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七七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輿論民意長話短説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4期  出版时间:1984-09-01
    关键字: 舆论 民意 黑社会 七七事变

    的文化中心而已。△自立晚报七月七日社论『七七』沉痛抒感」,指出「此一对中国历史有重大影响的日子,竟未被定为国定纪念日,诚属遗憾,同时,鉴及若干史实之被扭曲、被窜改,我们尤盼国人共同醒觉,从头为保存抗日史实,光大抗日精神而行所当为,不作历史上失落的一代」。△中央日报七月九日社论「改进缺失,贯彻均富的土地政策」,表示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都市土地价格未能适当的抑制,希望积极检讨,加强以均富为目标的民生主义土地政策之贯彻。△自立晚报七月十二日社论「考试权的运用不可僵化

  • 文章蘆溝橋上憶江山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7期  作者:王文  出版时间:2007-12-25
    关键字: 卢沟桥 战争回忆 七七抗战70周年 时论社评

    我国芦沟桥上,日军七七(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侵华的枪声,激起了我全国同胞抗日的怒潮,而同仇敌忾,奋起抵抗日军(世称七七抗战);终于打败日本,光复了其所掠夺我国的锦绣江山。而今七七抗战已届七十周年,回顾抗日往事,不胜感慨万千;爱仅略述所感,以作大时代的见证,幷资为纪念。日本侵华及败降日本穷兵黩武,蓄谋侵略中国,不守国际公法,不讲公理、正义,竟悍然从芦沟桥上,发动七七侵华战争,幷发出「三月亡华」的呓语;乃倾其精锐的陆、海、空军,疯狂全面进攻(侵略)中国

  • 文章纪念「七七」抗战今时的意义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5卷 第3期  作者:林雄  出版时间:2007-07-31
    关键字: 七七事变 纪念抗战 教育意义 蒋介石

    今时纪念「七七」抗战,在「去蒋化」之际,特别予人有「刻意分割族群」的话题。首先,「七七」抗战纪念在台湾,到底意义何在?可以说:其精神就在于「没有抗战胜利就没有台湾光复」!当然,也由于国共内战失利,因政府迁台而引起另波移民潮。但是否「七七」时至今日,即等同已贴上了「标签」?毕竟,「台湾光复不能忘」这是我军民抗战期间在蒋公领导、曾牺牲伤亡三千多万生命所换来的,台籍青年及原民更因日阀征调充军而阵亡、失踪,也约达六万人之多!为人尊敬的丘逢甲先生,其子丘念台也曾在

  • 文章七七」抗战的历史地位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9期  作者:黃鐵麟  出版时间:2000-07-10
    关键字: 七七事变 往事回忆 战场实访 时人态度 历史地位

    七七」—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这个伟大的日子,近年来似已逐渐在这功利社会中暗淡无光了,不过在现代史中却仍然有其一定地位和分量。将回忆推到七十年前,以及六十三年前,日本军阀在我国的两个「籍口」,其中一借口应是误导日阀的意识,造成中国人应经一段长达八年的苦难岁月;另一个借口却也缔造中国人团结一致,粉碎日阀「三月亡华」的迷梦。民国二十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军阀借口南满铁路被炸事,出兵入侵我东北,在很短时间内占领了吉林、辽宁、黑龙江以及热河,并于事后做成「塘沽协定

  • 文章博得專家笑白痴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5卷 第1~4期  作者:徐世澤  出版时间:2013-12-01
    关键字: 八里双尸案 七七事变 南海护渔 洪仲丘案真相 新古诗

    ●八里双尸案八里夫妻命案奇,原来凶手是咖姨。富商认女如家眷,为了钱财心窍迷。●七七事变七六周年每逢七七话芦沟,八载烽烟血泪仇。日本忘恩还夺岛,强兵御寇莫言休。●南海护渔南海屡闻争岛忙,菲船瞪眼乱开枪。护渔彰显军威壮,制止侵权变戮场。●洪仲丘案眞相只有三天是大兵,手机禁闭演悲情。荒唐现象遭凌虐,眞相追求正义生。●关于「新古诗」诗句由来有定规,毫无韵味不相宜。一时心喜蒙刊载,博得专家笑白痴。●养老防儿生男原是旧家风,今日沦为啃老翁。索取钱财无谢意,晚年

  • 文章纪念七七抗战五十周年的囘顾与前瞻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26期  作者:高永祖  出版时间:1987-08-01
    关键字: 纪念七七抗战五十周年 回顾与前瞻 抗日战争 庐山谈话 芦沟桥

    七七抗日战争的发生,到今天刚好是五十周年,半个世纪。对日战争原是我国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自救卫国的战争,由于日、德、义三个极权国家组成的轴心国家,分别发动战争以侵略他国,至珍珠港事变太平洋战争发生后,我国方才正式对日宣战,参加联盟国共同抵抗侵略集团,最后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但是取得胜利果实的却是苏俄为首的共产集团。它赤化了卅多个自由国家,分裂全球为两个世界,而中华民国也是最大的受害者,中共在俄共卵翼之下,发动叛乱,窃据了整个大陆,并先后参加韩战

  • 文章巨型多卷抗战史詩國畫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3卷 第3期  作者:王康  出版时间:2007-06-01
    关键字: 《浩气长流》 中国抗战 七七事变 画笔书信史 画家马一丹 连战题词

    台湾温州同鄕会伊竑会长存念 鞠躬巨型多卷抗战史诗国画(简介)——浩气长流为纪念中国抗战暨世界二战结束六十周年,国内美术、史学两界人士联袂共创巨型多卷史诗国画,总名《浩气长流》,总长度七七七公尺,绘历史人物共八一五人。分别为:卷首《故国》:卷一《山河岁月》:卷二《血肉长城》:卷三《精神堡垒》:卷四《信义和平》:卷尾《愿景》。《浩》画秉承”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之中国历史大义,严守独立、超越精神:采用树碑立传、左文右图古法,以写实造型为主,期以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