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思想共返回2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辛亥武昌首義的歷史評價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33期  作者:白韋  出版时间:1974-10-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民族革命 思想文化

    中华民族的子孙引以自豪,而永远铭刻于心。一、民族革命的完成满淸以异族统治中国,入关初期,虽云怀柔与高压并用,但以后实际是采用血腥的鎭压,一面以八股文取士,禁锢智识分子的思想,对异己的言论者处以极刑。一面屠杀起义反抗的义民,每次株连抄斩的以数十万计。一面又施行各种税赋的剥削,搾取汉人的民脂民膏。至于在外交上依循「宁与友邦,不给家奴」的糊涂政策,断送中华民族祖先用血汗建立起来的土地、主权,造成有史以来的奇耻大辱。罪孽深重,我国民族的志士虽不断的奋起努力,从事于反淸

  • 文章谭嗣同的性行、志节、思想和学术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4卷 第1期  作者:陳敬之 出版时间:1976-01-15
    关键字: 戊戌六君子 新学 谭嗣同 生平思想

    从所谓「六君子」谈起谭嗣同(一八六五—一八九八),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他是戊戍政变殉难的所谓「六君子」之一;是中国为了实施宪政体制而流血的第一人;是晚淸思想界的一颗光辉灿烂的彗星;也是为后来的新文艺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作前驱的一个主要人物。这儿,且先从所谓「六君子」说起。在中国的历史人物里,自来有着「六君子」的称誉的,虽然先后曾经有过五六起;但其中要以淸末的「戊戍」和民初的「洪宪」这两次「六君子」事件,为最突出、最轰动、也最使读史者为之太息痛恨!原来

  • 文章最早密謀反清革命的兩位湘南先烈——永興曾靜與安仁張熙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4卷 第3期  作者:蔣勵材 出版时间:1986-07-15
    关键字: 反清革命 湘南先烈 民族思想 雍正皇帝

    暴露了阴险狠毒的满帝面目。此一革命史实,如不旧事重提,今恐国内一般人士,多已淡忘了。因此对这两位最早成仁的民族志士,密谋发动反淸革命的经过,不得不详为缕述,以志景念!一、民族思想的激发这次曾张二先烈密谋发动反淸革命的动机,完全出于民族思想的激发。说也奇怪,他们有此激发,并非就近得之于湘南衡阳大儒王船山(夫之)的遗著,如黄书、春秋家说之类;而却从后船山十年而生的浙西崇德(石门)语溪评选家吕晚村(留良)的选批时文(八股)中,引起了排满复汉的动机。船山与晚村均为

  • 文章新中國揭幕的兩大人物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吳康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康有为 孙中山 思想学说 粤籍名贤

    乱世,二曰升平世,三曰太平世。三统,即三正,夏殷周三代正朔不同,夏建寅、殷建丑、周建子、正朔改而一切制度随之而改,是曰改制。康氏谓三世及三统改制,指出孔子之学,主张历史及社会的进化,非如常人所说,守旧不变。此可擧另一书「礼运」为证,礼运的小康,即春秋的升平世,大同即春秋的太平世。康先生著「春秋董氏学」,「孔子改制考」等书,发明三世三统之义,而以最后所著「大同书」,为太平世理想世界之写影。右述康氏经学思想,即其从事政治改革运动的指导涂径,根据春秋改制,而主张

  • 文章參加辛亥革命見聞錄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8期  作者:孫震 出版时间:1963-04-01
    关键字: 辛亥革命 革命思想 西安起义 亲身见闻

    一、革命思想之孕育满淸末季,荫昌主军政,改革军制,创建新陆军。规定军官之培育,系于各省设立陆军小学,四至五省区设立陆军中学,中央设立入伍生团及陆军军官学校,计养成敎育共为期七年半。至于新兵之征募,则户口较多之省先成立一鎭(师),户口较少之省先成立一协(旅)。余于民国前六年,由成都中学考入四川陆军小学。民前五年,四川征募新兵,成立第十七鎭之砲工各营及步兵一协,驻成都。民前三年,余毕业,申送陆军部西安第二中学第一期肄业。民前二年,四川继续升送王士俊等来陕入

