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武汉市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現代商貿金融區——江漢區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5期  出版时间:2010-04-20
    关键字: 武汉市江汉区 城市概况 发展计划

    促进现代服务业的进步,提供科学依据。2、新增王家墩商务区建设项目,打造「华中之中,武汉之心」。王家墩地区占地七点四一平方公里,地处汉口中心地带,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利,处于城市快速干道、轨道交通及机场高速的交会点,系一九九九年《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金融商贸区。按照规划,王家墩将建设成武汉的商务中心区,将集商务办公、商贸、文化娱乐、博览、居住等多功能为一体,成为华中现代制造业中心,与武汉市中国光谷、汉阳现代制造业中心共同形成高效良性互动的「经济金三角

  • 文章漢口城市之根——礄口區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5期  出版时间:2010-04-20
    关键字: 武汉市硚口区 城市特色 发展目标

    漢口城市之根礄口—漢口近現代工商業文明的發祥地,歷史源遠流長,地位舉足輕重。在礄口的東部,有「天下第一街」美譽的漢正街,漢正街是漢水改道入江而形成的碼頭街市,成為大漢口立足於江河之間的「地理母親」,奠定了武漢三鎮鼎立的城市格局。從明清兩朝「十里帆檣依市立,萬家燈火徹宵明」的市景繁華,到改革開放之初率先在全國恢復小商品市場、發展個體經濟,從而贏得「中國流通領域改革風向標」的創新之舉,漢正街在近六百年歷史長河中,數盡滄桑,卻始終商脈延續,以其「攬四海客流,聚...

  • 文章崛起中的繁榮生態新城區——漢陽區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5期  出版时间:2010-04-20
    关键字: 武汉市汉阳区 城市概括 发展规划

    (注:晴川閣)漢陽是中國古代知音文化發源地,近代工業文明的發祥地,也是中國文化藝術傳承的典範城區,區內有佛教名刹歸元禪寺(4A級景點)、楚天名樓晴川閣、高山流水古琴台等歷史名勝,還有「中國角」南岸咀、月湖文化藝術中心、武漢國際博覽中心、六湖連通、漢陽造文化創意產業園等旅遊景點景區,人文底蘊厚重,山水資源豐富,被譽為武漢的「城市客廳」。近四年來,漢陽區努力於武漢新區和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試驗區建設的重大戰略機遇,加快產業結構大調整、城區功能大轉型、發展方式...

  • 文章武昌區——江南金融商務中心和歷史文化名城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5期  出版时间:2010-04-20
    关键字: 武汉市武昌区 城市发展概况 发展目标

    一九一一年中國辛亥革命打響第一槍,一舉推翻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國家從此走向民主共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坐落於此。是全國大專院校、科研院所最為集中的知識密集區之一。長江奔流、東湖雋秀,山水相擁,優美的自然環境讓人流連忘返。

  • 文章崛起的宜居產業新城——青山區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5期  出版时间:2010-04-20
    关键字: 武汉市青山区 基本概况 发展方向

    雄踞青山,形成了冶金、化工、环保、电力、机械、船舶、建筑、建材八大支柱产业。是「一五」计画时期国家投资建设的新型工业基地,素有「十里钢城」的美誉。(注:青山公园)地理位置青山区地理位置为北纬30。37′,东经114。26′。境域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区境西起罗家港,经和平大道与武昌区相连;东至洪山区建设乡,隔江与新洲区阳逻街相对;南与洪山和平乡、花山乡接壤,傍东湖风景名胜区;北沿长江,面对天兴洲,隔江与江岸谌家矶相望。基础设施青山位处武汉市中环与外环交通环线

  • 文章山水浪漫處 科教人文地——洪山區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5期  出版时间:2010-04-20
    关键字: 武汉市洪山区 区位优势 发展前景

    武广、武京高速客运专线以及武汉市2号、4号轨道交通经过辖区;武汉市六座长江大桥中有四座与洪山连通,武汉市四大环线穿越洪山;五千吨级的外贸码头,可直达日本、香港和东南亚地区。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洪山区充分发挥辖区科教密集、城郊一体、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区位优势,极力争取发展机遇,转变发展方式,深入实施「依法治区、科教兴区、环境优区」战略,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农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洪山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进步。一是经济品质

  • 文章湖北第一台鄉——魅力黃陂新城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5期  出版时间:2010-04-20
    关键字: 武汉市黄陂区 区情简介 发展概况 发展展望

    之地。黄陂森林覆蓋面积占武汉市的一半,覆蓋率达到百分之卅五。为武汉天然的生态屏障。素山寺国家森林公园植被丰富,是华中地区特有珍稀植物迁地保育基地,被誉为武汉天然的生态屏障。境内九百四十七平方公里的木兰生态旅游区,有武汉境内最高的山、最大的森林覆蓋、最洁净的湖泊、最多样化的动植物种类,被联合国列入《中国廿一世纪优先发展议程》。加之长期「生态立区」战略的实施,全区形成了以自然生态为主体,以人工生态为补充的大生态环境。近年,全区的大气环境品质常年在国家一级标准以上

  • 文章著力推進「一體化」——魅力漢南譜新篇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5期  出版时间:2010-04-20
    关键字: 武汉市汉南区 园区建设概况 发展目标

    注:投资环境改善吸引了众多企业抢驻汉南)经济发展步伐日益加快,区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发展后劲明显增大。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社会保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二〇〇八年,汉南区获批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首个改革试验区,在全市率先就破除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了积极的大胆的创新探索,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服务均等化的步伐,实现了由以农业为主向新型工业为主的城区转型,由农村为主向

  • 文章一九三〇年代專家型主政者素質和依法治市的能力對武漢市政現代化的影響舉例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58期  作者:宋曉丹 出版时间:2006-01-10
    关键字: 专家治市 现代化建设 武汉市

    一九二六年十月至十二月,武汉开始按照现代市政体制相继建立汉口市政府和武昌市政厅。一九二七年四月,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管辖汉口、武昌、汉阳三鎭合一的武汉市政府成立。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武汉市(后改为汉口市)实现了政府职员的知识化、专业化和年轻化,专家治市的特点十分显著,并制定颁布了《武汉特别市建筑规则》等一系列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行政法规。从此,武汉城市面貌的现代化转变和市政管理法制化进程都前进了一大步。然而,专家治市过程中有一个値得注意的问题,是这些城市

  • 文章楚天首縣——江夏區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5期  出版时间:2010-04-20
    关键字: 武汉市江夏区 地理位置 区位优势

    为主导产业的大桥新区和以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主导产业的梁子湖风景区。金口中山舰旅游区、郑店黄金工业园、龙泉旅游经济发展园等经济园区各具特色,发展迅猛。庙山经济园区位于风景秀丽的汤逊湖畔,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相连,规划面积卅平方公里,处于武汉市中环与外环之间,基础设施齐全,交通十分便捷。园区规划定位为依托中心城区和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辐射,以机电、生物医药、文化印刷为主导产业,现已有凯迪电力、毅恒机械、武船重工、启瑞药业、湖北知音工业园等一大批企业和上市公司入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