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梅花乡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爲什麼喜愛「梅花鄕」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鄕會會刊》 第21期  作者:張耀君 出版时间:2007-02-25
    关键字: 梅花乡 梅花节 梅花乡高塔 建议与构想

    作者:梅縣張家圍人,一九一五年生,曾任梅州中學台北校友會會長,中山大學校友。

  • 文章讓梅花香飄梅州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2期  作者:丘波 出版时间:1998-02-08
    关键字: 梅花协会 梅花乡建设 乡亲捐款

    梅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首,梅州市已于一九九三年十月确定市花为梅花,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在梅州市举行的第十二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上通过了《建设梅州市为梅花乡》的提案,接着在热心人士的资助和有关人员的努力下,一九九五年春从武汉引进数千株梅花到梅州种植;从此抓起了大种梅花的热潮。一九九六年五月成立了梅州市梅花协会,协会挂靠梅州农校,由梅州农校侯敏校长任会长,副会长有市城市建设规划局副局长彭钦盛和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钟德仁。梅花协会的成立得到梅州市各级领导和有关单位

  • 文章建设梅花乡 完成梅州人的心愿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13期  作者:張耀君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梅花乡 梅州建设 措施建议

    竞争力。梅子用途广阔,大家都知道。酸梅汤是全国早就闻名的大众飮料,可惜尙未大力开发。乌梅酒、化梅、陈皮梅、最近日本和台湾出产一种色泽透明的梅酒,味甘中带梅酸,且含有梅香味,很受大众欢迎。化梅用途很多,台湾时兴绍兴酒中放些化梅,别具风味而解酒。台湾鸡家庄饭后店主人供应一杯化梅浓茶,很可口且去油腻,帮助消化。其余用途尙多,而新用途正待开发。梅州市近年来在政府和海内外热心鄕亲的支持下,已经种下了许多梅花美景。政府所种地点为:1.百花洲影剧院梅园2.东山大桥桥头公园

  • 文章梅花鄕指日可待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鄕會會刊》 第20期  作者:張耀君 出版时间:2006-02-11
    关键字: 梅花乡建设 研究机构 梅花种植 同乡捐赠

    梅州市应该多种梅花,建构现代宏观的梅花乡,满天美景,遍地飘香,再加其他配置,突显梅州市特色,令梅州市增光彩,梅州人添荣誉。现代宏观的梅花乡,是梅州市的三峡工程,贡献当代,惠及千秋。梅州市自古本为梅花乡——梅山、梅水以梅为名者到处都是,惜因连年战乱,梅树多被摧残,至今所存无几。梅花自古为文人墨客所欣赏、所宠爱、所尊崇,被选为四君子之一,亦为岁寒三友,为人所钟爱。梅花被形容为铁骨仙姿,凌霜傲雪,有仰面花的傲骨梅,配合有垂地叶的谦虚竹再加上挺拔高耸的百年松

  • 文章梅州梅花映梅江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鄕會會刊》 第20期  作者:丘波 徐曉麗 出版时间:2006-02-11
    关键字: 梅花 梅花乡建设 书画展 梅江

    市花、市树、市歌。一九九三年十月梅州市正式推定市花—梅花。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在梅州召开的世界客属第十二次恳亲大会上提出并通过了「把梅州市建设为梅花之乡」的提案。在海内外热心人士的促进下,一九九六年五月成立了梅州市梅花协会。从此在梅州掀起了恢复和发展梅花种植的新热潮。广植梅花,建设梅花乡,弘扬梅文化,发扬坚韧不拔的梅花精神,成为梅州人及其海内外乡亲的心声和期望。近十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通过梅花协会的协调发动,各机关单位、大中小学校积极筹集资金,组织规划

  • 文章梅花乡——满天美景遍地飘香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3期  作者:張耀君  出版时间:1999-02-27
    关键字: 梅州建设 梅花乡 经济开发 未来前景