  • 文章為憲政而犧牲的兩個湖南典型人物——談譚嗣同和宋教仁——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6、7期  作者:陳敬之 出版时间:1972-10-10
    关键字: 谭嗣同 宋教仁 宪政革命 思想学术 人物述评

    提起了譚嗣同(一八六五——一八九八)和宋教仁(一八八二——一九一三),凡是對中國近代史有所瞭解的人們,誰都會知道他們是中國為了實施憲政體制而先後流血的兩個湖南典型人物。

  • 文章國父與南洋(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8卷 第1期  作者:鄭彦棻 出版时间:1988-03-30
    关键字: 孙中山 南洋华侨 革命贡献 思想感触

    经历多少风波,始终未尝挫折。第二是临事机警,长于应变,尤其对羣众心理,最善观察,最善利用。第三是操守廉洁,最少他自己本身不肯胡乱弄钱,便弄钱也绝不为个人目的。孙君人物的价値,就是这三件。」[2]语云: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的确, 国父是一位创造时势的伟大人物,所以他得到南洋华侨衷心的爱护。都愿为实现他倡导的救国目标而出钱出力。在这里,简单擧出几个重要的华侨革命干部,以槪见一般。㈠毁家输财支持革命的陈楚楠、张永福陈楚楠和张永福,是同盟会时期在新加坡最为得力

  • 文章国父创立兴中会前后的革命救国思想与作为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5卷 第2期  作者:鄭彥棻 出版时间:1985-06-30
    关键字: 兴中会 革命救国 思想作为 孙中山

    一、「天生创造主义的党魁」二、建党以前的救国纲领三、荜路蓝缕创立兴中会四、扩展海内外组织策动革命㈠成立香港兴中总会领导广州起义㈡成立横滨分会及完成三民主义体系㈢策动李鸿章独立㈣发动惠州起义㈤成立河内分会及「希炉革命军」㈥在檀香山力辟保皇反革命谬论㈦成立旧金山兴中分会㈧在东京促成革命力量大结合㈨在欧洲成立革命组织五、奠定革命成功的基础㈠三民主义思想的发展㈡精神感召志士献身革命六、感受与奋勉一、「天生创造主义的党魁」国父于一八九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在檀香山

  • 文章國父力行「天下為公」例證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38期  作者:倪文達(本會理事) 出版时间:2003-10-01
    关键字: 孙中山 武昌起义 国父思想 孙科 张载

    国父致书老同志郑泽如说:「向有外甥陈炳坤者,近由新加坡来函云:彼在该埠谋生无术,欲文为之设法安身,惟文以身许国,拙于个人之谋;又少与之见面,究不知其人品格如何,故无从为之设法,特转求兄为我一查其为人如何?如属安分,有可培植,望为推爱,为之觅一事谋生。」—这是不私其戚。位居元首,都对于亲如兄弟子女外甥的人,也无偏私,唯有一心耿耿为国家为文局,比较那些视天下国家如一家一姓的私产,其公私相去何肯霄坏。取材自国父学术思想浅释)

  • 文章中山思想 两岸和平统一基础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0卷 第1期  作者:孫穗芳  出版时间:2002-01-31
    关键字: 孙中山 思想 海峡两岸 和平统一

    人类发展方向。全世界研究孙中山思想之潮流即温故而知新,旨在动员中华民族在廿一世纪全面接受孙中山思想为全民族的指导思想。孙中山的思想与实践,不仅远远超越他的前人和同代人,而且确实领先于他的后者,他们所提出建设新的民主中国的蓝图远不及 国父的宏伟。 国父是一位具有世界观及民族、民权、民生进步思想和具有前瞻建设性的革命领袖,他留给中华民族的是自信,是民族方向和国家发展方略。至今 国父革命建国的理想并未完全实现,因此孙中山思想与实践对于中华民族的现在与未来,都具有至关重要

共26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