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科学技术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國完成首台太空望遠鏡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3期  作者:管季  出版时间:2009-06-01
    关键字: 太空望远镜 科学技术 硬X射线 自主创新

    如能趕在歐美下一代黑洞探測衛星前有望為國家取得第一個諾貝爾物理奬

  • 文章亞洲第一的東海風力發電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6期  作者:顧克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东海 风力发电 新能源 科学技术

    上海的東海大橋上,三台巨大的風力發電機九月四日正式開網發電,將源源不斷的電力,輸送到全上海的電網。這個亞洲第一的大型海上風力發電專案,投資約二十三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每年可減碳二十三萬噸,讓大陸新能源科技又向前邁進一大步。由於海上風力發電在歐美國家已有十多年發展歷史,大陸才剛起步就成功通電,讓大陸成為世界上風電資源利用成長最快的國家之一。東海大橋風電場變電站站長陳國強解釋,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由大陸自主研發,具備電動獨立變槳、變速和雙饋電機技術等世界主流機...

  • 文章天河—號 亞洲第一世界笫四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6卷 第1期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天河一号” 超级计算机 “走鹃” 科学技术

    國際超級計算機評審結果公佈,中國「天河一號」速度為亞洲第一、世界第四,綜合水平高居世界前列,具有高效能、高性能、高安全和易使用、傳輸速率快,耗能低諸特點。全系統運行,每小時耗電一二八〇度,能耗比每瓦電創造的計算效能為四.三億次,與目前峰值性能排名世界第一的美國「走鵑」相當。

  • 文章中國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問世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6期  作者:網錄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天河一号” 超级计算机 科学技术 应用领域

    高性能服务器每秒钟可以处理数千万乃至数亿次服务请求,及时提供用户所需要的信息和服务,保证服务质量。生物制药。研制一种新药,从化合物筛选到临床试验一般需要十到十五年的时间。使用超级计算机,以计算机模拟的手段,科学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从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种化合物中筛选出有效的药物化合物,不仅节省了购买真实化合物的大量资金,而且大大缩短了药物研发的周期。『离不开」可开采更多的石油「科学技术的发展过去主要是靠理论和实验,而今天,计算已经成为与之并行的第三大

  • 文章「天河一號」的速度與儲量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6卷 第1期  作者:本刊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天河一号” 超级计算机 科学技术 速度 储量

    「天河一號」計算一天,一台當前主流微機得算一六〇年,「天河一號」的存儲量,則相當於四個國家圖書館的藏書量之和。國防科技大學校長張育林說:「一味追求國際排名是沒有意義的,只有在核心技術,實際效益和人才培養上不斷實現新突破,科學研究才有持續發展的能力。」國防科大早在一九八三年中國第一台億次計的「銀河一號」同樣誕生於這所大學,在現實技術突破跨越的同時由二百多位組成的科技群,他們平均年齡只卅六歲。國家超級計算機天津主任劉光明說:「天河一號」平台式開放的,我們願意...

  • 文章電腦與科技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5期  作者:沈徑瞻  出版时间:2005-12-25
    关键字: 电脑 科学技术 发展历程 人类社会 影响

    電腦的出現,是人類歷史上一次空前偉大的科技革命,它把十八世紀兩次工業革命所發展出來的工作機械、蒸氣動力機、傳動裝置組成的生產系統,推向自動化和智慧化,不僅使人們的認識由分散到系統,由局部到整體,由微觀到宏觀,並提高了人類認自然,改進自然,控制自然的能力,而發展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與人類社會融合爲一體,一天天廣泛而深入地影響著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以後,科學家就不斷地熱心硏究電腦,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世界上第一台電腦才宣吿硏發成功,是由美國...

  • 文章舉辦全球華人「中華文化與世界和平論壇」的理念與目的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3期  作者:盧博文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中华文化 科学技术 保护环境 世界和平

    壹、目的立足中國,放眼世界,在進入廿一世紀的今天,是人類生死存亡的危機與轉機。人類的禍福吉凶,如箭在弦上,一觸即發,悉由人類自己決定與掌握。若要趨吉避凶,化險為夷。芸芸眾生,混混噩噩,非有大智、大仁、大勇先覺之士的率先倡導不為功。在此人類生死存亡的十字街頭,不容我們徘徊瞻顧,不容我們徬徨無主。必須要坐言起行,大聲疾呼,喚起世人的覺醒共識。我們要舉辦此項全球華人「中華文化與世界和平論壇」,就是以發揚中華王道文化,追求世界和平統一,邁向世界大同,天下為公的理...

  • 文章中科院寧波工研院在溫州建生物材料與工程硏究所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6卷 第2期  作者:勤之  出版时间:2010-04-01
    关键字: 中国科学院 生物材料 生物工程 研究所 科学技术

    近日,中科院寧波工業技術研究院與溫州市政府、溫州醫學院在北京簽署了中科院寧波工研院溫州生物材料與工程研究所設備忘錄,這是中科院寧波工研院在寧波之外建立的首個研究所。據悉,建設中科院寧波工研院溫州生材所,是中科院與浙江省、溫州市科技合作的又一重要舉措。建成後的溫州生材所,將立足浙江省,面向長三角等地區,緊緊圍繞生物材料與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需要,重點開展生物材料、酶工程、生物醫藥技術、海洋(微)生物技術、納米生物材料及開展,將建設生物材料關鍵技術研究平台、生...

  • 文章科技時代的人文關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9期  作者:傅佩榮 出版时间:1986-09-30
    关键字: 人文关怀 科学技术 人生观 宇宙观 传统文化

    科技對現代人的貢獻有目共睹。如果逕稱我們當前的時代爲「科技時代」,應該不會引起什麼爭議。任何時代的人都有其特定的問題與關懷,例如:洪荒時代的人爭取在自然界生存,以建立人類社會爲首務;文明時代的人爲社會定下規範,謀求和平互助,讓全體人類得以善生。中外歷史所記載者,皆爲文明時代的人之種種作爲,其中積極的建樹固然史不絕書,而消極的破壞亦所在多有。這些建樹與破壞,不管如何輝煌或如何駭人,總是局限於某一區域,而無法全面地影響人類社會。近代以來,隨著科技時代之逐步形...

  • 文章科技新知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7期  作者:編委會 出版时间:2007-07-10
    关键字: 科学技术 海岛下沉 古船打捞 全球生物 金字塔

    一、全球暖化首座人居小島沉入海中編委會受到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影響,印度南部名爲Lohachara和Suparibhanga的小島已經被海水淹沒,從衛星照片上消失。這兩座島嶼共住著一萬多人被迫撤離、無家可歸。這也是現有紀錄中,首座有人居住的島嶼沒入海中。印度Jadavpur大學專家發現,恆河三角洲當地一〇二座島嶼中,從衛星照片上只能找到一百座。而這一〇二座島嶼居住人口有一百八十多萬人。這項爲時六年的研究發現,恆河三角洲還有十座島嶼會在未來十年內沉沒,當局至少還必須撤離將近十萬人,而...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