    使梅州市风华嶲逸,多彩多姿,风度翩翩,光芒四射,鼓舞了客属梅州人,精神振作,意气风发,坚苦卓绝,乐观奋斗。举行梅花节,突显梅州特色,推向全国,面向世界,使海内外梅州人,名扬四海,得到鼓舞,引以为傲。这是梅州市伟大的「三峡工程」,现代人得益,惠及千秋后代。建设梅花乡就是为梅州创造光辉的历史,请大家一起来共襄盛举,共同来参与,不能缺席。笔者曾在三年前,特地前往广州市花都,(原系花县改称)访问客家民族英雄,洪秀全的故乡,发现花都与梅州市有很多相同之处,将来可以

  • 文章梅話 話梅——梅州遍地是梅花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5期  作者:溫文樣  出版时间:2001-02-04
    关键字: 梅树 话梅 梅花乡 梅州建设 台湾种梅

    植梅工作进展情形;还每年都亲自撰文在本会会刊发表(第十至十四期),提出眞知灼见和语重心长的殷切期盼,鼓励大家来种梅之外,又逢人劝说多写推广种梅文章,以加强宣导、造成风气,有助早日完成梅花鄕的建设工作。像这样出钱出力,坚持执著,贯彻到底,而且老当益壮,建设家鄕不落人后的优异表现,怎不教我们后生晩辈思之汗颜。据美东世界日报97、2、28报导,中国大陆有四大梅区,就是南京梅花山、杭州超山、无锡梅园和武汉东湖梅园。孙建庸编「伟大的中国」也说:这四地都在温暖溼润气候

  • 文章梅話 話梅——梅花遍地是梅州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2期  作者:溫文樣 出版时间:1998-02-08
    关键字: 梅花 品种特性 种梅推广小组 梅花乡建设

    我们似不能以种梅、赏梅为标的。历代文人骚客虽然留下诸多赏梅树、赏梅花的雅事和文字纪录。我们现代人也尽管生活品质提升,赏梅、赏花逐渐大众化、普遍化,但现代人的生活却是现实的,紧张忙碌的、也讲求效益的。所以,我们必须研究如何发挥种梅的经济价值,并使它和人民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足以提高种梅的意愿与兴趣,然后蔚为风气,终至达成「梅花遍地是梅州」、「梅州遍地是梅花」的境界。公元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世界客属第十二次恳亲大会,通过「建设梅州市为梅花乡」案,首开种梅之风

  • 文章梅州再建梅花乡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4期  作者:謝永昌  出版时间:2000-02-12
    关键字: 梅花乡 梅州建设 散文诗联

    梅花凌霜斗雪怒放,一树独先天下春。中国是梅花的故乡。出土文物证实,中国早在四千年前就有梅花。中国人大多喜爱梅花,把它视为国花,因为它象征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气质和心灵仪容兼美的风采。中国武汉、南京、苏州等大中城市以梅为市花;广东省梅州市亦以它为市花。它象征梅州人奋发图强的斗志,代表坚忍不拔的客家精神。古代梅州曾是梅花乡古代梅州盛产梅树,可谓梅花乡。据《光绪嘉应州志》等史志记载,唐宋以来有不少名人曾路经或逗留梅州,写下许多咏梅诗篇。其中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诗

  • 文章建設梅州巿爲梅花鄕大家一起來——瑣談梅州種梅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1期  作者:張耀君 出版时间:1997-02-15
    关键字: 梅州市建设 梅花乡 梅花协会 种梅

    一、種梅瑣談一九九六年四二九梅州中學校慶,適逢高中二十三屆與初中二十九屆校友返校慶祝,因爲我的小妹張津雲係高二十三屆校友,與熱心種梅的溫懷粦校友同受邀返校參與熱烈而莊嚴的校慶,我則代表台北校友會陳會長思明捐助母校種梅款港幣二萬元,老校長鍾皎光先生捐助種梅款二千元新台幣及高八屆台北校友捐助種梅款新台幣壹萬元,全部交給劉錦昌校長,以表達台北校友對母校植梅贊助的心意。開完慶祝會後,由校長帶領校友們約有五十多人參觀校園所植梅花,並由校友曾雪麟、李歷、葉選鈞、溫懷...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