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3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從蔣介石先生一封信談兩位湖北前輩的革命貢獻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52期  作者:李荒  出版时间:2004-07-10
    关键字: 蒋介石 书信 方觉慧 方本仁

    不久之前在德州华文中心,翻看一本慈湖档案文稿书册,偶然读到蒋先生的一篇电稿(见附件)。这是蒋先生经第三军朱培德军长转交第十一军军长方本与方觉慧党代表的函电。从注文上可以看出编者根本不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连二方是谁也不知道,所以想藉湖北文献把两位湖北革命先进的事蹟,与蒋先生奠定北伐基础的历史,作一简单的叙述:民国十五年八月,俄国顾问与中共控制的党中央,随桂系的部队,占领了武汉。蒋先生所率领的国民革命军正向东南闽赣推进。南昌的控制是整体战略上最重要的环结

  • 文章龍潭戰役的開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期  作者:西岳  出版时间:1978-09-20
    关键字: 北伐战争 战争经过 李宗仁

    刘健羣前任立法院长,现在是立法委员,龙潭之役前后,他正担任何应钦第一军总部的机要祕书,他记述当时的情形是:龙潭战前, 蒋总司令离军去日本,第一军全部向浙江边境移动,总部自南京移往苏州,仅有何总指挥本人及参谋长王绳祖、参谋处长林柏生、参谋郑仲坚和他自己及一个警衞特务营,等待李宗到京,「办一点形式上的交接」,便一去苏州不囘了。北伐军总司令部,亦以 蒋总司令离去,经国府明令改为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是李宗、何应钦、白崇禧共三人,何将军偕他(刘健羣氏)去军委

  • 文章小人物的故事(下)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32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84-12-10
    关键字: 郭氏父子 焦子 寒生 捉刀

    事实,再至太平军三陷扬城,大户巨贾,十室十空,入民元后,时闻有人发现窖藏,想郭氏父子之发现,当系事实。至云:发现公鸡等,是否事实抑所编之骗人神话,则不得而知矣!㊂焦子——焦子住扬州西门系马庄,生于淸末,少年时曾十载寒窗,苦读诗书,冀求「金榜题名」,大富大贵,不料光緖廿七年间,突废「八股」,停「科举」,焦某一生希望,化为泡影!由于年幼失怙,家贫如洗,仅靠寡母为人缝补渡日,生活非常淸苦。入民国后,迫于生计,亦曾四出谋生,无奈读书之人,手无缚鸡之力,百业不容

  • 文章宋教先生传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 第5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1-08-15
    关键字: 宋教仁 革命经过 遗事 人物传记

    一 立志革命的经过宋敎,一名炼,字遯初,别号渔父,湖南桃源人。幼时天资聪颖,过目成诵,十二岁丧父,赖母敎养成人。贫而好学,刻苦自励。性沉毅,富判断力,重感情,好交友。民国纪元前九年(淸光緖二十九年、西历一九〇三年)考入武昌文普通学堂肄业,便抱改革思想,开始物色同志。闻黄兴由日归国,在鄂演说,痛诋淸政府的腐败,并提倡改革,他非常悦服,便和兴相结合。后兴因演说遭淸廷之忌,离鄂赴湘,主讲明德学堂,他也于八月离鄂囘湘,当时同志集湘的,尙有陈天华、张继、刘揆一

  • 文章李、白怎樣離開上海、北平悄然囘桂——記北伐期中黨内的分裂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0期  作者:韋永成 出版时间:1983-04-10
    关键字: 白崇禧 李宗仁 北伐战争 党内分裂

    下野,呈请处分。唐原统率的部队,悉交李宗接管,并任李为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兼武汉政治分会主任。不久原据河南、陕西的冯玉祥及山西的阎锡山亦宣布归附中央,随即改编为第二及第三集团军,并以冯阎分任各该集团军总司令。至此北伐事业,才得重新部署,不致中断。北伐成功、又告分裂十七年四月,先总统 蒋公重任军委会委员长(十六年八月,因不愿见党内分裂,忍让辞职)兼北伐军第一集团军总司令,率师沿津浦线经泰安、济南、(抵济南时为日本出兵阻扰)沧州直薄天津。第二集团军循平汉线以东

