精深、人文亮度、流光溢彩以及對社會對人民的深遠影響和所作出的傑出貢獻,兼有修身養性的『道家文化』和布濟蒼生的『...
-
大凡發明,都是智慧特別發達的天才所為,乃可獲得天才專利。天才是社會的精英,國家民族的脊樑,他們的每項發明無不對他人對社會對歷史有大功大德,值得全民族敬仰歌頌,所謂歌功頌德者,因為天才建了功立了德的緣故。社會發展了,時代進步了,而今不必天才,即使中才也有發明。所謂發明即「無中生有」之謂也。「無中生有」之發明,這裡僅說四點——一、「版面費」我的知識不多,但也讀過些書,從未聽說那朝那代,那個國家的報紙、雜誌社向投稿作者收取「版面費」的新聞。解放後的五六十年代,...
-
明察暗访,再査对验证,检举内容,和调査的事证,相差很大,且与办案要项不符,当时我是学生身份,而又未成年,且是参加学校学术研究性质之论文比赛,就算对有关主义认识不清,也不像社会成人犯那么严重,更何况把论文比赛,所有的原始资料,追踪来比对,检举内容,有夸大渲染不足采信,经站上裁决,学术研究事件,交由学校察看,再多教育即可。2第二天上午,学校杨校长,及训导处邴主任,会同级任王老师,到彰化调査站,签名盖章、具结力保,当日上午十一时许,调査站将我交给杨校长带回学校,回忆
-
的是农产品卖了多少、来台观光陆客增加了多少、大陆各省来台采购增加了多少,而看不到更有企图心的格局,更有策略的布局。接下来的两岸政策,您需要全面重新整顿。否则,不只是贻误时机,还可能对我们国家形成新的危机。再来,您应该尽快提出前瞻的国家论述。谈到国家论述,您可能以为事涉敏感的统独问题,不愿碰触。但国家论述不是别的,是执政者对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执政者如果对国家说不出未来的方向,而只是拿一些和过去比较的数据来说明自己改善了什么,那形同于看着照后镜驾驶。许多人对您
-
筆者講述懷德海之哲學,曾說出兩個要點:第一、懷氏之哲學爲挽救英美敎育危機之哲學;我國敎育危機正同於英美,故我們需要懷氏之哲學。第二、懷氏哲學如何能爲中國人理解?妙在懷氏哲學吻合我國明代之白沙子之哲學。故我們可以由紹述白沙學去解救我國敎育之危機。在公開這兩點愚見之前,我曾把這些吿訴新會大儒簡公又文夫子。並撰簡公和白沙子刋於臺灣日報。今得悉民國五十二年十二月六日,陳榮捷敎授在香港白沙先生誕辰紀念大會演講白沙學說之眞諦,簡又文夫子認爲陳敎授發揮白沙子至學之奧妙...
-
以目前台灣的政治環境而言,也許有人認為中山學說的研究已經「不合時宜」,而且也容易招致不同層面的「批評」,尤其是有關「泛政治化」及「研究方法論」的問題,更普遍受到一定程度的「質疑」。可是畢竟這些問題的產生,乃是人為主觀性的疏失所促成,本質上並無損於其在學術上客觀研究的價値。因為依據中外學者如江炳倫、墨子刻(Thomas Metzger)、金耀基、馬若孟(Ramon H.Myers)、魏鏞、葛雷格(A.James Gregor)、楊日旭、呂亞力、金德曼(Gottfried-karl Kinder mann)、鄭興弟、張文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