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两岸关系共返回4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兩岸密使大曝光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7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2000-09-01
    关键字: 两岸关系 密使事件

    民國八十四年四月十八日新黨立法委員郁慕明在立法院總質詢中首度揭露兩岸密使事件;他説,蘇志誠曾接觸江澤民辦公室主任曾慶紅,雙方會談焦點包括進入關貿總協、三通、兩岸簽訂互不侵犯條約,李江會面及與新嘉坡共組國際航運等五項議題。郁慕明更明確地説,雙方是在民國八十一年五月一日由蘇志誠、鄭淑敏,與潤泰尹衍樑三人在香港希爾頓飯店與中共代表晤面,從而建立溝通之管道。從蘇志誠、鄭淑敏之現身説法,津津樂道,縷述與中共幾番接觸經過,證明郁慕明委員當時質詢,並非空穴來風,無的放...

  • 文章多提具體政策 少做人身攻擊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62期  作者:許倬雲  出版时间:1999-12-20
    关键字: 台湾 两岸关系 选战 国际处境 选民

    本会名誉理事 许倬云震灾留下的残墟,尚未重建,总统大选的暂时「叫停」,却已终止,各组候选人终于又再展开活动,甚至不是候选人之列的政治人物,也无不大发议论。这一阵子的口水战争,一部分是涉及个人品性及从政纪录的攻讦,一部分则从两岸关系,扯到对台湾的认同,对于两岸关系的种种宣示,以目前可见的几种模式看,又不外表达自己所愿见的情势。选战中,人身攻讦有其限度,过了分际,便有惹起反感的负面效应。君子之争不出恶声,这一风度,求之于今日政治人物,本是奢望!然而,负面效应

  • 文章蘇志誠鄭淑敏:李登輝江澤民確有直通管道自一九九四年以來,蘇志誠與曾慶紅曾分別代表李、江數度在珠海、澳門等地會面,會商是否簽訂兩岸和平協議等政治議題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7  作者:張瑞昌、張慧英、尹乃菁、陳嘉宏  出版时间:2000-09-01
    关键字: 两岸关系 密使事件 历史真相

    (注:前總統李登輝在任內一直和中共領導人保有溝通管道,蘇志誠(左二)和鄭淑敏(左)扮演我方密使角色,北京方面則先後由楊斯德(右)、曾慶紅(右二)主談。)張瑞昌、張慧英、尹乃菁、陳嘉宏/台北報導諱莫如深的「兩岸密使」傳聞經本報披露秘辛後,引起朝野關切議論,塵封多年的眞相也逐一浮現。根據前總統府秘書室主任蘇志誠及前文建會主委鄭淑敏等相關當事人的説法,自一九九四年以來,兩岸領導人江澤民、李登輝之間確有直接溝通的管道。蘇志誠與當時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曾慶紅,曾分别...

  • 文章「中美關係論文集」撥開四十年的迷霧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0期  出版时间:1985-09-01
    关键字: 中美关系 开罗会议 历史考究 两岸关系

    中國大陸自民國卅八年淪於赤禍之後,討論大陸何以會淪陷的著作極多,一般都認爲當時中美關係所產生的影響,是極爲重要的原因之一。近年來,由於二次大戰後許多秘密文件已經解密而公開,眞象就如抽絲剝繭般愈來愈明朗。中央研究院已故近代史研究所所長梁敬錞所著的「中美關係論文集」,是研讀了大量最新公開的美國有關官方文件、私人信札,以及珍貴的大溪檔案後,有系統的寫出自一九四三年開羅會議至一九七九年中美斷交之間的中美關係,從書中,我們發現,自四〇年代以來,美國少數政客,受到中...

