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意义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孫中山先生兩次韶關北伐始末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9卷 第3期  作者:黃志輝 出版时间:2011-07-31
    关键字: 孙中山 韶关北伐 经过 历史意义

    粤湘边境。四、韶关两次北伐的历史意义总结孙中山先生两次北伐的成果,尽管根据地没有延伸和扩大,但有不可忽视的重大意义。首先,孙中山先生北上前在饯行宴会上的希望,有一点基本得到实现:即「把广东的基础弄得巩固,做一个革命的好策源地。」民国十四年二月陈炯明败逃香港之后,从韶关到广州、以至包括海南在内的整个广东的局势,都比较稳定,为下一次北伐战争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更重要的,经过两次北伐的革命实践,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战略和建国方略,出现了质的飞跃方向性的根本转变

  • 文章中华民国国旗何以要称呼「靑天白日满地红」而用靑、白、红三色的意义所在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8期  出版时间:1987-04-08
    关键字: 孙中山 辛亥革命 旗帜 象征意义 同盟会

    查靑天是象征「自由」,白日是象征「平等」,满地红是象征「博爱」。法国革命是以「自由、平等、博爱」相号召; 国父孙中山先生革命是以「三民主义」相号召。故 国父尝说:「三民主义之内容亦可谓…与自由、平等、博爱无异。」[1]在革命精神上来说,两种意义是相贯通的。国父又说:「夫国旗之颁用,所重有三:㈠旗之历史。㈡旗之取义。㈢旗之美观。」[2]论历史而言:「最初为陆皓东所制『靑太白日旗』,次为同盟会修订『靑天白日满地红旗帜』。至民国九年 国父由非常国会当选大总统

  • 文章舟山撤退的历史意义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9卷 第5期  作者:莊心田 出版时间:1987-05-10
    关键字: 国民党军 舟山撤退 历史意义

    了台湾的人心和地位,这眞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 × × ×民国卅八年一月二十日,先总统 蒋公引退,中枢顿失重心,代总统李宗仁与中共和谈决裂后,又负气怠职,致战局迅趋恶化。四月下旬,中共部队渡过长江天堑后,国军节节失利,南京、杭州、上海等要地相继陷落,东南地区祗有部份主力退守舟山与台湾,台湾为日后复兴根据,势在必守,舟山则具有封锁江浙经济及拒阻长江以北共军舰艇南下作用,为台湾屛障,有部份陆军及少数海空军,自卅八年九月始,政府为强化舟山防务,陆续增派

  • 文章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和社会意义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41期  作者:羅福惠 出版时间:2001-10-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历史地位 社会意义

    对于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九十年来已有基本肯定的评价,差别只在伯仲高低之间。但上世纪八〇年代以后,有少数著作和文章基于保守主义的态度,认为辛亥革命打断了清末中央政府主导的现代化进程,孙中山等人号召的「民主立宪」和「社会革命」更是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激进主义的表现。其潜在意思是说这场革命不仅失败了,而且它从根本上就缺少正面的贡献。针对这种违背历史逻辑的臆断,本文拟从正面对这场革命的深远意义略加申说。一、辛亥革命是学习西方、自强—维新道路与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道路

  • 文章武昌首義與開國規模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期  作者:李經國  出版时间:1967-10-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开国规模 武昌起义的意义

    我中华民族的存亡绝续与世界人类的祸福,至为深切,而其意义的重大,是不可以估计的。

  • 文章雲南起義擁護共和八十週年獻辭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5期  作者:簡漢生  出版时间:1995-12-25
    关键字: 云南护国起义 历史意义 八十周年 献词

    西元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國民革命軍武昌起義成功,推翻了滿清,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孫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對於南方之選舉總統,袁世凱至爲不滿。爲了促使清廷退位,早日實現共和,孫中山先生乃將總統之位讓給袁世凱。孰知其包藏禍心,妄圖恢復帝制,國父乃發起「二次革命」,可惜未能成功。袁氏稱帝之心已昭然若揭,並訂於民國五年改爲洪獻元年,民國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位處中國西南的雲南省宣布獨立,揭開了護國之役的序幕。貴州、廣西二省首先響...

  • 文章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太原)聆聽李蓼源先生講山西辛亥革命史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8期  作者:温長久 出版时间:2011-07-01
    关键字: 辛亥革命 百年纪念 阎锡山 孙中山 历史意义

    四月八日,太原市舉辦《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專題報吿會。報吿人是曾任抗戰時期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的侍從秘書,民革山西省委主任委員李蓼源先生。今年是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也是中山先生啓導的山西辛亥革命起義一百周年,緬懷和紀念中山先生爲首的革命先烈進行辛亥革命的豐功偉績,追思先生早年對山西革命和建設的關切、發展,令人崇敬,永難忘懷。今天我們紀念辛亥革命百年,旣是學習中國近代革命歷史,也是砥礪奮發創建光輝未來。李蓼源先生講: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一...

  • 文章蔣群在九江應有的歷史地位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2期  作者:馮傳銀 出版时间:2013-08-15
    关键字: 九江起义 武昌首义 蒋群 领导方略 历史意义

    得当。(七)有强大的舆论威力、敌人闻风丧胆,不敢抵抗,因此兵不血刃,而一举成功取得了夺取政权的胜利。四、九江起义的历史意义九江起义与独立的历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1、九江是江西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九江的起义与独立,推动了省城的光复。蒋群、刘世钧两次率部进省,促成省军政府于11月1日成立;2、1911年11月15日(农历9月25日,笔者注),九江革命党人促成清海军九江起义,壮大了革命队伍,实现了海陆联合计画;3、支持了安庆(安庆为安徽省会),帮助安徽建立了省军政府

  • 文章纪念辛亥三二九广州之役的意义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2卷 第2期  作者:沈旭步 出版时间:1992-06-3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黄花岗起义 纪念意义 革命精神

    前言革命一辞,源出于易经:「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其「疏」解是:「革其王命,改其恶俗。又曰:王者相承,改正易服,皆有变革。而独举汤武者,盖舜禹禅让,犹或因循;汤武干戈,极其损益。故取相变甚者,以明人革也。」辞源的编者再阐释说:「盖古者谓天子受命于天,故王者易姓曰革命,言天命既改也。今谓政治上或社会上之大变革,亦曰革命。」对革命的意义,有了淸楚的阐释。国父孙中山先生立志推翻满淸,采用了革命一辞,以为号召,但他特别标明是「国民革命」,以

  • 文章辛亥革命的当代意义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81期  作者:汪大華  出版时间:2011-10-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历史意义 经验教训 两岸发展形势分析

    文◎汪大華辛亥革命是志士仁人服膺中山先生理想,為救中國所進行的革命行動,革命的最終目的,在於將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富強康樂的國家。放眼世界,要成為一個強國、一個大國,能夠維護與擔負世界和平的責任,必需有「領土廣袤」、「資源豐富」、「地位適中」、「人口眾多」、「文化優久」、「科技發達」等基本條件,中國無疑是世界上具備以上潛力的極少數國家。自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淪為帝國主義的次殖民地,千年的帝制無以解決世變,又不能積極進行維新,乃至於在太平天國動亂以後,經濟瀕臨崩...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