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记共返回2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劉滌魯先生七秩晉一杖國壽序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0期  出版时间:1974-02-10
    关键字: 刘涤鲁 名贤传记 服务乡友

    越南鄕賢劉滌魯先生,負一方物望,當民國六十二年元月卅一日杖國晋一之年,吾埔旅越同僑陳衡卿 管俊三 簫歲華 郭越羣 丘桃 劉芳 張健生 張照明 陳一鳴 李俊爵 黃秋波 蔡讓軒 吳士澄 孫海棠 廖乙助 李偉忠 陳振倫 張定中 楊曾毅 丘建南先生等作序以賀。本會陳常務理事以令,以此序可供越南埔僑鄕情聯繫,故提刊於此。茶陽位於韓江上游,地處閩粤之要衝,山川壯麗,人文薈萃,代出賢良,擧凡國內參與軍政,或出洋從事工商業者,其於國家建設自强,及僑居地之經濟繁榮,貢獻至大,事蹟彰彰可考,...

  • 文章永懷印尼歸僑三鄕賢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5期  作者:陳以令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印尼归侨 乡贤 名贤传记 追思怀念

    ㈠印尼歸國同鄕助成大埔同鄕會的創立民國三十八年前後,吾埔同鄕播遷來台的,爲數不少。局勢安定之後,有人倡議組織旅台大埔同鄕會,以敦睦鄕誼。當時旅台同鄕以監察委員鄒魯、前任廣東省主席羅卓英、秘書長丘譽、前任湖南省府秘書長劉旭輝、憲兵司令劉煒、國大代表賴少魂以及郭壽華、藍萼洲、劉竹岩、黃茶民等人,德望較高,雖都樂任發起人,但因缺少負起調查、登記、聯絡等實際工作的人,致籌組同鄕會的事,遲遲未能實現。民國四十七年冬月,吾埔旅居印尼同鄕因蘇加諾總統親共,關閉全國各地...

  • 文章泰國現任總理塔信——客家人的光輝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鄕會會刊》 第20期  作者:溫文樣 出版时间:2006-02-11
    关键字: 他信 客家人 人物传记

    二〇〇五年二月當選連任泰國總理的塔信,是泰國歷史上第一位任滿四年而又當選連任的民選國家總理,也是泰國的華裔總理,被政界譽為「當今泰國難得的領袖人物」,足可和當年新加坡的李光耀總理後先輝映,相互媲美。塔信的全名是THAKSIN SHINAWATRA,中譯為塔信。秦納越(一作西那瓦),其中文的譜名為邱達新(一作丘)。從父系言:自其曾祖邱順盛從豐順縣(推斷為湯坑)赴泰東尖竹汶府打工開基,後遷清邁經商從政,頗有成就。其祖父邱阿昌經營泰絲發達。其父奔歷·秦納越經商之餘熱衷政治,曾組...

  • 文章長駐海地十五載的李南興大使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6期  作者:李惠  出版时间:1992-02-15
    关键字: 李南兴 人物传记 海地局势 外交大使

    據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民國八十年三月初世界日報的報導,我國外交部長錢復於本年三月參加海地新任總統阿里斯提德就職典禮,攜帶一封李登輝總統親筆所寫的慰勉信函交給駐海地大使李南興。我外交人士說,元首發函慰勉我駐外使節及館長,並不多見,據指出,這封嘉勉李南興大使的信函,是由外交部提報總統府發的,錢復部長希望李總統的信函,能對致力中海邦交十五年的李大使有所肯定。李大使派駐海地十五年未曾異動,他不畏危難,多次在海地陷入政變危機中仍堅守崗位,全力維護中海邦交,這是李總...

  • 文章沙巴梅縣人點滴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7期  作者:林海濤 出版时间:1993-01-31
    关键字: 梅县华侨 沙巴 人物传记

    沙巴州前身,是英國殖民地的北婆羅洲;于公元一九六三年加入馬來亞聯合邦所成立的馬來西亞,成爲馬來西亞聯合邦的一個州。沙巴州是個多元種族,多元宗敎,多元文化的一州,人口約一百八十萬人。其中以嘉達善族佔約百分之七十五,巴夭族佔百分之五,華族佔百分之二十。華族中以客籍佔百分之八十爲多,其他如廣府、福建、潮州、海南及外省籍人約佔百分之二十。而這些客籍人,又以龍川、惠州、寶安,河婆佔約百分之八十,屬我梅縣同鄕之人數,僅約三百人。沙巴州是馬來西亞發展落後的一州,除比較...

