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沿革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東沙行紀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2期  作者:袁永壽 出版时间:2007-02-17
    关键字: 东沙群岛 沿革历史 时论社评

    遵义 袁永寿东沙沿革东沙位于东经一一六度,北纬二〇度四二分。清雍正(西元一七三三年)已属我国领土。归广东惠州杂澳管辖,闽粤渔商历年往来均以捕渔为生,英人蒲拉他斯(Pratas)一八六六年遇风避难于此,遂以其名曰蒲拉他斯岛。光绪三十年(一九〇七年)日商西泽吉次聚众鸠占,改名曰西泽岛。翌年经交涉以十三万元收回。民国十四年,海军少将许继祥,呈准在岛上设观象台,规模宏伟,继之海关亦设立灯塔;十六年起由海军派员戍守,抗战军兴,日军占据时期,全部建筑悉被盟军炸毁

  • 文章中正紀念堂古戰場!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4期  作者:古龍場 出版时间:2009-01-25
    关键字: 中正纪念堂 古代战场 历史沿革 台湾政治

    臺北市東門的中正紀念堂,清朝時是一片稻田,稱為「營盤段」。日治時期,此地劃為「旭町」,是保護總督府的軍事要地。西側是「臺灣山砲隊」駐紫之處,東側由「步兵第一聯隊」使用。民國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年,國民政府來臺灣,並未如同日本殖民的韓國,將日人留下的政治威權拆毀,或轉為其他紀念空間,包括銀行、法院、郵局全數接收使用,將總督府改為總統府。現中正紀念堂園區於國府退守臺灣後,成為聯合勤務總司令部和陸軍總司令部所在地。民國六十一(一九七二)年,聯勤總部和陸軍總部遷...

  • 文章百年商埠小香港-梧州市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3期  作者:吳文秉 出版时间:2011-07-10
    关键字: 梧州概况 旅游资源 历史沿革

    文·取自廣西官方網站 吳文秉 提供梧州簡介廣西梧州市是一座有著二千一百多年歷史的嶺南古城,有「百年商埠」和「小香港」之美譽。總面積一二五八八平方公里,總人口三〇八萬。梧州位於珠江上遊,是潯江、桂江、西江三江交匯處,與粵、港、澳一水相連,是廣西乃至西部地區毗鄰粵、港、澳地區最近的城市,是連接珠江三角洲與南寧至新加坡經濟走廊的主要通道城市。憑著西江黃金水道和扼「三江總匯」與「兩廣咽喉」的區位優勢,梧州成為全國廿八個主要內河港口城市之一,使梧州港躋身全國十大內河...

  • 文章廣西在我國南疆的重要性及光復後重建問題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7期  作者:羅奇 出版时间:1985-01-10
    关键字: 广西重要性 历史沿革 光复重建问题 国防潜力

    編者按:本文爲羅故陸軍上將振西,於十餘年前應文化大學出版社邀請所撰,對廣西問題有深入研究,雖事隔經年,仍不失其參考價値,羅氏於生前將原稿寄交謝康博士,玆承謝博士惠交本刋發表,以饗讀者,羅上將逝世於六十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距今將屆十年,展讀斯文,不勝懷念之至。羅上將事略請參閱本文獻第四期羅奇將軍傳。

  • 文章西沙羣島述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卷 第1期  作者:杜崇法 出版时间:1974-03-01
    关键字: 西沙群岛 历史沿革 主权归属 领土争端

    無論就歷史或地理條件而言,西沙爲我國領土,乃不容置疑的事實。西沙在海南島東南方,距楡林港一五〇浬,距越南海岸二四〇浬。除龐大的灘礁外,有十五個小島,面積約三方公里。我國早在漢朝,就將西沙羣島收入版圖,並在南宋末年,加以經營。明成祖時,中國與南洋商旅頻繁,鄭和七次下西洋,曾經常通過西沙羣島。民國九年,日本漁夫在西沙珊瑚礁水中,發現大批中國古錢,其中最古老的爲新漢王莾錢,最多的爲明代永樂通寶,淸末廣東沿海漁船常往西沙,惟淸政府並未積極開發。光緖三十三年,日商...