  • 文章選後兩岸省思:「最險惡」的持續「最美好」的轉變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4  作者:高希均 出版时间:1996-04-01
    关键字: 总统大选 两岸关系 时局分析及建议

    一、「慨陈己见」之后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佛利曼(Thom as L.Friedman)曾因当年报导中东的战争与和平,得过普立兹新闻报导奖。去年八月因专访过李总统,并又在最近穿梭两岸,所写的评论,引起了国内外重视。三月中旬在台北的一次谈话中,他这位旁观者的两段谈话发人省思:①如果两岸关系稳定,时间站在台北这边;如果两岸关系紧张,时间站在北京那一边。②处理国家大计,政治人物不祇是在「慨陈己见」(make a point)逞口舌之快,更要能「创造新机」(make

  • 文章美英俄卸任三巨头谈两岸关系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2  出版时间:1995-10-01
    关键字: 国际政治 两岸关系 外交评论

    最后却能回避政治自由的理想。从经济开发到政治改革,是许多国家进化的例子,也将是中共未来的出路。戈巴契夫则指出,以他过去访问北京会晤中共领导人的经验,在一些重大变革的前夕,他们理解会因为一些进行中的事遭到批评,但是仍能了解他们的责任,戈巴契夫认为,在中共民主化过程中,它将在地区及全球性的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我也曾访问台湾,印象深刻,也在那里讨论过两岸课题。」中共的政治、经济发展和人权状况,一直是「世界菁英论坛会议」常被提出的问题,包括两岸关系。当这项问题与其

  • 文章請鄉親們大力支持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5期  出版时间:2001-10-01
    关键字: 立法委员选举 改善 两岸关系

    亲爱的全体乡亲:一、今年十二月一日选举,我浙江乡亲在台北市、县及基隆共有:章孝严、李庆安、丁守中、穆闽珠、洪秀柱、李庆华、吴梅寿、周荃、刘文雄等九人参加立法委员选举。另朱立伦参加桃园县长选举。二、这次参选角逐立委人数空前踊跃,竞争激烈。因这届选举攸关政局安定,经济发展及两岸关系改善,所以每个人必须体会投下神圣一票的重要性。三、恳请我全体乡亲,本爱国爱乡精神能偕同亲属,在选举区支持参选乡亲并进而动员其他选区亲友,共同支持,务期参选乡亲都能顺利高票当选,无任

  • 文章美国也不惹中国——何不做好两岸关系把大陆 当成建设台湾的腹地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2卷 第5期  作者:樂為良  出版时间:2006-10-01
    关键字: 两岸关系 美国影响 台湾问题

    到阿扁都心知肚明。本书的基调非常清楚,美国把中国当对手。两败俱伤;把中国当伙伴,全球蒙利。如果美国这世界唯一超强都惹不起中国。台湾又要如何厘清中国崛起的意义,并反思如何回应。我们天天把大陆当敌人,到底是勇者还是莽夫之举?或者我们应该受两智库的建议,做好两岸关系,把大陆当成建设台湾的腹地,才能双赢。本书的顾问委员名单几乎囊括所有知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其中有些人还有反华色彩。多位顾问参予脑力激荡会议并提供意见,而全体委员审核了初稿与定稿前一稿;表示他们同意本书

  • 文章美國開始努力「預防外交」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3期  作者:趙春山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预防外交 两岸关系 对台政策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厄立,日前公開表示美國無法接受以武力解決兩岸的歧見;美國也反對兩岸任何一方,試圖片面改變台海的現狀。厄立的談話明顯地是同時針對北京與台北而發。但從時機方面來看,美國已經開始從事一場「預防性外交」的努力。一般認爲,美國選擇此時對兩岸政策表態,反映出華府已經意識到北京當局最近對台灣的情勢發展逐漸感到不耐。中共國台辦日前對民進黨政府抛出的公投和制憲議題,進行了強烈的抨擊。雖然,中共抨擊的內容多屬舊調重彈,但對美國而言,其弦外之音已嚴重到不能掉以...

  • 文章突破两岸关系的瓶颈——互补互利化解一中争议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6期  作者:趙春山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中美关系 两岸关系 世界贸易组织

    在福建共军演习声中,美国众院通过了给予中共“永久正常贸易关系”(PNTR)。此一决定不仅影响华府与北京的全盘关系,并且也将牵动台海情势的可能变化。虽然,美国行政部门在游说国会的过程中,曾经数度搬出“台湾牌”来争取议员们的支持;但毕竟,美国的着眼点还是基于其国家利益的考虑。换言之,美国认为提供中共“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可以鼓励北京继续采取改革开放的政策,符合美国与中共“广泛交住”的战略设计。至于美国把此案与两岸关系相提并论的原因,主要基于下述的假定

共45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