  • 文章僑委會顧問唐紹銘君傳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6期  作者:牟甲銖 出版时间:1984-10-10
    关键字: 唐绍铭 侨胞动态 人物传记

    唐君紹銘,號厚蘇,廣西鬱林人,原籍廣東中山縣,民國八年六月六日生,父燦文公,兄弟三人,君行大,唐氏爲鬱林望族,家頗富有,君自幼聰明,及長,肄業廣州大學,畢業後服務中央,歷任中央日報編輯及社論撰述委員,中央海外部黨務計劃委員會總幹事,中央黨部總幹事,中央海外部總幹事,廣西省府參議,南京大剛報總主筆等要職,少年英發,才華出衆,抗戰勝利後,奉命出長僑務委員會江門僑務局,建樹尤多,甫下車卽宣佈十項工作計劃,積極推行,如向海關當局交涉簡化歸僑檢查手續,改善關員態度...

  • 文章連雅堂與福建日日新聞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8期  作者:鄭喜夫  出版时间:1985-05-01
    关键字: 报业 人物传记 《日日新闻》 连横

    (鄭喜夫—原載「香港時報」)台灣故儒連雅堂(橫)先生,爲日據時期著名的學者、詩人、思想家,但以他從事的職業而言,則實爲一位報界前輩,更是一位翊贊革命的報人。從清光緖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到民國八年(一九一九)二十年間,他絕大多數的時間都在從事報務。他曾任職於台南的台澎日報、台南新報(係台澎日報與新聞台灣合併改組而成,雅堂先生數度在此報工作,時間最長)、廈門的鷺江報、台中的台灣新聞、上海的華僑聯合會所報刋(名稱待查)、吉林的新吉林報,並曾參與經營廈門的福建日...

  • 文章掀天揭地的本州遷外子弟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3期  作者:鍾正君 出版时间:1988-10-01
    关键字: 罗芳伯 客家华侨 名贤传记 建功立业

    陸、羅芳伯——本篇完全採用丘尙堯先生所作刊登於梅縣同鄕會會刊第二期者,羅芳伯雖然只是華僑,但在外地發展也可視同遷外子弟,故將其列入本欄——百戰據山河,揭地掀天,想見當年氣概;三章遵約法,經文緯武,猶存故國冠儀。上聯是印尼西加里曼丹省(婆羅洲西海岸)坤甸市一座紀念開闢坤甸的「大唐客長」羅芳伯的廟宇中衆多楹聯之一,所謂「大唐客長」,實卽海外王之意,因爲「蘭芳大總制」是共和體制,也可說是「大總統」。他雖在海外建立新國,但仍不忘故國,認爲新國是唐山的一部分新領土...

  • 文章姚德勝傳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3期  作者:朱浩懷 出版时间:1988-10-01
    关键字: 姚德胜 名贤传记 实业家 爱国华侨

    年长的人从旁代老水客答复德胜。然而,有志者事竟成,德胜毕竟达成了他的志愿,乘风破浪,到南洋去了。[1]四、向海外发展姚德胜随同老水客,和一批「新客」,由家鄕坐小民船,顺流而下,经新铺墟松口各市鎭,而至潮州府之汕头,转船到香港。其时尙无轮船,乘「夹板舟」[2],由香港经过一千四百海里之「七洲洋」,到达新加坡。这位由鄕下出来,富有好奇心和冒险性的靑年,初到海外都市,眞是大开眼界。一方面感到自身之渺小,一方面又激发了他对于事业的雄图。再由新加坡转到马来西亚芙蓉埠

  • 文章張弼士鄕賢的偉大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8期  作者:陳以令 出版时间:1981-12-30
    关键字: 张弼士 名贤传记 事业功绩

    必然得到南洋各地华人的拥护,那么对德国邮船公司的营业是重大的打击。所以便惊慌起来,立即派人去向张弼士道歉认错,并答应卖头等船位给他。但张弼士坚持必须取消禁止有色人种搭乘该公司头等船位的规定,才允许和解。最后德国经理不得不屈服,从此取消了这一不平等待遇的规定。在七十多年前,中国积弱,备受列强侵凌,而张弼士能以威武不屈的精神挫折了歧视有色人种的欧洲人,为亚洲民族争了一口气,令人万分起敬!是以南洋文摘第三卷所刊「马来亚名人传记」中,称誉他是星马地区第一个反对欧洲人

共23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