  • 文章高奇峰其人其畫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3卷 第2期  作者:王紹通 出版时间:1983-06-30
    关键字: 高奇峰 岭南三家 同盟会 革命 宋教仁案

    ,鼓吹革命。民国建立,功成不居,仍事艺术生涯。三、揭宋教案血迹秘密、被袁世凯通缉民国二年,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敎在上海被袁世凯遣刺客刺杀于火车站,奇峰先生因与谢英伯、马小进为文,揭宋敎案血迹秘密,为袁世凯下令通缉,于是出亡日本,在日本学制版术。民国五年六月,袁氏暴卒,奇峰归国,创「审美画馆」于沪滨,提倡美术敎育,并以阐扬艺术为主旨。除大量刊辑古今名画以普及艺术外,特别侧重于创作,提倡有时代精神的作品,因有新画选之辑。对于国画推进,不遗余力。奇峰先生素性孤高,与

  • 文章民元光復福建的兩位湘籍領袖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3卷 第4期  作者:高處寒  出版时间:1975-10-15
    关键字: 福建省 民国元年 湘籍领袖 孙道 彭寿嵩

    托胎,大水漶漫,便是迎接他归位。所以淸廷勅建在福州的左公祠。当年还神乎其神地被人崇拜。)其后不久,他带来的部队,逐渐减退;末了留驻福建的,仅有提督钟祥开(紫云,湘阴人。)的一鎭人,和孙开华遗留下来的一小部份。孙开华是湖南慈利人,是淸季一员有名的大将,曾参加救援台湾之役。其子孙道(静山),早岁被征在淸宫里充侍衞,作变象人质(淸朝的大将,例将一子充宫廷侍衞)。后来孙开华物故,淸廷念其往日功绩,外放孙道为福建新军统领,以示酬庸。新军成立,其编成,是以原有湘军

  • 文章我的老长官 彭位将军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曾異三  出版时间:1986-06-20
    关键字: 彭位仁 生平 往事 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

    彭公名位,号诚一,籍湖南湘鄕,出生于民前十六年阴历十月初四日。先后毕业于保定军校第六期礮科、中央军校高等敎育班第三期、陆军大学第十三期。民国八年保定军校毕业后,投入西北军,任职约一年。旋囘湘省,在湖南陆军第六混成旅(旅长陈嘉祐)任连长。嗣又改赴湖南陆军第一师(师长宋鹤庚)第二旅(旅长唐生智)第三团(团长刘兴)周维寅营,仍任连长。民国十二年冬,赵恒惕以护宪军总指挥与湘军总司令谭延闿战,谭军奉命援粤,赵军幸胜,唐生智升任第四师师长。所部均以次晋升,公升

  • 文章黃克強先生與河南革命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7期  作者:醒園主人 出版时间:1973-07-20
    关键字: 黄兴 日知会 仁义会 开封起义 孙中山

    先生为开封起义之先烈。刘马靑霞、杨文卿,皆开封隣里故旧。与黄先生均有旧交。每谈革命往事,作者均有笔记。并有黄先生往年之手书对联,及讨袁通电原文。可惜遗留故鄕,未能携台,黄先生之女公子振华女士,与吾同为武昌首义会会员。且为立法院同。论公论私,吾对黄先生诞辰百年纪念,皆应有所申述。而故鄕河南现沦陷共党之手。思念家鄕,囘忆先贤,乃写下此文,用以纪念开国元勋。计分成六节,列述如下:一、黄先生与日知会辛亥革命在中山先生领导之下,以中国同盟会为主。其外围组织如洪江会

  • 文章我国民主宪政先驱宋敎烈士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劉本炎 出版时间:1981-01-15
    关键字: 宋教仁 人物事略 革命事略

    民国二年春天,在北平的临时政府,办妥了国会的选擧。由同盟会为主体,合并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会、共和实进会所改组成的国民党,赢得此次选擧;所得议席,占大多数。此一事实,深为临时总统袁世凯不满。三月二十日,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敎,前往上海火车站,搭乘沪宁线火车,北上主持党务,期于国会召开后,全力推行其一贯所主张的责任内阁制。是日晚十时,宋敎在车站议员接待室,与于右任等同志闲话小憩了约四十分钟,然后与黄兴等人,走向车站剪票口。就在此刻,砰然一声枪响

共38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