  • 文章台山概況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7卷 第3、4期  作者:雷飛鴻  出版时间:1997-12-31
    关键字: 台山 概况 历史沿革 教育文化 物产

    广海城。㈢由斗山至赤溪县三 海运㈠上台山有公益、新昌、荻海三地为出海口。㈡下台山有广海、上川、下三三地为出海口。台山沿革台山在汉朝时,属南海郡,称四会县。在晋、宋、齐、梁、陈五代时属新会郡。唐、宋、元三朝属广州府,均改称新会县。自明宏治十一年(西元一四九八年)至清末,始与新会县划分,易名为新宁县,仍隶属于广州府。民国初年始改称台山县。民国八十二年改为台山市。县治在广州西南约三百六十里、西与北至开平县界四十里、南至海八十里、东南至赤溪界七十里、西南至恩平县

  • 文章河南新鄭撤縣設市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1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新郑市 撤县设市 新郑沿革

    一九九四年五月一六日,新鄭撤縣設立新鄭市,這是新鄭歷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她標志著新鄭正步入一個嶄新的歷史發展時期,預示著這片沈積著燦爛歷史文化的故土將乘著祖國改革開放的春風再造出新的輝煌!新鄭地處中原腹地,全市幅員面積八八〇平方公里,擁有五八萬人口,轄一四個鄕鎭,三三三個行政村。新鄭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一九七七年出土的「裴里崗文化遺址」距今已有八〇〇〇多年歷史,它的出土塡補了我國新石器時代一個文化斷層。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出生于新鄭,建都于新鄭,並從此肇...

  • 文章重建大武漢方案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8期  作者:湖北省、漢口市設計委員  出版时间:1973-07-10
    关键字: 武汉 历史沿革 地理形势 自然环境 人文计划

    规模。故其过去建市经过,今后发展计划,均以武昌、汉口、汉阳三鎭为设计目标。兹将其沿革、境域、地形、气候,加以简介,并就其政治、经济、社会文敎各项重建事宜,预定计划如下:第一章 槪说第一节 沿革一、武昌古称江夏,为隋所置,淸为武昌府治,民初废府改县称为武昌,民国二十四年七月有以湖北省会城郊区域设市之议,但未实现。二、汉口于南齐和帝中兴元年(民国纪元前一四一一年,西元五〇一年)「萧衍筑汉口城以守鲁山」,是为汉口有城市之始,其后汉阳置县,隶属甚久,宋时为全国四大鎭

  • 文章荆江地區經濟開發史概述(三)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8期  作者:朱翰昆 出版时间:2001-01-10
    关键字: 湖北省荆州市 历史沿革 经济开发史

    南朝時的江漢平原開發大都只限於西部江陵、公安、松滋、枝江和中北部石城(鍾祥)竟陵、安陸等地,東南部雖增設了幾個縣,仍少開發。如《南史》載:「梁魚弘爲湘東王鎭西司馬,述職西上,中道乏食,緣路采菱荷作飯給所部,於窮洲之上捕得數百獼猴,日暮以爲脯,以供酒食,比及江陵,資食復振」。甚至過了六百年以後南宋初陸游《入蜀記》,都還是「鄂州以西,陂澤深阻,虎狼出沒,未明而行,則挽卒多爲害」的淒涼景象。不過在西晉時南郡土地開辟和航運發展也帶來一定程度的繁榮。當時朝廷於江津...

  • 文章广西省省银行之沿革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9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85-07-10
    关键字: 发展历程 广西省省银行 银行沿革 金融政策

    郭榮生先生是現任山西省國大代表,為我國金融專家,曾著中國各省銀行史,承惠賜大作,倂此致謝。——編者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